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

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

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嵌入图片来自上海美影厂冬奥宣传片在上海,有一种百年传统特产,叫动画片。一百年前的一天,在天通庵路上一条叫三丰里的弄堂里,第一条中国动画诞生了。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来自南京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把自己的名字刻入了中国动画的奠基石。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万氏兄弟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了中国动画的代言人。上海美影,也给了数代中国人美好的童年片段。这些片段不

嵌入图片来自上海美影厂冬奥宣传片

在上海,有一种百年传统特产,叫动画片。

一百年前的一天,在天通庵路上一条叫三丰里的弄堂里,第一条中国动画诞生了。

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

华君武漫画(华君武大将军是哪部影片)

来自南京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把自己的名字刻入了中国动画的奠基石。

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万氏兄弟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了中国动画的代言人。

上海美影,也给了数代中国人美好的童年片段。

这些片段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还输出了我们的文化,植入了我们的语言和生活,丰富了我们的幽默感,成了我们跨越代际和人群的、从不褪色的话题。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上海美影十条了不起的小知识。

01

中国动画的种子100年前始于广告

1922年,在三丰里亭子间里,万氏兄弟鼓捣出的中国第一部带有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是商务印书馆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广告片。

如果以此为起点,今年恰好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

中国动画史上的“万氏兄弟天团”,左起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其中万籁鸣和万古蟾是一对双胞胎。

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在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片长12分钟左右,采用的是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形式。

遗憾的是,这部动画片并没有留下视频资料。仅有的影像资料,是这张有万古蟾在其中的合影,中间这个小人就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主角↓↓

万古蟾(后左)与长城画片公司导演梅雪俦(前左)、演员杨爱立(前右)及美工师张体仁

上世纪50年代,万超尘、万籁鸣、万古蟾先后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日后成为了美影厂的灵魂人物。

02

国宝大师亲自下场

美影厂的动画片集结了一众国宝级艺术大师亲自下场。

《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型出自于齐白石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片段

《牧笛》源自水墨大家李可染的“牧童与牛”系列↓↓

李可染《牧童》

水墨动画片《牧笛》片段

《鹿铃》由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作为美术设计参与制作↓↓

程十发《少女与鹿》,这是他最爱的题材之一。

水墨动画片《鹿铃》片段

《山水情》由浙派画家吴山明和卓鹤君分别担任人物和背景设计↓↓

吴山明和卓鹤君为《山水情》创作的人物山水设计图

《山水情》中这段画面是两位大师在玻璃上现场作画的

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大美术家张仃,是《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

张仃为《哪吒闹海》创作的人物设计稿哪吒

动画片《哪吒闹海》片段

更有意思的是,漫画家华君武还给《骄傲的将军》当了一回编剧。

《牧笛》的笛子独奏由“中国笛王”陆春龄亲身演绎;

《山水情》和《哪吒闹海》中的古琴演奏来自古琴大师龚一。

然而这些还算不上美影厂音乐最高配。《骄傲的将军》干脆连作曲和指挥都是“歌仙”陈歌辛亲自上。

03

人肉动作捕捉

今天,大量的电影特效和动画都是依靠动作捕捉这个科技手段来完成的。而在没有动作捕捉技术的年代,上海美影厂自有一套“人肉动作捕捉系统”。

还得说《骄傲的将军》。

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将军“六亲不认”的招牌步伐

将军这个六亲不认、找打招骂的将军步,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演职员表上的这位叫陈富瑞的表演指导,是京剧花脸名角,尚长荣的老师↓

演职表里的表演指导陈富瑞来头可不小

所以,这个把骄傲表现得活灵活现的将军步,基本上是陈富瑞演示、画师们动用了人肉动作捕捉技能得来的。

《山水情》剧中人物的古琴指法、走手音全部对得上。《哪吒闹海》里,李靖弹琴时候,指法和走手音也都能对上↓↓

《哪吒闹海》中李靖弹古琴的指法经得起推敲

实际上在创作《哪吒闹海》时,有六位画师围成扇形看着古琴大师龚一演示,用这种方法画下了一招一式。

用今天的影视科技来说,这做的不仅是人肉动作捕捉,还有人肉子弹镜头。

美影厂对动作捕捉这件事的认真和沉迷程度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

为了把动画片里的很多动物画出灵魂,美影厂确实养过不少动物。

创作《大闹天宫》的时候,不仅请来了当时的“南猴王”郑法祥教大家演“猴戏”,导演万籁鸣还专门从上海动物园借了一只猴子,观察揣摩它的动作。

《大闹天宫》的动画设计严定宪对着镜子画孙悟空的表情

美影厂副厂长陈波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为了搞创作,厂里还养过老鹰,养过狐狸。

动画片《老狼请客》中狐狸的体态

04

执着于每一个音符

虽然成立于1957年4月1日,但是美影厂的处女座式样执著,不仅在画面,还在音符里。

除了上面提到的国乐大师们的亲身演绎外,这些动画片里,还藏着你看不见的音乐较真。

《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的第一集《卖树荫》,片头片尾都是汉维双语演示,主题曲也是双语演唱。

