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人眼中,毛主席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
在人民和朋友眼中,他是平易近人的领袖;在起义将军的眼中,他是礼贤下士的楷模;而在自己的同志眼中,他则是意志坚定、精神力强的一代伟人。
而让人感觉诧异的是,这些人对毛主席的认识,似乎都或多或少和香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为何会如此呢?这就要从毛主席对香烟的驾驭说起了。
毛主席和烟的关系,可谓由来已久。
他的家乡湖南省,是一个烟草大省,很多出生于此的名人,都有吸烟的习惯。毛主席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我们现在已经不太好考证了。
但是,他在井冈山时期,吸烟量逐渐加大,却是公认的事实。当时,由于革命形势不容乐观,毛主席通宵达旦地工作,必须靠抽烟来提神。
在长征时期,毛主席对烟的需求量更大了。
而偏偏这时,也是我们党内物资供应最为贫乏的时期。毛主席有时找不到卷烟,只能抽味道更加呛人的旱烟。
有时实在找不到烟草了,他甚至还抽过一些杂七杂八的树叶。也就是在这时,毛主席学会了用手来“卷大炮”。
这种烟杂质多,味道特别重,别人抽起来难以入口。
但毛主席不仅不在意,甚至需求量还很大,每天抽上三五十只都是常事。
而到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我方的物资供应逐渐充足,八路军有了自己的卷烟厂,毛主席的吸烟量就更大了。
吸烟终究还是对健康无益,毛主席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想要戒烟却无从下手。由于长年对烟草的依赖,他已经形成了每逢思考问题必抽烟的习惯。
为了让自己的大脑能更快的运转,他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也不得不吸。
他曾经对来采访的外国友人说道:“我们的工作太辛苦了,不能不抽烟。现在你让我戒烟,对于革命是无益于事的。”
不过也确实要说,毛主席吸烟,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他的不少关键性决策,就是在香烟缭绕的环境中产生的。
不管是在延安、西柏坡挥斥方遒,还是在北京城坐镇指挥抗美援朝,毛主席总是能从自己那充满浓烈烟草味的小屋中,总能传出一个个正确的命令,指引人民军队一步步取得胜利。
毛主席吸烟,除了思考的需要外,还有社交属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将社交生活化的民族,嬉笑怒骂、一餐一饭都是社交场合。
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互相敬上一支烟,也是一种礼仪。毛主席在工作之余,总是喜欢去人民中间看看。
有的时候大家聊得比较投机了,毛主席就会给别人发烟,或者吸上一支别人递过来的烟。这个小小的动作,总能瞬间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而在毛主席的一生中,还发生过几个“吸烟社交”的小故事。
1927年,毛主席开始在湖南、湘潭等5个县城开展农民运动。
这期间,他经常去田间地头,和农民展开互动。农民们知道他爱抽烟,于是就用当地的特产“叶子烟”来招待主席。
这种“叶子烟”主席很喜欢,几乎是来者不拒。在吞云吐雾之间,毛主席不仅过了瘾,还拉近了与农民们的距离。
抗战时期,延安成为了革命圣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分子、社会名流来到这里。其中的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总是希望能拜会毛主席。
毛主席虽然日理万机,但仍然愿意挤出时间来和他们谈话。有的时候,大家一谈就是三四个钟头,气氛十分融洽。
而每当聊到高兴时,毛主席总是会习惯地请客人抽烟。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老教授来见毛主席。
双方谈话时,毛主席习惯性地打开烟盒,让对方吸烟。可不巧的是,此时的烟盒中仅剩下了一支烟,宾主双方都不好意思享用,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了。
此时,毛主席突然做了一个“惊人之举”。
只见他用手轻轻一掰,将一支烟掰成了两半,然后很自然地一伸手,将其中的一半递给了对面的老教授。
老教授此时,不仅为毛主席的简朴钦佩不已,还为对方的平易近人而惊叹。从此后,他在延安踏踏实实搞研究,为边区的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毛主席的“吸烟社交”,不但让友人惊叹,还让一些当年的对手心悦诚服。
郑洞国将军,曾经是中国驻印军的司令官,为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但同时,他也是个顽固的人,对蒋介石十分愚忠。
在辽沈战役中,郑洞国困守长春,结果因为国民党第60军起义而不得不放下了武器。
这之后,他有了一个起义将领的身份,获得了作家的优待,甚至还成了文史专员。但是,他始终放不下忠于蒋介石的念头,在日常工作时总是提不起精神,甚至还说准备告老还乡。
1954年的一天,郑洞国接受毛主席的邀请,到菊香书屋做客。
郑洞国也是见过风浪的人,但是面对毛主席时仍不免紧张,面色显得十分地不自然。
毛主席哈哈一笑,十分和蔼地询问道:“郑将军,抽烟吗?”
