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冕《墨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
王冕是元朝后期杰出的画家,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在绘画史和文学史上都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是,关于他的生平,历来存在争论。
目前流行的对王冕形象的塑造是以《儒林外史》中关于王冕的描写为蓝本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该书第一回(楔子)叙述王冕的故事,此人一生隐居农村,蔑视功名富贵,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绘画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是一个高大的遗世独立的隐士形象,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此书第一回的题目是“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很清楚点明“楔子”的故事是“借名流”来陈说全书的宗旨。王冕是吴敬梓着意塑造,用来寄托自己理想的人物。这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典型,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王冕。
王冕像
关于王冕的早期传记有两篇。一篇是徐显《稗史集传·王冕传》(《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一《史部传记类存目》收“《稗传》一卷”,即《稗史集传》。下文称徐《传》),此书常见有《历代小史》本;一篇是宋濂的《王冕传》(下文称宋《传》),见《宋文宪公全集》卷二七,常见有《四部备要》本。徐显和宋濂都与王冕同时代。《稗史集传》记载的都是元代浙东的人物。《四库全书总目》根据书中记载认为徐显“当为绍兴人、而寓于姑苏者也”,从传文可知,他与王冕相识。宋濂是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元末浙东有名的儒生,后来成为朱元璋的文学侍从,明初受命任《元史》主编之一。浦江与王冕的家乡诸暨相邻,他虽然没有直接与王冕交往,但听到很多关于王冕的传说(至元十九年[1359]王冕到婺州投奔朱元璋时,宋濂亦在婺州朱氏幕府中,但从现有文献来看,两人并无交往)。也就是说,这两篇传记都是研究王冕的原始资料。后来清修《明史》,将王冕收入卷二八五《文苑一》,内容大体上是将宋《传》删削而成的,个别地方采用了徐《传》的记载。严格来说,王冕死时元朝尚未灭亡,他应该入《元史》。王冕有诗集《竹斋诗集》传世(《竹斋诗集》有邵武徐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寿勤泽《王冕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不少诗篇记录了他的活动,反映了他的追求和理想。此外,元明之际不少文献中也有关于他的内容。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大体了解王冕的真实面目。
二
王冕,字元章,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元代诸暨州属绍兴路。徐《传》说王冕“父力农,冕为农家子”。宋《传》则说他: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这一段记载,应该就是《儒林外史》中王冕牧牛故事的源头。但是,王冕在一首题为《自感》的诗中写道: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周岁会言语,大小相引呼。摇头却梨栗,行行不须扶。三年离怀抱,已知亲与疏。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五六渐精爽,气貌与众殊。怡怡浴仁化,喜听论之乎。八龄入小学,一一随范模。厌睹诡谲行,不读非圣书。宗族惊我异,父母悯我孤。宾客皆回头,指为汗血驹。(《王冕集》卷中。以下引用王冕诗,均见《王冕集》,不一一注出)
从诗中王冕自述来看,他应是文人士绅家庭的子弟,全没有“农家”“牧牛”的影子。徐、宋两《传》和《自感》差别如此之大,令人诧异。我以为徐、宋不会无中生有,比较可能的是王冕后来热衷于社会活动,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因而有意回避了自己出身农家的事实(有趣的是,王冕写过一首《耕读轩》,描述一个牧牛少年,且耕且读。可以和小说中牧牛故事对照)。
《儒林外史》将王冕描绘成无师自通的天才,不仅在绘画上自学成才,而且“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他谢绝官场的邀请,不肯出去做官,在农村安身立命,“吟诗作画,奉养母亲”。这些描写,是过于理想化了。王冕在当时有“狂士”“狂生”之称,有些举动,如驾牛车过市、穿古冠服等,确实惊世骇俗,与众不同。但实际上,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士,甘于寂寞,而是很有抱负,很想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宋《传》说他:“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徐《传》说他:“读古兵书,有当世大略”,“君生于衰世之下,而能旁薄万古,傲睨一时。其言曰:‘子房志于报韩,孔明志于兴汉,志虽正而心则狭。志于生民者,其惟伊、周乎?’”伊是伊尹,吕是吕尚,周是周公旦,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称道的治理天下的名相。王冕以他们为自己的榜样。王冕在《自感》中说:“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唐、虞是儒家艳称的三代盛世。可知他是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