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汉维双语片头片尾

最关键的是,配乐演奏从铁打的上海电影乐团换成了新疆歌剧院乐队。

这应该是为了展示原汁原味的西域风情,真是把细节抠到了像素级。

《哪吒闹海》的音乐里,采用了真正的随州曾侯乙编钟本钟的声音↓↓

1978年《哪吒闹海》创作期间,战国曾侯乙编钟出土,使得作曲家金复载脑洞大开。

仔细听,都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采集来,用今天难以想象的办法在磁带上合成而来的。

美影厂的这种音乐执著,必有回响。

《哪吒闹海》上映后20年,痛仰乐队成立。

乐队采用了影片中哪吒自刎情节中的一帧画面来作为自己的logo,以此诠释“即使苦痛,也无法阻止我们仰起的头颅”的乐队理念↓↓

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自刎的情节

痛仰乐队logo

05

沉浸式创作

美影厂的创作,不管是短片还是长片,都有一个必备功课——片子立项通过后,制作团队就开始根据作品题材、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方采风。

这要是在美国,用迪士尼和皮克斯的话来说,叫作“research”;而用美影人的话来说,这叫“下生活”。

《天书奇谭》去的是河北承德,看皇家园林,体验佛教寺院;

《天书奇谭》的创作从承德获取了灵感

《九色鹿》的主创西赴敦煌,在那里临摹壁画,整整画了23天,又绕道去其他地方采风,前后花了约两个月时间;

《九色鹿》的主创之一戴铁郎(右)在敦煌石窟临摹壁画

《哪吒闹海》去的是山东沿海,看海看浪甚至看活的墨鱼是怎么游泳的。负责绘制哪吒水中戏环节的范本新,为了把这些动画设计好,下水学起了游泳。

06

日漫大师,好多迷弟

“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吉卜力工作室的两位灵魂人物高畑勋、宫崎骏,他们都是中国动画的“迷弟”。

1941年,万氏兄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打开了手冢治虫的动画人生。

动画片《铁扇公主》片段

这是《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全球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不仅轰动上海滩,影响力还辐射到了东南亚乃至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

当年还是少年的手冢治虫就在日本的电影院里观看了这部动画片。

手冢治虫后来在《我的孙悟空》中向万籁鸣致敬

数十年之后,1981年,手冢治虫作为日本电影代表团成员首次访华,刚抵达上海就急于拜访万籁鸣。

彼时万籁鸣已在60年代创作出了《大闹天宫》这一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巨作。

两位动画巨匠终得相逢,而他们画笔下的人物也跟着同框了↓↓

手冢治虫(右)与万籁鸣握手

两人分别画下了阿童木和孙悟空,他们有同款“美人尖”。

1988年,手冢再次来上海拜会万籁鸣。当时他已身患绝症,自知来日无多,回国后在病中完成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

2003年,《我的孙悟空》剧场版推出。全球首发式上,手冢制片公司总裁松谷孝征回忆说:

“(手冢治虫)完成《我的孙悟空》,是在去世之前用作品和万先生打个招呼,告诉万先生‘我去了’。”

而这部动画片的中文版发布时间选在了2004年秋天,也就是万籁鸣和万古蟾忌日的前后。这一年,也是《大闹天宫》完成40周年。

手冢治虫代表日本动画协会赠送给上海美影厂的画作

除了手冢治虫,高畑勋、宫崎骏也对美影厂的动画片,尤其是老厂长特伟的水墨动画惊叹不已。

1981年中国美术电影考察团访日,高细勋、宫崎骏等日本动画家参加座谈会/《Animage》1981年6月号

高畑勋在接受访谈时曾说:“我们那些留白较多的作品正是受到了他(特伟)的影响。”

“特伟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看的时候我都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07

毕设作品,永恒经典

↑↑当长大后的你,注意到《没头脑和不高兴》片头这几行字的时候,大概率会为自己的各种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字幕里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诞生于1959年9月,四年以后就被并入北京电影学院。

“60班”是该校动画系的第二届学生,《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导演张松林当年正是副系主任。

他为学生们选择了改编作家任溶溶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由全班同学每人画5到10个镜头,集体创作这部动画片作为毕设作品。

