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院里的腊梅开得比往年提前了,我在北京因会议推迟返苏几天,夫人就在微信上发来图片告诉我,家里院子的假山旁红枫叶子红得鲜艳,老梅也绽放笑颜,等我回来虽还有满院腊梅绽放的清香,但花儿却失去了初绽时的味道。也难怪,2020这个特殊年份,把人世间的许多情感和正常的生活状态彻底打乱了,这一年整个人类社会承载着太多无奈、忧愁和不堪,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太难了!”
12月下旬收到晋宏逵先生寄来的新著《故宫营建六百年》,当我拆开邮件,首先看到一封便笺:“丹青先生,疫情期间,中华书局邀请我写了一本小书,写元明清的都城建设和北京故宫的建筑与保护。希望您能喜欢。衷心希望您给本书提出宝贵意见。由于本书装帧不宜拆封,就不签字了。”当我打开书页一目十行地读完他的自序,热泪盈眶的我提起笔在首页写下了:“在疫情蔓延中多少人无奈地苦渡自己,而您却在因疫停摆、民生多艰的尘世,倾听着岁月的跫音,用心灵释放出这一枚温暖的感怀!”
经过多天细细研读,我发现这部十六万左右文字,并配有240来张照片、地图的新著,前后不到八个月就完成了。先生仅仅用了五个章节就把北京城及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故宫的前世今生讲得明明白白。中国自秦建立统一大帝国以来,经历了十多次帝国的兴替,还有更多次割据政权的兴亡,每个政权都建造了自己的宫殿。历史文献中留下了丰富记载与描述,人间仙境般的宫阙,令人神往。但是两千二百多年来,完整地保存下来,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只有明清故宫。所以它是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数十座宫殿建筑仅存的硕果,极其珍稀可贵。
我与宏逵先生是老搭档,多年前我俩均为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的编委,后来他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休了,除了紫禁城学会整理古籍的事务外,也常参加我操办的一些古村镇保护、世界遗产保护项目的学术讨论。常常是我主持会议,他作总结发言。宏逵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成果丰硕,且平易近人,哪怕是素不相识的青年求教,也在百忙中耐心、细致地解释疑难,朴实无华、诲人不倦,令人敬佩。我与先生多年的交往中,深深浅浅地感觉到,先生不仅大爱无痕,他的所有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均至纯至善地传递真实的心灵消息,让文章充斥着送人玫瑰满手留香的境界。
正如这部新著,他用非常平朴的语言,描述这座保存和延续了中国最后三个王朝的都城遗物遗址遗迹,以宫殿的规划与建筑为语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典范。另一方面,他告诉读者,正是这呈现在蓝天白云下的宏伟壮丽的历史建筑遗存,它用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突出的特色,因此,它们才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与杰作。为了让大家明白,它们是如何保存下来,又将如何继续延续下去,他用五章篇幅,来说明这三方面的内容。
他在第一章中,把元代大都城建设的简史,和它的规划结构与特色作了一番剖析。因为中国古代王城或皇宫是城池的核心,建设城池的目的是保卫王宫或皇宫。所谓“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居处部)。要介绍清楚故宫就不能不介绍北京城。明北京不是平地起建的新城,而是利用元朝都城加以改造。所以需要简略介绍元大都城的规划结构和特点,为明代做些必要的铺垫。
在第二章里,先生介绍明代都城建设的曲折过程和最终成果。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集庆路之后,就定都问题亲自调查,反复与谋臣讨论,先后在南京、凤阳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建设。他首先要考虑有利于政权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他高举的旗帜是扫荡胡俗,“悉复中国之旧”,一切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最终定都南京。明成祖以“靖难、清君侧”的名义得天下,他高举的旗帜是“恢复祖制”,所以北京建设唯南京的制度是尊。因此北京闪烁着中都凤阳、京师南京的光芒,同时这座15世纪建造的帝都处处透漏出周礼的规矩。明代改造大都城的工程,其核心是建造明帝国都城必备的天地坛、太庙、社稷坛等等礼制建筑和大内宫殿建筑,开凿了南海,改建了城墙。其它则全盘继承了元代、金代乃至更早时期的北京地区先民创造的成果,元大都城中居民也基本没有扰动。明北京城移植了明初都城建设的图式,把传统文化中都城建设原则再现到元都给定的框架之内,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水平极其高超。
明中都午门遗址图
第三章中,他介绍了北京皇宫建筑布置的格局。明代是创造者,清代统治者以继承者的身份继续使用明代都城建设的全部成果,只是开放了明代的皇城禁区。乾隆时对紫禁城内部的建筑作了较大规模的改建,但是并没有突破原有的格局。
第四章里,先生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建筑艺术。因为建筑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创造了最庞大、最复杂和最耐久的物质产品。而同时它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追求建筑形体和建筑环境的美观和意境。故宫建筑群满足了皇帝统治天下皇后统御后宫的全部功能,通过空间规划和建筑布局,显示出雄伟壮丽的主题和等级秩序。通过遍布全城的石雕、琉璃构件和彩画装饰营造了整体统一和谐、局部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同时,建筑物的室内装修高贵典雅,精巧绝伦,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室内空间气氛。由于叙事的需要,特别在这一章内,非常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名物制度。