元·王冕《南枝春早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要想政治上有所作为,不能不面向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能不和官场打交道。《儒林外史》中,王冕谢绝和官场的任何联系。真实的王冕并非如此。徐《传》、宋《传》提到的与王冕来往的官员便有王艮、申屠駧、宋子章、泰不华等人。这从王冕存世的诗作中可以得到证实。王艮也是诸暨人,曾为江浙行省检校,以淮东宣慰副使致仕,死于至正八年(1348)。王冕有《悼止斋王先生三首》,其中第一首有“休致归来与世违,平生所有未全施”“论道端然见周召,得时元不下皋夔”句,将他和古代名相相比,惋惜他未能受重用。泰不华是蒙古人,进士及第,曾任绍兴路总管、秘书卿。徐《传》、宋《传》都说王冕到大都时住在泰不华(达兼善)家。此人死于征讨方国珍的战争中,王冕有诗《悼达兼善平章》:“老我未能操史笔,怀思时复动哀歌。”申屠駧进士及第,后至元五年曾任绍兴路推官,后为福建廉访司佥事。王冕与申屠駧交往最密切,《诗集》中赠答的诗有七篇之多。宋文瓒,字子章,后至元六年绍兴路总管,至正二年迁山东盐运使。王冕诗《喜雨歌为宋太守赋》《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正是宋氏任路总管和升迁时所作,可知王冕与这位家乡的父母官交情匪浅。除了上面几位之外,王冕还有不少“送”官员的诗作,如《送宇文子贞》,宇文公谅,字子贞,元统元年进士,曾为余姚州同知、摄会稽县事;余姚州、会稽县都隶属于绍兴路;《重午次韵敬常叶公》,叶恒,字敬常,曾任余姚州判官、国子助教;《送沙德润之鄢城》,沙德润是哈刺鲁人,进士及第。王冕诗中说:“至今吾乡诸父老,去思剧口谈公好。”可知此人曾在诸暨州或绍兴路任职,后迁郾(鄢)城达鲁花赤,王冕作诗送行。如此等等,在诗集中随处可见。可以看出,王冕与家乡的许多地方官员,来往频繁,完全不是《儒林外史》中描写的那样清高,将官场中人完全拒之门外。
在元朝现实生活中,处于四等级最下的“南人”(元朝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级),在政治上受到种种歧视。南方的文人出路有限,很难进入仕途。元代中期恢复科举取士制,中选后便可得官,江南士人纷纷应试,趋之若鹜。王冕既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自然要参加科举。徐《传》说王冕“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宋《传》说王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前者说“一试”,后者说“屡应”,轻重不同,但可以肯定王冕曾经参加进士考试。同时代的诗人王逢说:“冕,会稽狂士,少明经,取科第不中,遂放旷江海间。”(《题王冕墨梅》,《梧溪集》卷五,《知不足斋丛书》本)王逢生活在上海(今上海),可知王冕应试时人皆知。宋《传》说王冕是绍兴大儒韩性的学生,“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此事无其他记载可以印证。韩性是绍兴有名的经师,“延祐初,有诏以科目取士,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负笈而来,以文法为请”(黄溍《安阳韩先生墓志铭》,《金华先生文集》卷三二)。元朝科举三年一次,每科进士定额三百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江浙行省(包括今江苏南部、安徽东部、浙江和福建)南人每科只有二十八个名额。而且元朝共开十六科,只有一科满额,其馀十五科都缺额,也就是说江南中举人数极其有限。江浙地区文化比较发达,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多,竞争特别激烈。王冕的应试,以“不中”告终,这是大多数士人的必然结局。
科举这条路走不通,还有一条途径。元代后期,江南的儒生、文人,纷纷前往大都,几乎成了一时风气。例如庆元(今浙江宁波)著名诗人、哈剌鲁人廼贤,婺州(今浙江金华)名士王袆都曾北上。他们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奔走于朝廷的权贵和官僚门下,希望自己的才艺(诗文、书画)得到赏识,借以提高社会地位,甚至博得一官半职。王冕《送人上燕》的诗中有“丈夫固有四方志,壮年须作京华游”“得时便觅好官归,行道当依圣明主”,实际上写出了自己的心情。王冕不但到大都,而且还到过元朝的夏都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如“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即事》),“打围阵合穹庐转,警跸声传御驾过”(《漫兴》),见识了塞外风光,写下了不少有关游牧生活的诗篇。但是这条途径同样也是崎岖的。无论在大都或上都,王冕都没有得到进入仕途的机会。“我生值数奇,长年但奔走”“凄凉有谁知,辛苦只自受”(《历枣强县》),北行使他对朝政的腐败、经济的凋敝、百姓的穷苦有所了解,意识到“天下将乱”。碰壁失意之馀,他就决心南归了。王袆、迺贤的遭遇也是一样,他们先后都相继回乡。
