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

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

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乱世烽烟,无尽坎坷,兵凶战危,前线犹甚。万历末年,一代雄杰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图谋辽东。在白山黑水之间,重病缠身的明朝与新锐锋镝的后金展开了烽火角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把很多人的命运快速改变。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明末的紧张局势在

乱世烽烟,无尽坎坷,兵凶战危,前线犹甚。万历末年,一代雄杰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图谋辽东。在白山黑水之间,重病缠身的明朝与新锐锋镝的后金展开了烽火角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把很多人的命运快速改变。

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

袁应泰和袁崇焕(袁应泰简介)

明末的紧张局势

在明朝出镇辽东、抵御女真的前线,有三位知名的袁姓大臣,他们三人代表了当时守边忠臣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也可鉴末世帝国的种种异象。他们分别是抗敌战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功成身退的登莱巡抚袁可立、被诬凌迟的袁崇焕。

文臣守边,兵败身死——袁应泰

袁应泰(?——1621),字大来,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明末著名文官,亲民勤政,兴修水利,政绩显著。入中央为官,裁汰假冒官员,在外派地方赈灾时,调配有方,敢于处置。从事过永平一带的兵备工作,成就突出。

袁应泰像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袁应泰担任辽东巡抚。十月原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受到弹劾,被罢免官职,回京等待处理,辽东军务由袁应泰接管,并且晋升辽东经略。担任经略后,袁应泰处理贪污腐败将校,裁汰老弱残兵,并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和防御策略。但是袁应泰对于军务并不擅长,吸纳了很多蒙古流民,安置在辽东重镇沈阳、辽阳,而且治军缺乏严谨一贯的法度,导致兵备有所浮动。

袁应泰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女真大军攻击沈阳,守军出战不利,次日蒙古流民暴乱内应,导致沈阳失守。袁应泰急调三万余援军增援沈阳,企图夺回,但在混河一战中被女真大军击败,全军覆没。三月十九,女真大军挟胜利之势猛攻袁应泰守备的辽阳,袁应泰指挥大军出城大战,由于指挥不当和精锐损失,只能退入城中坚守。袁应泰命各级官员守备城门督战,不过怕死的高出等人越城逃跑,造成士气低落。很快,女真军队加大了攻势,城中的蒙古内应和汉奸又引导敌军制造混乱,辽阳城被攻破,袁应泰在无力反击下,佩尚方宝剑和官印自缢而亡。

评价:忠心可鉴,政务清明,为官进瑾,乏于军事。他的失败是才不配位,优秀的文官不一定是优秀的武官,尽心做事不代表做事优良。他的命运和辽东的命运在这样的“折腾”下走向了一去不返。

镇抚一方,功成身退——袁可立

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明末大臣。

袁可立像

早年在苏州任职时,以断案清明严谨著称,不阿权贵,执法如山。1594年,北上北京为官,不久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任职期间,对皇帝宠信的为非作歹的弄臣加以严惩,他的严厉执法使得北京一带治安情况大为改善。

1596年因直言上书得罪皇帝,被免职,回乡后积极教化地方,协助官员处理政务。1615年进言修建睢郡新城,成为以后的抗清基地。

泰昌元年(1620年),袁可立被重新启用,天启元年(1621年),积极进言政事、辽东战事,得到皇帝肯定。二年,与孙承宗等人主持殿试并担任皇帝侍班帝师。在教学期间,得到了皇帝的进一步认可。

袁可立出征

袁应泰兵败,辽东危机严重,天启皇帝以孙承宗出掌辽东,袁可立出掌登莱,以为辽东策应。袁可立到登莱后,首先平定当地的白莲教叛乱,稳定局势,之后厉兵秣马,积极训练水军、陆师,并支持东江镇毛文龙部扰乱后金后方。在袁可立的积极筹备努力下,登莱一带军事强盛,物资充盈,有力地防范了后金海上,并开拓了辽东之外的第二战线。

袁可立努力下的辽东局势

1622年十二月到1624年正月,袁可立率部屡次出击,在旅顺等战役中大破女真,还策反了后金大将刘爱塔。在登莱期间,袁可立战功卓著,在辽南与孙承宗部配合完成了对后金的压制。