第五章,除了介绍2001年启动的故宫大修工程,还以一个亲自参加整个大修工程见证者的身份,详细告诉后人,六百年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是民族之幸,文化之幸。作为古建筑群,它时刻面临来自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威胁。辛亥革命以后故宫有几次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都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得到化解。而及时消除自然侵蚀,中国古建筑的“岁修保养”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五年来,延续了传统的古建筑维修的长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重温历史的沉重光芒,就是对历史与现实最好的体悟与呵护。在美的土地上中华文化的先行者们,虽然他们其中的许多人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姓氏,但他们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勤奋的双手,用砖、瓦、木、石,用色彩和诗韵构筑起故宫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这就是历史深处最好的记忆碑铭,这碑铭在大地,在人间,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高峰永恒,高峰之上如虹的伟业永恒!文化在这里是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再现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舞台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而且更深层次的是要实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复兴。
中国梦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中国的文化人如宋代的杨万里就曾经强调:“读书必知味外之味。”当我在阅读宏逵先生这部新著时,迎面而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又韵味浓厚的生动呈现。这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全书借用“全景扫描”、“焦点透视”、“多维切换”、“画外音”等多种电视语言谋篇布局,并将图文映照、轻松阅读的理念贯穿始终。主题的展开各有侧重,而且绝不面面俱到。尽管这是一部普及性的读物,但它融入了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更多的是吸取了中华文化丰厚的魅力所在,厚重的学术底蕴决定了本书资料的准确性、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的权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大学者写小文章,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系统严密、重点突出。每个章节里的文字组合有序,这些昂扬奋进又充满诗意的文字,既饱含着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情感,又积淀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
读书须知其味,这味字,只有读书人自己知道,只有用切身感受来揣摩文字其中的味道!品书如品茶,这里茶味与不同的茶香味扑面而来,方能够品味出不同茶的味道。我记得多年前,一位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朋友曾告诉我,人在心理平静时,是自由的,能量也是最大的。起初,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他说,那是你还不够平静,脑子里装着太多的得失,考虑着太多的事情,故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一个人无论是兴奋或是悲哀,情绪上的稍稍波动,都会带来自身能量的损失。时隔多年,我开始玩味他的这番话,当我平静时,确实能够感觉到内心竟然会如此的清晰。说真的,宁静就躲在我们身后,需要悉心寻找。我与宏逵先生相交的这些年,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位内心安静的人、心灵干净的人,因此他始终都是一位正能量满满的学者。
晋宏逵先生在2020年度中国好书颁奖典礼现场
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和寄托。《故宫营建六百年》把历史沿革、建筑审美、文化交融与整个东方明珠般的古建筑群有机融合在一起。它浓缩了人类历史文明,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崇敬与热情,使人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让人在慨叹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激发起人们热爱和呵护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敬畏情感。
最近常听说,现在是缺少大师的时代,而同时又是一个“多大师的时代”,前者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缺乏应有的时代高度,后者是我们文化长河中泛起大量的文化泡沫的反映。缺大师,是缺少学富五车、品高仰止的大师。“多大师”,是一些不自量力,滥竽充数的人,硬往自己头上戴“大师”的帽子,自己本身就是心灵残缺、思想空洞,非得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整天就是想着用各种颜色的帽子唬人,只要看看那些胡拼乱凑的著作,东袭西抄的论文,帽子满天飞的名片,抑或杂乱无章、不堪入目的讲座你就能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迷人之药了。但如同宏逵先生这样能够沉静下来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也不在少数,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我们的生命需要信仰的支撑。