三
王冕是在至正八年回到江南的,“归来每爱陶彭泽”(《次申屠子迪韵》),“漂泊殊无定,归来得暂安”“寄言彭泽宰,出仕不如归”“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山中杂兴》)。“彭泽宰”就是陶渊明,“桃源记”就是寄托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名作《桃花源记》。显然,回家以后,他决意要效法陶渊明当隐士了。徐《传》说,王冕在绍兴“买山一顷许,筑草堂,读书其中”,宋《传》所记更具体:“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馀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但农田树木大概不会自己耕作,他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卖画:“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因此生活并不困苦,实际上他已成为地方的名流,徐《传》说:“好事者多载酒从之。”应是事实。
南归后不久,至正十一年便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江南自此连年处于动乱之中。徐寿辉、陈友谅占有长江中游的湖广、江西,张士诚占有长江下游的浙西(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方国珍占有浙东的部分地区。兴起于淮西(今安徽江淮地区)的朱元璋,至正十五年渡江取江东(今江苏西部和安徽东部),逐步扩大势力。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占婺州(今浙江金华),改名宁越府。十九年正月,朱军攻克诸暨。此时,王冕与朱元璋有了关联。
宋《传》说:“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宾幕府,授以谘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后来明朝官修《明太祖实录》记,己亥年(1359)“上在宁越时,儒士许瑗、王冕来见,上问以时务,各应对称旨。乃留瑗等置幕府,以冕为谘议参军。冕,绍兴人,慷慨有大志,通术数之学。元未乱时,尝走京师,阴与人言‘乱且作’,人以为狂。又尝仿《周礼》著书一编,曰:‘吾未即死,持此以献明主,可致太平。’及为谘议参军,自以为得行其志。未几,发病卒”(《明太祖实录》卷七,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影印本)。《实录》所载,显然主要依据宋《传》。另有朱元璋幕僚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早期活动,其中说:“绍兴儒士王元章能作梅,来金华见太祖,甚待之,曰:‘我克绍兴,着你做知府。’赐衣服遣回。”(《国初事迹》,《借月山房汇钞》本)可见,根据朱元璋一方的记载,王冕投靠朱元璋,得到赏识,但很快便因病去世。
关于王冕此时的动向另有两种不同的记载。徐《传》说:“岁己亥,君方昼卧,适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惊,重其名,与君至天章寺。其大帅置君上坐,再拜请事。君曰:‘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汝能为义,谁敢不服;汝为不义,谁则非敌?越人秉义,不可以犯,吾宁教汝与吾父兄子弟相杀贼乎?汝能听吾,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即速杀我,我不与若更言也。’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为之具棺服,敛之。葬山阴兰亭之侧,署曰‘王先生墓’云。”这段记载中的“外寇”就是朱元璋军,“大帅”所指应该就是朱元璋。从这段记载来看,王冕是被迫的,但王冕到达朱元璋处很快便病死,则与宋《传》和《太祖实录》是一致的。
此外还有徐勉之《保越录》的记载。朱元璋军攻下婺州后,便进攻越州(今浙江绍兴)。这时越州为张士诚部将领吕珍占据,双方发生激烈的战斗。十九年五月,朱军退走。事后徐勉之作《保越录》,详细记录此次战争的经过。其中提到了王冕:“郡人王冕,字元章,负气偃蹇,居九里山中。敌军至,民皆避兵入城,冕独不入。敌军执而欲杀之,自言善韬略兵机,得以不死。敌将谢同佥等资之偕行,至婺州,领见敌主于军门,献所自定官制书,陈说攻取方略。敌主大悦,即授以重任,命赴军前督众,攻取绍兴。复治攻城之具,又定决水之策,画图本以示诸将。”朱军“用王冕之计”,绝张军粮道,但以失败告终,“人马亡散甚多,颇归咎王冕,由此疏之”(《学海类编》本)。《保越录》作者完全站在张士诚一边,为吕珍歌功颂德,立场是很鲜明的。
