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门保卫战,中共中山县委统战工作建奇功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山县委在综合分析中山各派政治力量和倾向后,按照“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最反动的、最顽固的分子”的斗争策略,团结、争取县长兼县守备总队总队长张惠长,中立袁带,孤立林卓夫、吴康楠等顽固势力,揭露他们的反共阴谋,缩小其政治影响。这一斗争策略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挫败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逆流、推动中山的抗日斗争起了很好的作用。
▲孙康(1906—1996),中山沙边村人。1937年8月,中共中山县委重建,孙康任县委书记。1939年,中共中山县委主动与国民党中山当局合作,共同守卫横门。
▲张惠长(1889—1980),张家边大环村人。1937年10月任中山县县长,接受中共联合抗日的主张,担任抗日救亡群众团体抗先队总队长,并领导中山守备队抗击日军侵略。
1938年11月,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以下简称“抗先”)筹备成立中山县队。为争取国民党当局开明士绅和上层人士参加抗日,中共中山县委决定推选张惠长为抗先中山县队队长。此举获得国民党中山县政府和张惠长的同意,张惠长还同意每月拨出法币100元作为抗先经费。1938年12月9日,即“一二·九”运动爆发三周年之际,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成立。全县队员发展到3000多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抗日团体,也是全省抗先人数最多的县队。
▲第一次横门保卫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山文史》第47辑《中山抗战初期史料考述》)
1939年7月24日上午8时,日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在横门沿岸登陆。横门位于珠江口西南面,包括横门岛、横门口、横门水道,距石岐25公里,是珠江出海口八大门之一,也是中山县水上交通的咽喉。面对日军的进犯,中共中山县委主动同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合作,共商保家卫国大计。县委副书记梁奇达撰文《紧急声中保卫中山的任务》,号召群众起来抵抗侵略者。中共中山县委和四区区委领导的武装集结队、别动队在指导员谭桂明、副队长杨木的带领下上前线协同守备队作战。中共中山县委以抗先的名义,以县、区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为骨干,成立横门前线抗日支前指挥部,总指挥孙康,组织部长叶向荣,宣传部长阮洪川,总务部长欧初,在各区紧急动员了1000多名抗先、妇协会员,组成宣传队、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等开展紧张的支前工作。张家边、大环至珊洲坑、李屋边一带的群众甚至妇女也纷纷主动加入战地后勤服务。
▲1939年7月27日《大公晚报》香港版报道中山县第一次横门保卫战。
1939年7月24日,日军一部曾占领横门岛上的七坎、马鞍山、矮山;另一部登上横门沿岸部分地域。中山抗日军民英勇战斗,至下午将敌击退。次日,敌数百名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驻军横门的中山守备队防线发起7次进攻,仍不得逞。26日,敌军铁拖、舰艇增至20多艘,仍以飞机大炮掩护,分兵向猪乸咀、芙蓉山、玻璃围三路进犯。驻芙蓉山守备队伤亡惨重,第七中队被冲散,弃守猪乸咀防线,罗得标中队被困,敌军占领了仰天螺,包围瑞生围。27日,县长张惠长亲赴前线指挥守军反攻仰天螺、瑞生围,集结队、别动队积极配合。7月31日下午4时,敌军突然出动多架飞机,向处于第二道防线的二洲、大王头、大环、小隐等处轰炸,以猛烈炮火掩护其在沿岸的步兵撤退。是役,日军伤亡近100人,一艘运输舰于玻璃围附近水面触雷沉没,在全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横门保卫战首战告捷。
▲第二次横门保卫战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山文史》第47辑《中山抗战初期史料考述》)
1939年9月7日至20日,敌军再犯横门,炮轰芙蓉山、玻璃围,摧毁沿江工事,复以飞机掩护敌兵登陆,先后占据白米山、大尖峰、东利涌、灰炉涌、大王头、横山、下旗山、玻璃围、珊洲等地。中山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共御外侮。驻守横门的中山守军英勇奋战;抗先队员和妇协会员结队赶赴前线服务;横门一带妇女主动助士兵炊事。横门前线抗敌守军兵力虽有所加强,但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苦战数日,予敌较大杀伤后,便退出横门前线。13日,敌兵千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犯三仙娘山,守军与之激战至下午3时,毙伤敌兵200余名,为横门作战以来最大之战果。
▲关晃明(1919—1939),首位在中山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共产党员,时任第一游击区司令部(驻中山)政训室所属政治队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1939年9月14日,在第二次横门保卫战中,关晃明带领运输队为守军运送粮食,遇敌空袭,为掩护队员英勇牺牲。
14日,敌军以1500余人再犯三仙娘阵地,并轰炸沙边、张家边、窈窕、大环、西桠、江尾头等乡。中山守军苦战至下午2时,一直坚持战斗,并击落敌机一架。15日起,守军分向珊洲、下旗山等敌军据点反攻,毙伤敌兵十余名,缴获无线电机一台。20日,敌军出动1500人,以飞机十余架助战,进犯小隐、大环,继分三路犯江尾头。该线守军守备第九中队士兵在共产党员缪雨天的率领下奋勇抗战,击退敌兵4次冲锋,先后夺回大环、小隐、黎村、二洲等据点。日军失利后不敢恋战,于下午5时30分后留下一部在大王头设营固守,大部分兵力撤回海上。此次苦战14日,全县军民合力抗击来犯之敌,又获得横门战斗的第二次胜利。
两次横门保卫战获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人民抗日的斗志和信心,拉开了中山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
图文来源:《挺起钢铁的脊梁——大革命及抗战时期中山红色故事》《抗战烽火 中山记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