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珍宝,唐代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可谓人才辈出、青胜于蓝。不提李杜的光芒万丈,也不谈元白的精绝绮丽,更无须多言晚唐小李杜的精彩绝伦,单是那些二流诗人就足够惊艳千古。
比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句句都值得背诵;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更给人留下了一串串回忆。还有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是不可不读;罗隐的《蜂》,更是发人深省。不朽的作品数不胜数,却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下面介绍的是刘长卿的一首五律,苍凉深邃,不愧为上乘之作。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五言长城(五言长城的诗人是谁)
唐代: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曾在随州当过刺史,而且精于五言诗的创作,后世尊称其为刘随州、或五言长城。他的诗歌多写幽寂之境、荒村之乡,比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就是读者最熟悉的名句。
刘长卿隐居后长期居住在洛阳,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也落入乱军之手,诗人不得已四处漂泊,后来流亡到扬州一带。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登上吴公台远眺,他心潮澎湃,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吊古之作。
吴公台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这里是指陈将吴明彻重筑的弩台。时逢战乱,周围早已变得荒无人烟,其中的一座古寺也遭遇战火,虽然经过修缮,也显得残缺不堪。
作者登台眺望,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瑟景象,枯叶凋零、随风飘荡,秋天也被落叶染成金黄,流年更让秋风吹得沧桑。令人迷茫的秋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诗人心头的孤寂与忧愁。
诗人努力地站得更高,希望可以透过残枝败叶,看见远山和故园。可是他徒有一颗思乡之心,却无法得到远方的丝毫响应。
无奈之下,诗人又将视线收回,不远处的古寺也因为乱世,而变得破败和冷落,不仅游客稀疏,而且没有过往那种香火不断的景象。
两边的山峰虽然高耸入云,但隔着烟雾迷茫的秋水,也更显幽深。夕阳西下、暮色深黛,秋林映照落日,晚风夹带寒意,让人更感到心中凄楚。
眼前色彩绚烂、宁静旷远,更有晚霞逸秀、青山绿水,本该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不但不感到惬意,反而觉得心情极其压抑。
夕阳照耀古台,显得孤寂和空茫;清冷的磬声,在空旷的林中隐约回荡,也使人有一种惆怅难言的失落感。很多事物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因为内心牵挂、而又无法获得,才更加迷茫。
诗人经历的坎坷不可谓不多,但却从未如此背井离乡、落魄至极。于是他仰天长叹,自己还在惆怅南朝之事,可是江水却从古到今独自奔流。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诗人希望跨过洪流,却苦于无船可渡、更没有一座直通未来的桥梁。
纵览刘长卿的这首五律,充满曲折的情思,也熔铸出对人生和时代的凄凉感受。首联即景生情,抒写参观南朝古迹的感慨;次联远近交替,表达对远离故土的孤寂之情。
颈联以夕阳衬托旧垒、寒磬映衬空林,传达出辉煌不再的凄凉。尾联表达物是人非的悲慨、和世事无常的凄怆。全诗通过“野寺、云峰,夕阳、旧垒,寒磬、空林”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苍凉深邃的氛围,让读者觉得言尽而意无穷,不愧为才子的一篇上乘之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