1624年,袁可立回到北京,任职兵部。回到北京的袁可立积极谋划海防,巡检皇宫三大殿工程。1626年由于魏忠贤等人的排挤,袁可立离开兵部,回乡修养。1627年袁可立被召回担任少保。崇祯登基后,他基本处于致仕状态。

1633年,登莱兵变发生,袁可立苦心经营的海上防线和第二战场遭到重创,他在这一年含恨离世。

评价:作为明末有能力有品德的大臣,他不仅在文职工作上成绩突出,在对外战争里也功勋卓著。但是由于明末党争和皇帝不善,遭到了两次重大打击。他的功劳有目共睹,也是难得的在辽东战事参与高官中平安离世的一位。

威震强敌,祸起萧墙——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

进士为官后,担任福建邵武县知县,除积极整理政务,也积极学习兵法,并向老兵问询边关情况。

天启二年(1622年),进入北京任职兵部。在辽东重镇广宁失守后,袁崇焕单骑出关,考察边塞。归来后,积极申请投入前线,不久以兵备佥事身份出关参加战事。出关后,他慎重考察,并在领导意见不一条件下积极进言,最后在巡边帝师孙承宗帮助下完成了对后金的新战备——镇守宁远,拒敌关外。

1625年,孙承宗因党争离开前线,阉党高第出镇辽东。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大军趁辽东人事调动和战略调整,向宁远城和觉华岛发起进攻。袁崇焕积极抵御,并且与后方联系,后退者可斩。在火炮支援下,明军守住了宁远,并击伤努尔哈赤,最终导致努尔哈赤死亡。明末辽东取得了难得的宁远大捷,但觉华岛失守。

报国以忠,为国所杀——袁崇焕

1627年正月——六月,袁崇焕积极协助毛文龙在后方抵御后金,并先后在锦州、宁远取得守城胜利,史称宁锦大捷。七月,由于明朝党争赏罚不明,袁崇焕辞官。

天启皇帝去世后,崇祯皇帝即位,很快剪除了阉党,并启用了部分正直官员。袁崇焕也被重新启用,在受到接见时,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复辽”计划和相应保障条件,不久以兵部尚书身份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

到任后,袁崇焕首先处理了因欠饷造成的兵变,并选派优秀将领主持各城防务。整顿辽东后,他前往东江镇毛文龙部视察检阅,加以完备。由于毛文龙错误不少,最终被袁崇焕所杀,而后袁崇焕更新了东江镇的军务和财务体系。

1629年十一月,后金皇太极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防线,从蒙古取道,直接杀往北京。袁崇焕听到消息,命令部下积极回援,首先派出大将赵率教带领轻骑飞奔阻敌。由于遵化守军和赵率教援军配合不利,遵化失守,后金军直接开始攻击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带领关宁铁骑九千人飞奔到达北京城外,但进城休整被皇帝拒绝。袁崇焕不顾军少,与大将祖大寿等人拼命抵抗,最终血战退敌。

后金军撤退之后,朝臣对袁崇焕加以非议,指责他私放敌军入关,和皇太极猫腻太多。再加上后金离间计,崇祯皇帝逮捕了袁崇焕。袁崇焕在大臣诬陷和皇帝怀疑下,以擅自议和等罪被处以凌迟之刑,家人也被流放。一代守边重臣最终以自己国家的屠戮而残忍抱憾死去。

评价:袁崇焕忧心国家,忠勇可嘉。虽然在处理事务上有所专擅,但是无论作战能力还是忠心之志都足够强大。敌人的心腹之患却被自己人杀死,也是亡国先声了。

这三大忠臣虽然命运各异,但都是铁骨铮铮的忠魂卫士。面对日益衰败的国家和强大的敌人,他们勇于承担,不畏艰险,为这个末世帝国赢得了最后的支撑。国有死士而亡,不负天下历史也。国有忠士而不信,灭亡衰败之道也。

除了这三种命运,其实守边重臣还有第四种,那就是降敌灭国,典型就是辽东最后一任总督洪承畴,他在1642年松锦大战后被俘,而后投降并作为重要大臣参与了清朝对明朝的征伐和清初政权建设。

洪承畴像

上一篇: 彭小枫上将回七里庄(彭小枫上将 赵博)
下一篇: 林怀部(林怀部是什么电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