从四墩村走出的文学研究评论家——倪春军
【追梦人简介】:倪春军,南汇黄路人,1985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党总支委员、中文系教师,兼任《词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章学和词学研究,在国家级高水平刊物《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解放日报》、“东方网”等媒体发表随笔散文数篇,整理出版《赵元成日记(外一种)》、《宋词三百首评注(典藏版)》等学术著作多种。
倪春军老师,出生于黄路乡四墩村8组,与我家住得非常近,他和我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很好的同学,所以我不仅对他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也是看着他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文学梦想和目标追求。
他的家庭是非常普通的工农之家,父亲是一位农民,在村办长四墩拉丝厂工作;母亲因为接替外公退休,在南汇协昌缝纫机厂工作。他的父母虽然出身平凡,但是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当时农村的小孩,一般都选择在村办的学校读书,或者条件好一点就到黄路镇上读书。但是,他的父母却不怕路远,从幼儿园开始就送他到惠南镇上的学校读书。当时,母亲因为工作关系,在西门的向阳新村分到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公租房,所以他就在西门幼儿园开始了学习的生涯。
幼儿园毕业后,他进入惠南镇小学学习。在惠小学习期间,特别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开始凸显出来,在四年级时就获得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奖学金(50元,年级前五名)。在各科的学习中,他对语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平时喜欢看“小学生百篇优秀作文”之类的作文书,写出来的作文也经常获得老师的赞许。语文老师在成绩单的评语中,也称赞他有非常好的写作能力,这让他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那时候,他晚上非常喜欢收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滑稽王小毛”节目,还试着给王小毛节目组的编导葛明铭老师写过信。信寄出以后,不仅得到了葛老师的及时回复,而且还在电台节目中朗读了他的来信,让他感到特别兴奋。
当时在南汇汽车站对面,是一家国营的邮政书报店。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去书报店买《故事会》看。等到他到南汇二中读初中以后,写作能力更加突出,对文学的热爱也更加强烈,于是放学后就会去书报店买一些文学类的报刊杂志阅读。其中,有一本叫《作文》的刊物,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是一本刊登中学生优秀作文的全国性刊物,也有一些老师对作文的评点和指导。有一次,他在《作文》刊物上看到了“文心杯”全国作文大赛的通知,他觉得自己写的作文,与刊物上登出的同龄人的作品,可以比一比,赛一赛。于是,就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班级里发生的一桩真实事件,模仿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驿路梨花》,写了散文《吊兰清香处处飘》,并邮寄投稿参加比赛。大约过了半年左右,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叫他到办公室取信,信件一打开,看到的竟然是大赛获奖的通知和证书——他的那篇作文,获得了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的二等奖,“鲁迅作家研究院”还给他发来了学员录取通知书。这一次作文的获奖,更加坚定了他追逐文学的目标和梦想。
初中三年期间,他各科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考试成绩经常排在年级第一,还获得过市区各类竞赛的奖项。到初三中考前,他也顺利取得了直升南汇中学的宝贵机会。当时,南汇中学是南汇最好的高中,也是大多数南汇学生的中考梦想。但是,他觉得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文学梦想,甚至达到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就应该去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和历练。于是,在与家人的商量后,他主动放弃了直升南中的机会,毅然选择参加中考,最后考取了上海市高中“四大名校”之一的交大附中,继续他的文学理想和写作道路。
到了交大附中以后,他有幸遇到了他的语文老师、上海市知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支舜(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副校长),并且对中国古代古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以优异的成绩最终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于完成了他的文学梦想。后来,他又通过刻苦努力和勤奋学习,免试直升南京大学文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又参加博士生考试,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重新回到母校华师大中文系工作。
从出生在黄路的小村庄,到惠南镇上读完小学初中,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再到独自一人去上海求学读高中,后来又到外地读研究生,并最终回到母校任教工作,倪春军在追逐文学的道路中,也亲历并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浦东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前不久纪念浦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以及“四史”主题学习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回忆散文《家门前的那条路》,刊登在知名的新闻媒体网站“东方网”,反映了浦东开发开发给老家四墩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他希望家乡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诗词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踏实学习,认真读书,同时,也要有更加开阔的胸襟和视野,要创造机会、抓住机遇去更广阔的天地历练和成长,以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