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
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鼓励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而林崇德
教授在《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也
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科融合的价值,将其作为学科教学
的创新点。文史结合就是将文学内容与历史相关知识
点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梳
理,剖析教学中的障碍点,利用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利用史料实证等方法,培养学
生的人文追求和家国情怀,深度构建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历史与文学深度融合的价值
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历史知识并掌握一定
的技能并不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最终
目标。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
历史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能够积极自主
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
[1]
,是因为脱离了文学
的历史就会变得乏味无趣,而脱离了历史的文学则变
成了无根之木,毫无价值。一方面,很多优秀的文学
作品都具备极高的史料价值,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
载体;另一方面,有了文学价值的历史才能够熠熠生
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史知识,激发学生的
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整合教学的实践分析
文史结合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学术传统,综观部编
版初中历史教材,很多篇章都有文史结合教学的案例。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中引用了梁
启超先生的
《饮冰室合集》
:
“华夏民族,
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用文学
作品来探究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的课后活动要求学生去查一查退避三舍、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一鼓作气、完璧归赵等成语,哪些是春秋
时期的,哪些是战国时期的。通过查询这些成语典故,
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成语故事的来龙去脉,对学
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史实和成语的寓意都有非常大的
帮助。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介绍了萧华将军和《长征组歌》的创作历程,高度还
原了红军长征艰辛的过程,讴歌了红军英勇作战、无
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
多很多,几乎在教材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见文史结合
的案例。
由此可知,文史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
的价值。但落实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
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对此,笔者以“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文
史结合教学的方法。
(一)初次尝试:呈现大量史料,创设情境
以大量的史料为主线,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历史情
境,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感受三国鼎立
形成的漫长过程。
第一次教学流程如下:
(1)用图片和史料引入教学,突出东汉后期外
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背景。从学生已知入手,既是复习,
也体现了历史脉络的连续性。
(2)通过史料阅读及观察割据示意图、人口变
化示意图,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渴望
安宁,渴望统一,由此得出第一篇章
——
人民求安宁。
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讨论什么样的人能带领人们走
向统一。
(3)分析史料,理解曹操崛起的原因,理解流
从学科融合视角例谈初中历史教学
——以“三国鼎立”文史整合教学为例
姚林
(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学校,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历史和文学都属于人文学科,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而文
史整合教学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历史学科当中所蕴含的文学素材,还能通过文学手段重现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是提高
学生历史感知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整合展开探讨,分析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
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学科融合;文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114-0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