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先秦史专题第一讲.ppt

先秦史专题第一讲.ppt

先秦史专题第一讲.ppt先秦史专题,主讲:谢耀亭 Email:xyt,1专题研究与通史的异同 2先秦史研究的意义 3先秦史的特点,导言,Next

1、先秦史专题,主讲:谢耀亭 E-mail:xyt-,1、专题研究与通史的异同 2、先秦史研究的意义 3、先秦史的特点,导言,Next,1、先秦史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先秦为中国古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的时代,从远古原始先民的生息繁衍,到出现氏族、部落、宗族国家,到逐步兼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经历了剧烈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留下来的丰富典籍和考古资料为我们展示了多彩多姿的文化面貌。可以说,后来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化而来的。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不了解先秦史。可以说,不了解先秦史,就不可能透彻地了解中国。 2、先秦史研究对当代中国人重

2、建精神家园的作用 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之为人的特性、人生之价值意义 诸子百家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中国的原创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处于“轴心时期”,或曰“哲学的突破时期”。诸子文化仍为当代重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源泉之一。,第一、理论性较强 先秦史中的一些问题,如文明形成、国家起源、社会类型等问题,既属于中国史探讨的问题,也属于世界史研究的范围,不仅涉及具体史识,也涉及中外史学理论。 第二、文献缺乏且问题较多 先秦文献相对中国其他时代要少得多,且在这不多的资料中,几乎每部文献都涉及到真伪问题,所以先秦文献的作者、成书年代、编纂方式等都与后世文献差别较大,对文献的鉴别与使用是先秦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也

3、是先秦史研究的重点之一。 第三、多学科知识的运用 基于先秦史以上特点,所以在先秦史的研究中,考古学、古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讲 绪论:信古、疑古、释古 先秦史研究回顾,一、二十世纪之前的先秦史研究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先秦史研究 1、1949年以前的先秦史研究 2、19491976年“文革”结束的先秦史研究 3、1976年至今的先秦史研究,一、二十世纪之前的先秦史研究,二十世纪之前的先秦史研究是同经学纠缠在一起的,或者是作为经学的附庸出现的。,老式织布机,“经”的本义与典籍称为“经”。最重要的典籍称为“经”,儒家的“十三经”,儒家十三经,中国古籍,分为经、

4、史、子、集四部,由来已久。经、子本为相同之物,多为探求事物现象,研求事物公理的著作。随着儒家学说的官方化,统治者把一批重要的儒家典籍抽取出来,视为指导一切政治思想、文化学术和社会意识的经典,称之为“经”,并把研究和阐发这些经典的学问称作“经学”。,六经: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 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庄子天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西汉) 九经: 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 左传、公羊传、谷 梁传 (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 承隋制,规定九经 ) 十二经: “九经”、孝经、论语、尔雅(晚唐文宗) 十三经: “十二经”、孟子(南宋),1、1949年以前的先秦史

5、研究,(1)、二十世纪初的罗、王之学 (2)、二十世纪20年代的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 (3)、二十世纪30、40年代一批学者偏重于强调古史资料,包括古代传说之史料价值。 (4)、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考古学的发展,(1)、二十世纪初的罗、王之学,罗振玉的贡献主要在编定一系列甲、金文字和古器物资料,,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2)、二十世纪20年代的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顾颉刚先生(18931980),A、古史辨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B、古史辨派的主要观点 C、古史辨派社会反响,A、古史辨派产生的时代背景,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叙述了他倡导、组织古史辨运动的心路历程,交代了古

6、史辨运动的缘起。,自刘知几至崔述的辨伪传统 康有为为代表的清代今文经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胡适的实验主义史学方法 “东周以上无信史” 故事传说、民间歌谣的暗示,B、古史辨派的主要观点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的,只有黄河下流的民族唤做华夏,其余的都唤做蛮夷。疆域的统一虽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间的恶感,使其能安居于一国之中,则武力便无所施其技。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把祖先和神灵“横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把甲国的祖算做了乙国的祖的父亲,又把丙国的神算做了甲国的祖的父亲。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帝的子

7、孙,分散得远了,所以情谊疏了,风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为一国,咱们应当化除畛域的成见!” 这是谎话,却很可以匡济时艰,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 借了这种帝王系统的谎话来收拾人心,号召统一,确是一种极有力的政治作用。但这种说法传到了后世,便成了历史上不易消释的“三皇五帝” 的症瘕,永远做真史实的障碍。 顾颉刚,主要观点归纳,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古史辨全七册,C、古史辨派社会反响,顾颉刚一些具体观点遭到批判,禹,虫,震动了当时史学界,影响至今,

8、(3)、二十世纪30、40年代偏重于强调古史资料,包括古代传说之史料价值。,钱穆 1930年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以证刘歆并未改窜群经,周礼、左传等皆先秦旧籍。代表作还有先秦诸子系年 。对传统文化多持同情、肯定的态度. 现代新儒家。,徐旭生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传说时代” 盘庚 “历史时代”,华夏,东夷,苗蛮,(4)、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傅斯年史语所与安阳发掘。“史学便是史科学”“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梁思永后岗三叠层,后岗三叠层 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

9、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由留学归国的梁思永于1931年发掘安阳高楼庄后岗时发现。,2、19491976年“文革”结束的先秦史研究,新中国建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整个史学界的领导地位。,西周封建说: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 徐中舒、杨向奎、王玉哲 春秋封建说:李亚农、唐兰 战国封建说:郭沫若 秦统一封建说: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 问题一书 西汉封建说: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一书 东汉封建说:周谷城中国奴隶社会论一文 魏晋封建说:尚钺、何兹全、日知(林志纯),范文澜西周封建社会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的初期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一节。 在范文澜看来: “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当时

10、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即基本的所有制来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工作者”。,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 中国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发生在西周与东周之交。(春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 “殷周应该是奴隶社会。就是短短的秦代也应该划入” 1950年4月在北京大学讲演 奴隶制的下限应该划在什么时期才比较妥当呢?我 现在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把它划在春秋与战国之际。依据史记,把绝对的年代定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四七五年。在这之前的春秋作为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这之后的战国作为封建制约初期。 奴隶制时代 1952,魏晋封建说 主要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统一进程的角度,通过中西

11、历史对比,认为中国的夏、商、西周、春秋都属于早期奴隶制(又称不发达的奴隶制)社会;至战国以后,由于私有制与商业的发展,才转变为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到汉魏之际,社会发生混乱,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瓦解,出现大量依附农,才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据统计:自1950年3 月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学术版上发表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算起,至“文革”结束前,各刊物发表的有关中国古史分期的论文数达300余篇, 有关专著或论文集亦达30余部。 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982 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 题论文选 集, 1956年;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 集,1957。 文史哲编辑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

12、丛1957。 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2003。,冯天瑜:“封建”考论 ,2006,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论坛”封建”名实问题学术研讨会 社会院历史所办 社会院经济所、历史研究编辑部协办,3、1976年至今的先秦史研究,特点:先秦史研究全面繁荣,多个分支学科的兴起: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民族史、地方史,最值得关注者为考古工作的新进展,并由此引出的新的相关课题,如文明起源、断代工程、甲骨文与殷商史、青铜器与西周史、出土简帛与学术史等等。,走出疑古时代,从晚清以来的疑古思潮基本上是进步的可是它对古书搞了很多“冤假错案”。在现在的条件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了。 李学勤,欢迎批评,

上一篇: 《黄冈文史》(第15辑)资料征编方案
下一篇: 纪念萧龙士诞辰135周年·萧龙士书画展在中国书法大厦启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