徐《传》和《保越录》的作者,称朱军为“寇”为“敌”,都站在对立面,正好与朱元璋一方的记载互相参证。可以发现,各方记载在最基本的事实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至正十九年,王冕在婺州见到朱元璋,不久王冕便去世(《保越录》只说“归咎”王冕,再没有提到王的活动)。但各方记载有几点是不太相同的。一是徐《传》和《保越录》都说王冕为朱军所俘,然后送到婺州。宋《传》和《太祖实录》都没有讲王冕投奔朱军的经过。二是朱元璋一方记载说授王冕为谘议参军,并许以绍兴知府一职。《保越录》说“委以重任”,可以理解为任职。只有徐《传》没有提及任职之事。三是《保越录》说王冕曾为朱军攻越州出谋划策,但以失败告终。其他记载中均无此事。我们可以稍加分析。关于第一点,从徐《传》和《保越录》来看,在朱军进攻时,王冕留在家中不走,不入城躲避,说明他已有归附朱元璋的想法,所以才会同意在朱军护送下从诸暨前往婺州。也就是说,王冕应是自愿投奔朱元璋的。关于第二点,徐《传》说“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实际上已透露了王冕受朱元璋重视的消息,但徐勉之视朱军为“寇”,要维护王冕的清高形象,“卒能使暴戾之寇,格心起敬,浩然之气,至死不衰”,因而有意掩饰,抹去接受官职的事实。关于第三点,越州之战朱军失利,朱方有关越州之战的记载都很简单。《保越录》的记载过程很详细,可信度很高,完全没有必要捏造王冕的活动。据徐《传》,王冕在应试失败后“益读古兵法”,显然以此自负。朱元璋授他官职,许他为绍兴知府,他积极为攻城出谋划策,是合乎情理的。同时代诗人张宪在《天香阁观王元章梅次其所题诗韵》中写道:“君不见梅花艇子浮如萍,浮遍鉴湖八百里,胡为送死将军营。呜呼,胡为送死将军营。”(《玉笥集》卷六,《粤雅堂丛书》本)鉴湖在绍兴,诗中“送死将军营”显然是对越州之战而言。王冕应死于此战。
四
上面我们根据现有的比较可信的资料,试图勾画王冕的基本面貌。他擅长绘画,而且在政治上颇有抱负,与官场来往甚密,参加过科举考试,又曾到大都活动。处处碰壁后,回乡过隐居生活,以卖画为生。后来投奔朱元璋,但很快便病死,未能有所作为。这样的王冕,和《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是很不相同的。其实,王冕的生活道路是元代后期江南文人带有相当普遍性的形态。
元·王冕《寒梅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初,江南绝大多数文人士子都站在元朝政府一面,反对起义军。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浙东的刘基。王冕的立场也是鲜明的,“一说妖氛起,生民欲断魂。村墟空壁落,市井变营屯”“山河空板荡,民物竞萧条。白首思无策,甘心学野樵”(《漫兴十九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统治摇摇欲坠,江南逐渐为各种军事集团所瓜分,形成多方割据的局面。江南的文人士子不得不为自己寻找出路。
这里我们有必要讨论“乱世”的概念。“乱世”是社会分崩离析、改朝换代的时代,是大多数人难以依照原来方式生活的时代。陶渊明不想做官,辞职回家,还可以饮酒、赋诗、赏菊,这样的时代似乎还不好称之为“乱世”。元末动乱是真正的“乱世”,是文人想当隐士而不得的时代。“处处言离乱,纷纷觅隐居。山林增气象,城郭转空虚。”(《漫兴十九首》)动乱之初,城中人都跑到农村“隐居”躲避。但时间一久,农村、山林也难逃兵火。兵荒马乱之际,人可能被饿死,也可能在乱军中被杀死。有一定名望的人,如果要想生存,除非自己搞武装、拉山头,否则各路英雄会找上你,请你出山,共图大业。如果你不肯出山,很可能就此丢掉性命。元朝末年,江南各地文人的处境就是这样。
朱元璋渡江以后,礼贤下士,到处招揽文人、士子,有名的如秦从龙、陈遇、陶安、朱升,先后加入他的队伍。朱元璋亲自到朱升家,访问大计,请他出山。朱升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对朱元璋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朱元璋攻下婺州,“命二骑士赍令牌遍告军中,曰:‘勿杀人,勿掳妇女,勿烧房屋,违者依军法斩。’兵不离伍,市不易肆,开仓赈济贫民”(《国初事迹》),还下令重开郡学。这些措施,在动乱中很有号召力。一时文人、士子,纷纷来归,上述宋濂便应聘为郡学的经师。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王冕,想做一番事业,看到了机会,前去投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保越录》说他向朱元璋“献自定官制书”,应即宋《传》所说仿《周礼》写成的想要“持此以遇明主”的著作。可惜的是,他过早病死,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想说明一点,王冕是元代杰出的画家,但他最为人称道的艺术成就,不是画荷花,而是画梅、竹,特别是梅花。元代画史《图绘宝鉴》说:“王冕,字元章,会稽人,能诗。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凡画成,必题诗其上。”(夏文良《图绘宝鉴》卷五《元朝》,《津逮丛书》本)元末顾瑛说:“好为诗,尤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自元章始。”(《草堂雅集》卷一四,杨镰等整理,中华书局,2008)传世的王冕画作,最著名的有《墨梅卷》《南枝春早图》(即《墨梅图》)等。元末明初,江南许多诗人都有为王冕题画之作,几乎都是题梅,没有一首提到荷花。王冕自学成才画荷花,人人皆知,这又是吴敬梓的功劳,并非事实。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9年第11期“人物春秋”栏目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19《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一、去往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27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