我这一生所接触的许多良师益友,从己故的单士元、徐苹芳、张忠培、周干峙、罗哲文、张开济、傅连兴等等,哪一位不是学术界的顶梁之柱?凭心而论,我和宏逵先生这一代人应该算是幸运者,如果说自己真的曾经为这个时代做过一些绵薄的贡献,都应该归功于上面这些前辈们的呵护与关爱、教育与引领。他们才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引路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不断,就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批特定的历史人物出现,虽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必须经过筚路蓝缕的不懈努力,方可显出独特真容,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根脉是深深扎进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的。一个古老民族所传递和沉淀下来的伟大文化精神,会不断地产生各种净化和升华灵魂的正能量,作为后辈的我们应尽心尽力地去阐述和发扬它,让它成为妇孺皆知的一种精神存在,让人人都在自己的心里思索它,并且用这种崇高的理想来考察和衡量自己。
《故宫营造》,单士元著
《故宫藏美》,朱家溍著
宏逵先生在他的第二章节里,特意为建设北京的功臣匠师们作了一番交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虽然这十八人只能算当初千百万匠师和劳工中的点滴记忆,也能看出先生的良苦用心。因为营建北京是一次伟大的建筑活动,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次建筑高峰。很多能工巧匠发挥了无比巨大的创造力,一些军政官员也展现了高超的管理才干和爱惜民力的优秀品质。他们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应该为我们所纪念。历史文献记录了一些人物的事迹,展现了营建北京的生动侧面,他把这些人物和事迹,摘录下来,大致根据他们所从事工作简单分类,约略按照时代先后,胪列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当然其中也包括从朝廷到军队、地方的官员,就连个别有劣迹的人也没有回避。这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
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某种娴熟的技能,毕竟技能还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但蕴藏在“手艺”之上的那种对建筑本身的敬畏和热爱却需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寻觅。壮丽的紫禁城完好地交给未来,最能仰仗的便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匠人,我深信故宫的一代代修护必将注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我始终觉得历史学家、古建筑工程材料的研究专家,主要贡献是建立准确的知识体系,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求索深邃的历史哲理、引导恰当的社会选择。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陪同徐苹芳先生调研时,晚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记不清怎么会谈到历史问题了,先生那天讲了许多非常富有哲理的问题,其中大意是说: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是历史研究与生俱来的,还将与历史研究相伴始终。但这并非说明历史是“话语虚构”,反倒是其魅力之所在。历史认识有局限性才需要不断求索、不断拷问、不断修正、不断创新。如果历史研究者因此而敬畏自己的研究对象,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这正是历史研究的幸事。
当下历史研究最大的困扰不是历史认识的局限性,而是一些研究者出于种种原因无意在探求“本原的历史”上下功夫,甚至不相信有揭示历史真相的可能性(这其中他老人家还举了不少江苏扬州考古发掘的案例)。如果用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否定认识历史的可能性是可悲的,那么,更可悲的是用历史认识的局限性作为规避责任的遁词,掩盖无能的饰词和主观臆断的托词。如果这样的研究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就会导致人们越来越发相信历史毫无客观性可言。
《文史通义·史德》有一句名言:“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史德亦即历史研究者的心术、学术伦理。名副其实的历史研究者必须坚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即尊重“本原历史”,重视“记录历史”,写好“陈述的历史”,不搞“戏说的历史”。
《文史通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我把和已故徐苹芳先生的这段聊天记录放在这里,也表明了我对宏逵先生《故宫营建六百年》这部新作的认可。当然其中还有许多值得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故事,留待读者以后慢慢品味,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兼容并包,温故知新,古为今用,正是这样的智慧,使得我中华文明成为一条浩荡江河,一条永不会干涸的活水。每思及此,便会对未来生出许多希冀。滔滔的文明之水,纵然几番百转千回,仍然可以听到它奔流的律动。前路之上,横亘再多的艰辛崎岖,以及无数“断绝”的判词,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然而我始终坚信,中华文脉终究不废江河万古流。
(此文原载中国报道,有删节。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故宫营建六百年》
晋宏逵著
《故宫营建六百年》从北京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出发,设计了书的叙事结构。从12世纪中期开始,金代对燕京的建设和漕运水源的开发做出重要贡献。13世纪下半叶,元代世祖开始建设燕京,1272年命名新城为大都,开启了北京城作为首都的历史。明代从1406年到1447年,完成了改造元大都为明北京的工程,其中故宫的建设就是这一宏大工程的核心。
本书从建筑学与建筑文化的角度,讲述了元明清北京城市规划的要点与中轴线的形成,故宫布局与空间艺术的特色,介绍了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后简述了故宫建筑如何能够完整地延续到今天,和我们今天是如何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对故宫进行的长期保护。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晋宏逵先生签名本,赠藏书票一枚
| 拓展阅读:
《故宫营建六百年》《故宫藏美(插图典藏本)》《故宫营造(插图典藏本)》,扫码一键购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