郑洞国赶紧回答道:“抽”然后就伸手,从面前的烟盒里拿出了一支烟。
此时,毛主席十分自然地划着了一根火柴,用手一拢,伸到了郑洞国的面前。
郑洞国没想到,毛主席会亲自给自己点烟,于是赶紧伸过头去,把香烟点着。
毛主席的动作虽小,却让郑洞国受宠若惊。
他戎马半生,自认为啥都见过了。但是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他又何曾见过上级给下级点烟的场景?尤其毛主席还是一国元首,就这样给自己一个败军之将点烟,怎么能不让他感慨万千?
而且,郑洞国从毛主席和蔼、自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这并非主席的刻意为之,更不是给自己的特殊待遇。
后来郑洞国了解到,毛主席经常亲自给到他这里做客的人点烟。这让郑洞国不禁联想到,蒋介石能否做到如此的平易近人呢?
他越是思索,就越感觉到了毛主席的伟大。从此之后,他慢慢放下了对蒋介石的愚忠,开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工作。
毛主席与香烟的故事,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不过,吸烟太多有害于健康,这一点连毛主席自己也很清楚。而他戒烟的故事,让人看到了他精神力的另一面。
毛主席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戒烟的,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不过,一位曾经在延安采访过他的美国记者,曾经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毛主席曾经戒过烟,但是却失败了。”
由此可见,毛主席的第一次戒烟,应该是在1936年前后。
这次戒烟之所以会失败,自然还是因为毛主席的工作实在太忙,必需要香烟来帮助自己提神。
1953年,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自己的别墅中去世了。
在此之前,斯大林的身体一向健康,所以很多人都对他的死因给出了假设。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那从不离手的烟斗,毁掉了他的健康。
在一次访华活动中,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对毛主席说,如果斯大林能够遵医嘱而戒烟的话,他可能还不至于离开得这样快。
伏罗希洛夫的话,让毛主席有所触动。从此之后,他又一次戒烟了。
但是此时,国内外的形势仍然复杂,毛主席为了激活自己的大脑,只能在戒烟十个月后又开始抽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他已经感觉到,平时那些呛人的香烟有些“吸不动了”。稍微多吸几口,他就会咳嗽不止。戒烟对这位领袖来讲,已经势在必行了。
此时,李先念给毛主席推荐了一种新式的“雪茄”。这是四川什邡卷烟厂的工人们,特意为毛主席定制的一款产品,其中加入了部分中药的元素,毒性有了大幅减小,入口也更加绵柔。
毛主席试着吸了几天,结果感觉不错,不再咳嗽了。
于是,这种特制的雪茄,就成了毛主席走向最终戒烟的一个过渡产品,帮他支撑了5年的时间。
当然,改抽“雪茄”后,毛主席也曾经提出过问题。这种雪茄很容易受潮,而一旦受潮,味道立刻就变得浓烈起来,呛人辣口。
有一次在北戴河,雪茄受潮了,毛主席又有了那种“吸不动”的感觉,于是他再次提出要求,希望工作人员给想想办法。
后来,有人制作了一个带有白炽灯管的烤烟箱,还加上了一个能中和尼古丁毒素的烟嘴。这一下,毛主席抽雪茄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1974年,毛主席开始了自己一生的最后一次戒烟。这一回,他的决心很大,为了顶住诱惑,他让人将香烟、火柴等东西从自己的卧室中移走。
不过,对于一个持续吸烟几十年的人来说,贸然禁断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那段时间,毛主席的精神十分萎靡,反应也变慢了。
有的时候,他实在想了,就会拿起一支烟,在鼻子底下嗅一嗅,但是绝对不点燃。
周总理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他看到毛主席戒烟戒得如此痛苦,就劝他不要太过决绝,而是可以考虑先减量,循序渐进地戒烟。
如果实在熬不住,吸一支也无伤大雅。但是,毛主席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选择用最刚猛的手段戒烟。
这一次,毛主席成功了。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两年中,毛主席彻底远离了香烟。
人们都说,毛主席一生有三大爱好:游泳、读书和抽烟。抽烟是公认的不良习惯,而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生都并未被这个不良习惯所俘虏。
在战争年代,他需要香烟帮助提神,因此才会烟不离手;而当和平到来,他不再需要尼古丁的刺激时,毛主席又会果断地戒烟。
香烟,从来只是他的工具而已。这种超凡的驾驭能力,和毛主席的意志力一样,都让人惊叹。#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