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对于有些经典的角色来说,这句话形容得又贴切应景。
令人记忆深刻的有:
《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他的聪明变态就连神通广大的蝙蝠侠也屡占下风。希斯.莱杰并因此角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还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史丹菲尔,他个性凶狠残暴,在杀人之前喜欢嗑药,然后及其诡异地扭动脖子。神经质、艺术、癫狂,恐惧感十足。恐怖程度不亚于小丑。
还有《七宗罪》里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变态连环杀手John,由于对社会人性的丑陋不满,以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大罪”为宗旨,进行一连串的杀人事件。
前两部电影的黑暗程度还可以接受,可看《七宗罪》有恐怖片的即视感,黑云密布的天空,阴郁黑暗的氛围,让人不寒而栗。
这部堪称恐怖片的惊悚电影是由大卫·芬奇执导,最喜欢的外国演员摩根·弗里曼主演。影片就是以他的视觉来讲述“七宗罪”系列谋杀案的故事。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愤怒、骄傲、色欲,凶手John就是以人性中的这七宗罪作为杀人的理由,他把自己当作替天行道的上帝,来惩罚这些作恶者。
这其中的确有丧尽天良的黑心律师,毒贩子、传播疾病的妓女···可这也不是犯罪的理由。
替天行道的事自有法律裁决,你不是上帝,没有这个权力去处决自己看不惯的人。
然而,在John的脑子里,有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
他认为自己在完成一件价值杰出的艺术,并为自己的犯罪合理化,他是被上帝选中的,别无选择。
John不仅是连环杀手,更有本事激怒别人,把自己也搭进去,使其也成为犯罪的凶手。
结局米尔斯犯的愤怒罪就是最好的证明,John在自首之前,原来就已经害死了米尔斯已经怀孕的妻子。
面对杀妻之仇,报还是不报?
凶手近在眼前,开枪,米尔斯自己也犯法。愤怒之罪,七宗连环案圆满成功,John的目的更是达成了。他就是想米尔斯开枪杀了自己。
不开枪,真的要打落牙齿和血吞,似乎米尔斯不是冷静理性之人。
影片对于米尔斯的人物性格在前期做了很多铺垫,遇事冲动暴躁。
在懒惰一案发生时,有摄影师来拍照,米尔斯的咆哮怒吼被尽收眼底,搭档威廉评价说:看到一个男人如此冲动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后来才知拍照的摄影师就是John,可见凶手早在谋划剩下的几件案子,米尔斯也成为John算计的对象之一。
最终米尔斯还是开了枪,John赢了。
这是什么世道,威廉也许是太失望,所以才发出那句感慨: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它奋斗,而我只同意后半句。
的确如此,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尾,都在向我们传递这个世界有多黑暗。
遛狗的路人被抢劫挖眼,
图书管理员面对触手可得的知识世界视若无睹,喝酒飙脏话整夜打牌,
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大家习惯于少管闲事,在女性强奸防护过程中,第一点就是不要喊救命,而要大叫着火了,叫救命,没人理会你,
以及黑心狡猾的房产商,看被骗的米尔斯家的房子就知道,每当地铁开过,整个房子就震动…
从事警察已有32年的威廉,早已看透了人性的沦丧,所以要坚决退休。面对永无止境的凶案,他已经无法理解这一切,疲惫不堪的他希望离这里越远越好,不想再卷入这里的一切。
威廉对这个世界的失望,让他连孩子都不敢生,他不想孩子生活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所以单身了一辈子。
也许他也曾如刚开始的米尔斯一样,意气风发,年少轻狂,凭一己之力认为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人总是容易太高估自己,只有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我们才懂得自己的渺小。
人生有太多无可奈何,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忍着受着。
有的人在储存力量等待时机一击即中。
有的人报仇不成,还把自己搭进去。
越长大越孤单,成人的世界里好现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切都标好了砝码。
就像至尊宝必须放弃心爱的紫霞仙子,戴上金箍圈才能打败牛魔王,戴还是不戴?
米尔斯的愤怒无法排解,开枪还是不开枪?
人活一口气,失去挚爱,谁还能淡定从容?
事情没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永远不可能体会其中的痛苦无奈。
米尔斯的悲剧不是结局,历史经常会重演,所以知道什么没用,知道后的反思才是重点。
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米尔斯,
也许当有一天你被刺激了,
也许坏人伤害了你至亲之人,
也许别人一句话激怒了你,
你还能控制自己保持理性思考冷静处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