任溶溶的儿童文学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封面

这些毕业生,日后成为了中国动画界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常光希、王柏荣、张澋源、周克勤、方润南等等。

常光希是动画片《宝莲灯》的导演,他后来回忆毕业作品的创作说:

“张老师(张松林)特别鼓励我们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他让我们参与每个造型和背景风格的设计。尽管最后的定稿都来自美影厂的老师,但他让我们用最丰富的想象去做动画的教育理念让我终身受用。”

半个世纪前的这部动画片,今天的B站网友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值得一提的是,为这部动画片保驾护航的都是“大咖”。

形象设计由《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的导演王树忱、《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完成;

旁白是为《大闹天空》里的孙悟空、《简爱》里的罗切斯特配音的邱岳峰;

连武松打虎这场戏的配乐都特意找来了周信芳的鼓师。

08

坎坷成就的两部经典

一部被放鸽子——《天书奇谭》,一部经费不足——《葫芦兄弟》。

先说《天书奇谭》,上世纪80年代初,BBC找到美影厂,提议合作拍摄一部包含中国各种神话传说的动画片。

BBC的业务面很广,动画片《天线宝宝》就是他们制作的。

一开始,这个合作意向可以说是诚意满满。BBC特意找了好多汉学家,剧本从盘古开天地一路侃到《山海经》。

很多年后,老导演钱运达在回忆英国给出的剧本时评价说:“东拼西凑,东拉西扯,弄的那些故事都不大好。”

但是,“人家是客人,人家来的故事你要尊重。我们就在那些故事里找啊找啊……”

编剧王树忱和包蕾使劲找亮点,终于,在这锅“乱炖”里找出了明代神魔小说《平妖传》这个线头。

“狐狸精还是可以用的”,于是,他们保留了《平妖传》里的三个狐狸精,把担子和尚改成了“蛋生”小朋友,天马行空地创作出了《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里的三只狐狸精,老狐狸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1982年2月3日《新民晚报》上消息也登出来了:“中英合摄的动画片《天书奇谭》已于上月起开始绘制。”↓↓

可能是去伦敦喂鸽子的人太多了,BBC这时候称资金困难,退出拍摄了。

但是创作程序已经启动,美影厂必须拍下去。

由于这部动画片一开始是按照国际合作来定位的,所以从指导思想到创作方式都有别于当时其他的中国动画片。

片中的小皇帝像个没有脚的不倒翁,这样有趣的构思还有不少。

去年,《天书奇谭》4K修复版上映,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依旧有着超越时代的趣味和幽默感。

同样坎坷的经典还有《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众所周知,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是七兄弟。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葫芦娃原本改编自民间故事《十兄弟》,还有三个小兄弟被导演胡进庆“砍”了。

民间故事中原本是《十兄弟》

因为对美影厂来说,创作葫芦娃最大的敌人不是蛇精,而是经费。

一集葫芦娃的创作经费是6万元,同一个年代,美国的动画创作资金一集可以高达上百万。

为了省钱,原本形象各异的十兄弟被七个外形犹如复制粘贴般完全一样、只是颜色不同的光膀子葫芦娃替代了↓↓

整整13集的配乐只用到了一架电子琴。导演还身兼编剧、形象设计数职,在片头字幕中用了三个不同的名字“迷惑观众”:胡进庆、进庆、他的笔名“墨犊”↓↓

《葫芦兄弟》唯一没有砍掉的大概就是对作品的用心了,总共约130分钟的故事有近19万张画稿,一格一格拍下来花了两年之久。

许多年以后,《葫芦兄弟》还贡献了“蛇精脸”这个叫法。

09

中国艺术精华大全

在表现形式上,除了中国水墨国画外,美影厂的动画片还把剪纸、皮影、年画、木偶、折纸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作品当中。

许多人惦记着下集的《西岳奇童》,是一部木偶动画。

而在具体的动画场景中更是藏了不少“彩蛋”,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艺术精华大全”。

要一一细数起来,恐怕要写一篇论文出来,这里只好举几枚“栗子”:

剪纸动画片《南郭先生》中融入了汉代像画砖的造型符号↓↓

车骑出行画像砖

《南郭先生》剧照

《九色鹿》故事情节取材自敦煌莫高窟257窟的《鹿王本生图》,影片还特意在首尾加入了两段敦煌石窟的场景↓↓

莫高窟257窟的九色鹿

动画片《九色鹿》中的九色鹿

动画开篇出现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长信宫灯,《国家宝藏》第二季中也对它进行了介绍↓↓

国王宫殿里的摆设中有一件是“马踏飞燕”铜奔马,它也是国宝级的,同样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出镜↓↓

