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
区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文史资料委员会在区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协全会及省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履行工作职能,着力创新工作特色,积极服务中心大局,为我区人民政协事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现将本届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讲政治,抓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学习是提升政协委员履职水平的基础,政协委员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必须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本届以来,我们一是开展了党的十八大及其各次全会和每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专题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积极参与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查找和肃清了“四风”上的突出问题,及时改正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促进了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三是针对新一届政协委员和文史委成员变动大、“新手”多的实际,开展了人民政协理论的学习辅导,加强了对文史资料工作业务的学习,印发了文史资料基本知识材料,在政协网开办了政协文史资料专栏,促进了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学习和交流,提升了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四是注重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质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成效。文史委成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40余篇,有20余篇次被区级以上刊用,文史委成员张沛龙、唐浩、苏承喜、文家玲、田琼波、高新章等撰写的10余篇调研文章,分别在省市获奖或理论刊物采用。
二、讲业绩,抓本职,让文史工作卓有成效
征集、研究、编辑文史资料,发挥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是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本职任务。本届我们一是抓了文史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了“选题专辑化、征编程序化、队伍固定化、经费保障化、活动经常化”的“五化”机制。并收到省市政协的肯定。改变了县市区文史资料工作“没有东西可编、没有人员能编、没有经费来编”的“三难”状况,创新了“政协谋划定题、专家(编研员)领题征编、多辑同时推进,保质保量出书”的文史征编工作新模式。制定了征编出版文史资料必经的“主题论证会、专题研讨会、文稿评审会、出版发行会”等四道规范性工作关口。聘请了10名相对稳定的政协文史资料编编研员。二是抓了文史资料征编。五年来,我们征编出版了《夷陵大移民》、《夷陵姓氏大观》、《魅力夷陵》、《夷陵抗战纪实》、《全敬存与闲园诗存》和《夷陵寻古》六辑150余万字的文史资料。2012年为反映我区移民奋斗历程,讴歌广大移民传承中华民族“舍小家、顾大家”的博大胸怀,颂扬广大移民和移民工作者以及对口支援工作等共同创造的“移民精神”和不朽业绩,征编出版了《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夷陵大移民》专辑。2013年征编出版了被人们誉为“编修家谱的工具书、对外宣传交流的广告书、传承姓氏文化、传递社会正能的教科书”的《夷陵姓氏大观》,成为有史以来文史资料“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2014年征编出版了被人们誉为“我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夷陵对外宣传名片和新来夷陵工作人员的必读书”的《魅力夷陵》一书。2015年征编出版的《夷陵·点军抗战纪实》,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为我区抗战史料的收集整理做出了新的贡献。征编出版的《全敬存与闲园诗存》一书,是我区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的首辑,被誉为“一本展示高超诗艺的文学杰作和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教材”。同时,一年同时出版两辑文史资料,总字数达60余万字,这也是自文史委建立以来之历史先河。2016年征编出版的《夷陵寻古》,将曾经闪耀在夷陵大地上的大禹治水、嫘祖养蚕、湖北总庙、盘古开天等富有夷陵历史底蕴、今天尚存和人们尚记得的夷陵之“古”记载下来,传承后人。被誉为给夷陵后人赏“古”护“古”和用“古”所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善举。同时启动了“夷陵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后续征编工作。三是完成了省市政协关于《宜昌文化简史》《宜昌抗战史料》《三峡工程史料》《三线建设在宜昌》《宜昌摩崖碑刻》等在我区征集资料和组稿工作,共完成上报资料60余件,稿件50余篇,10余万字。
三、讲作为,抓团队,充分发挥专委会和编研员作用
调动文史委每名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表率作用是专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本届以来,文史资料委员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夷陵、效率夷陵、生态夷陵、幸福夷陵”的总体要求,立足本职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文史委各成员共提交政协提案31件,反映社情民意8件。其中,张沛龙撰写的《关于加强我区抗战遗址保护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关于加强川汉铁路遗迹保护利用的建议》。田琼波撰写的《关于加强电梯安全使用和管理的建议》。苏承喜撰写的《关于提高小溪塔主城区杂居小区安居水平的建议》。高新章撰写《关于将夷陵楼纳入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的建议》。黄仕明等撰写《关于加大罗家小河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建议,等8件提案分别被列为我区年度重点或优秀提案督办落实。张沛龙撰写的《宜昌城区抗战遗址应抢救性保护的建议》和苏承喜撰写的《关于发挥我区影视拍摄基地更大作用的建议》等四期社情民意分别被评为年度优秀社情民意。本职工作方面有20余人次在区级以上表彰获奖,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文史委成员、区政协常委刘爱国,在抓好自身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先后为20多个村义务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指导,为本区香龙山等村200多个贫困户捐助生产、生活物资,为雷家畈等村捐赠绿化树木,为军田坝等村筹捐基础设施资金等共计折价百余万元。文史委成员、“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高新章,为促进夷陵版画传承和发展,他义务到实验小学、樟村坪镇、官庄村等建立版画传承基地,为这一非遗项目人才培养无私奉献心血和力量,受到各方好评。同时,注重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编研员队伍作用。选聘的10位“专家级”编研员管理到位、队伍精干、作风扎实、张弛有度、各尽所能、成果累累。为本届文史资料的保质保量征编出版发挥了专家团队作用。
四、讲大局,抓配合,积极参与中心全局性工作
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全区及区政协各项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参与了每年全区开展的“三万”活动。各位委员力所能及地到联系村或联系户体察民情,对口帮扶,兴办实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之中。文史委成员、区招商局局长田琼波、区史志办主任姚圣权等分别带领本单位干职工参与联系村精准扶贫等帮扶活动。二是由文史委牵头,开展了我区住房保障工作视察、党校建设工作视察、奇石文化长廊建设视察、抗战遗址保护工作视察、川汉铁路遗址保护视察、夷陵古寨现状视察、夷陵非遗版画的保护与传承视察等,形成了部分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视察报告或社情民意,有力的促进了相关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文史委成员都参与了公益宣传、指数测评、义工值勤、社区打扫卫生等创建活动。四是积极服务和参与政协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参与了“百名委员驻百村、进百企、献百计、解百难”“四百”主题实践活动,参与了政协全会会议服务以及区直机关各项文体活动,参与了区政协及专委会、联络组开展的生态建设、文化产业、旅游项目、财税工作、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等30余项调研视察活动。五是配合做了政协机关联系村、区级领导联系点、专委会联系政协活动组的有关协调服务工作。六是配合协作宣传、统战、民政、文化等部门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和抗日将士陵园建设工作。开展了送政协文史资料下乡村、进学校、入农户活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正能量。
五、讲发展,找不足,明确新一届工作目标
这一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组织发动政协委员撰写“三亲”史料的意识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运作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发展创新。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新一届将继续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工作,在创亮点、创精品、创特色上下功夫。重点是做好我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系列和常规系列的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力争在未来五年征编出版沈刚伯、王定安、文安之、赵勉、欧阳修与夷陵等三至五个专辑。抓好文史资料委员会自身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政协文史资料写作、编研骨干队伍;发挥专委会和文史编研员一班人作用,创新工作方式,以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履行职能,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夷陵做出新的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