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兵败官渡,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袁尚败走,曹操攻入邺城,这近四年的时间才是曹操击败袁氏集团的关键阶段,虽然袁尚袁熙是在建安十二年才被杀的,但是建安九年,袁氏集团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官渡之战,的确是袁绍大败,但是还没有到曹操可以轻易攻略河北的地步,在袁绍还活着的时候,曹操只主动进攻了一次。
《三国志.武帝纪》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袁尚勇(袁尚穿越小说免费阅读)
也就是在建安六年,曹操率军攻破了仓亭,仓亭在今天的山东省阳谷县一带,在当时是黄河的重要渡口,袁绍曾在这里集结部队,说明什么?说明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并未大踏步后撤,而是仍然有渡江作战的想法,可见袁绍还有足以和曹操抗衡的实力。
在官渡之战中,一般的历史记载,都是记载了曹操杀俘七八万,这里可能也是存在水分的。
《献帝起居注》公上言……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三国志.国渊传》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曹操在给汉献帝的捷报上,写的是斩首袁军7万余级,而在后来的河间反叛,也就是田银等人趁曹操率主力征讨马超之时反叛,动乱平定后,国渊是如实奏报了首级数的,这是得到曹操褒奖的,按照当时的惯例是可以夸大首级数的,也就是扩大10倍。
也就说不排除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斩获没有那么多,有夸张的可能。
话说回来,曹操打仓亭并不是为了进攻袁氏集团的腹地,而是为了摧毁袁绍在黄河岸边上的一个据点,遏制袁绍南下的能力,不然的话,曹操为何不趁势北上?袁绍可是在仓亭战败后回去收拾了各地叛乱,曹操为何给袁绍稳定局势的机会。
我个人的观点是,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并不假,但是曹操还没有取得局势主动权,官渡之战只是让曹操袁绍双方处于同一层级而已,曹操并没有一举北上,攻灭袁氏集团的能力,而仓亭之战后,双方只是陷入了对峙阶段,基本上是以黄河为界,都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可是袁氏集团不幸的是,袁绍挂了,而且挂了后留下了一堆问题。
在袁绍强势的时候,他将儿子和外甥“分封”到各地,袁谭去了青州,袁熙去了幽州,高干去了并州,可以说袁绍活着的时候没有问题,但他时候,那就是各方自立为王的局面。
而且历史上的袁绍没有像演义中那么优柔寡断,但是在他临死前,他的确太犹豫了。
《三国志.袁绍传》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
其实我认为在袁绍把袁熙和袁谭都外放了,尤其是将长子袁谭外放了,而把袁尚留在了身边,这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打算让袁尚接班的,看到没有,这就是颜值的重要性。
但是袁绍不知什么原因,到死都没有明确让袁尚继位,他又不是暴毙,显然就是拿不定主意,其实如果他明确指出让袁尚继位,那么曹操可能就那么容易攻占河北了,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袁尚袁谭儿子争位,给了曹操趁虚而入的机会。
个人认为,但凡是袁尚或者袁谭,哪怕高干执掌袁氏集团,没有内部消耗,曹操想要打下河北,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为什么这么说,从袁尚的战略部署,以及曹操兵败于邺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在袁尚被人扶立后,袁谭自然不服,所以自立为车骑将军,屯兵于黎阳,也就是当初袁绍打官渡之战时,曾经屯兵的地方,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南浚县,这里也是邺城以北的门户,是抵御曹操北上的要隘。
袁尚袁谭因为位子的问题,自然是暗中较劲,但是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况且外部还有曹操的威胁。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七年)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曹操是不想错过袁绍时候,儿子争位的机会的,所以他选择出兵攻打黎阳,打通进攻邺城的通道,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自然不能不管,所以率军南下救援,在黎阳,袁尚和袁谭这对死对头,勉强一起对付曹操。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黎阳双方僵持了半年的时间啊,最终袁尚袁谭才被曹操所击败,所以这里有没有袁绍借曹操之手削弱袁谭的实力可能呢?可能存在吧,不过最关键的是,袁尚在和曹军主力对峙于黎阳之时,他还派遣数万大军,攻取关中,并形成对曹操的侧翼包夹。