《邋遢大王奇遇记》中鼠王的地下寝宫参考了西安、郑州、南阳以及北京的多个地下宫殿↓↓

鼠王的床榻和宝座都是“青铜文物”

马王堆出土的朱地彩绘棺被直接用在了动画片里↓↓

《哪吒闹海》参考了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中的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永乐宫元代壁画局部

《哪吒闹海》中的李靖

甚至连影片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有来头的,借鉴自南宋大画家马远的画↓↓

马远《水图》局部

《哪吒闹海》片段

10

植入我们语言的经典

在上海人的日常对话里,有一个叫“黑猫”的词汇,是保安或者制服执法人员的一种笑称。

这个叫法就来自美影厂的经典《黑猫警长》。

翻来覆去只播了5集的《黑猫警长》也是童年经典

《黑猫警长》播出于1980年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黑猫警长”这个称呼开始登上报端。

1992年1月16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条上海保安系统表彰先进的简讯,是这么写的:

上海保安服务公司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四十二家单位和一百四十三名“黑猫警长”被评为先进。

1992年1月16日《解放日报》的这条简讯,是较早使用“黑猫警长”指代保安的新闻报道。

两天以后《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记者见闻,讲述长宁区保安公司保安人员的小故事,标题就叫《“黑猫警长”干得好》。

“黑猫”这个词条甚至被沪语专家钱乃荣收进了他编写的《上海话大词典》,在词条解释中也肯定了它和动画片《黑猫警长》之间的关系:

“(名)警察;执法人员。(名)门卫。源自儿童电影片《黑猫警长》,带诙谐味。”

《上海话大词典》中关于“黑猫(警长)”的词条

除了黑猫警长,美影厂的很多作品人物,都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收进了词汇库里: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被称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可爱朋友;

职场上经常会出现一种困境,我们称之为“三个和尚”;。

遇到一堆一模一样的事物,大家难免脱口而出——“葫芦娃”。

以上看起来微小的十条知识,其实是上海美影诸多成就中的沧海一粟。

这些动画片的神奇之处在于,从小看到大,每次看都有新的彩蛋出现,而这些彩蛋其实都藏着一种令人直接起立脱帽致敬的精神。

这就叫作经典吧。

参考资料:

1.小野耕世,《中国美术电影发展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出版。

2.杨晨曦、陈小萌,《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其文本、图像对比研究》,当代动画,2022。

3.孙亮、史谦,《中国山水画在动画中的运用研究》,书画世界,2020年6月。

4.王瑾,《汉画像砖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美与时代,2020年11月。

5.尚纪是,《万氏兄弟,中国动画骄傲的开始》,文汇报,2015年07月22日。

6.李定国,《孙悟空与阿童木的友谊》,新民晚报,1989年11月27日。

7.杨晓林,《手冢治虫的孙悟空情结》,文汇报,2017年07月21日。

8.傅广超,《不吹不黑,谈谈手塚治虫与中国动画的情缘》,微信公众号“空藏动漫资料馆”,2018年11月30日。

9.李静,《中国动画100岁了你最喜欢哪一部?》,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07月07日。

10.钱恋水,《张松林》,东方早报,2012年5月10日。

11.傅广超,《没头脑和不高兴:毕业创作照样成就经典》,微信公众号“空藏动漫资料馆”,2018年06月24日。

12.老老夏,《<天书奇谭>“蛋生”记》,东方早报,2011年07月20日。

13.观察者网,视频《被BBC放鸽子的天书奇谭,幕后故事这么燃!》,哔哩哔哩,2021年11月17日。

14.付雁南,《被遗忘的葫芦娃爸爸》,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23日。

15.小楉,《妖精,还我爷爷!》,微信公众号“Mtime时光网”,2019年05月17日。

16.支菲娜,《社会主义的他们,实现了艺术至上的动画吉卜力创始人高畑勋谈动画电影》,南方周末,2014年09月11日。

17.徐佳、苏菲,《邋遢大王,25年后的邂逅》,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08月21日。

18.冀以清,《记得<哪吒闹海>吗?古代壁画里有这部国漫经典的根》,第一财经,2021年02月13日。

19.《上海美影厂副厂长:国产动画之光停留在<大闹天宫>令人汗颜》,微信公众号“造就”,2019年08月22日。

20.傅广超,《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系列,知乎,2017年12月11日至2017年12月24日。

21.TRCL的咖啡豆小幺,《美术片<九色鹿>杂谈(二)》,知乎,2019年11月26日。

-END-

写稿子:韩小妮/编稿子:韩小妮/

拍视频:姚祖鸿韩小妮拿摩温/

写毛笔:杨卓/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上一篇: 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是年民谣)
下一篇: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后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