《三国志.钟繇传》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
《司马彪战略》袁尚遣高幹、郭援将兵数万人,与匈奴单于寇河东,遣使与马腾、韩遂等连和,腾等阴许之。
这个战略可能是袁尚自己想的,也可能是袁尚手下人建议的,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战略很具威胁性本来在关中,钟繇是实力就不强,而袁尚则令郭援率数万大军,支持匈奴作战,同时还秘密联合马腾韩遂等人,可以说有一股拿下关中的态势。
可以说一旦袁尚掌握关中,那么曹操的侧翼就暴露了,而曹操的主力部队深陷黎阳,那时袁尚派一员大将,从关中出兵,直扑曹操大后方,那么对于曹军打击还是蛮大的。
当时钟繇手下部将都说赶紧撤,是钟繇坚持坚守的。不过钟繇也是很清醒的,在部将慌乱之间,他也是说了“袁氏方强”,从他这里可以知道,官渡之战后,袁氏集团还没有被打趴下,仍然能够在正面战场和曹操对峙的同时,派遣数万大军进取关中,这是袁氏集团的实力。
《三国志.钟繇传》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
但是最终,郭援等人大败,马腾被张既说服,转而支持曹操,结果郭援被击败,这一仗,袁尚的攻取关中侧翼包围曹操的战略破产,更主要的是白白损失了数万兵马。
其实这里也能看到官渡之战的影响,那就是袁氏集团的一流战将基本上都在此战中被一锅端了,剩下的人即便有才能,也需要时间去战场上历练,显然郭援不足以指挥这么重要的战争,竟然大意到被马超半渡而击,这在马超眼里和送人头无异。
不过只能说袁尚无人可用,不能说他这个战略是错误的。
在黎阳袁尚退回邺城后,曹操趁机围攻邺城,这里历史记载就很有意思了。
《三国志.武帝纪》夏四月,进军鄴。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三国志.袁绍传》追至鄴,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
《三国志》中记载是,曹操攻打至邺城,割了邺城周围的麦子,之后撤军回了许都,这么看,实际上曹操是打了一个胜仗,但问题是《三国志》没有任何攻打邺城的记载。
什么意思?曹操都追击袁尚到邺城了,不打一下,来这旅游吗?还是害怕“好侄儿”袁尚跑丢了,送他回邺城?而且为何四月追到邺城,五月曹操就撤回许都了,曹操在干嘛?让部队来一次数百里的拉练吗?其实曹操应该是在邺城打了败仗。
《三国志.郭嘉传》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这一点《三国志》自己而已可以佐证,那就是郭嘉曾建议曹操不要攻打袁尚袁谭过重,这样会令袁氏集团更加团结,不去打,反而可以让两人裂隙加深,曹操也采纳了,之后就去打荆州了。
这里需要注意,按照《三国志.郭嘉传》的说辞,曹操于黎阳击败袁尚袁谭后就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南下打荆州了,怎么个意思?《三国志.武帝纪》不是都是追着邺城了吗?显然《三国志.郭嘉传》中郭嘉的建议是在曹操兵败于邺城之后。
《后汉书.袁绍传》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鄴。操军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
《后汉书》则是记载了,袁尚在败退后,于邺城打了一次防守反击,这才是曹操撤军的原因,他是战败了,而不是一个胜利者,而《三国志.郭嘉传》不提这件事,显然是在为曹操隐藏败绩,不然太有损曹操的尊严。
所以说袁尚是在击败曹操,保住邺城后,才开始大举攻打袁谭的,当时袁尚袁谭互相攻伐,刘表给两人写过信,希望劝解两人和平相处,信中有这么一句,“摧严敌于鄴都,扬休烈于朔土”。
休烈是指盛美的事业,而朔土指的是北方,显然刘表是在夸赞袁尚在邺城击败曹操的功绩,这才是曹操自邺城撤军的真正原因,可见袁尚的实力,虽然不足以主动进攻,但是打防守反击还是够用的。
真正让曹操抓住机会的恰恰是,袁尚袁谭在曹操撤军后,开始互相征伐,发生了严重的内耗,这简直是再帮曹操大忙,本来曹操都打算,先打荆州,再打河北了,可是袁尚袁谭就是“争气”,愣是把已经出兵征讨荆州的曹操拉了回去,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在内耗中虚弱的袁尚袁谭都被曹操所击败,邺城也被攻陷了。
总的来说,官渡之战并未彻底摧毁袁氏集团的实力,袁氏集团仍然可以和曹操对峙,但是袁绍死后留下的混乱局面,将袁氏集团拖入深渊,如果袁尚可以平稳接过权柄,或许曹操一统北方的时间表就要大幅推迟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国渊传》《三国志.钟繇传》《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郭嘉传》《司马彪战略》《献帝起居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