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1946年10月,史语所图书馆在李庄板栗坳田边上。
董作宾在《平庐文存》上撰文介绍过这座图书馆:这是第一院,是山村入口的第一所,且是一所最大的房子。大门是一排九间,门内大厅也是一排九间,中间的七大间是汉籍书库,这无疑的要算大后方惟一的文史图籍最完备的图书馆。
再后一进是西籍书库,还有些善本书分存第三院。
这里共有中文书十三万多册,西文书一万多册,中外杂志二万册。
因此,除了史语所同仁阅读之外,许多有关系的机关团体,都有人在这里研究参考。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有四位研究生侨居读书;社会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也常有人来借书或阅览;南开大学的研究员、东北大学的研究生、中英庚款委员会补助的研究人员,都曾借住读书;还有四川大学的毕业生,自费前来读书,完成他私人的著述。
傅斯年建设史语所图书馆,重视收罗各种新材料,如殷墟发掘的甲骨文、陶器、青铜器,故宫接手的明清档案和南京存放的古籍善本,以及一大批西文书。
古镇李庄 /王荣全摄
北大史学系毕业的张政烺曾任史语所图书管理员多年。
他回忆:他(傅斯年)对图书工作要求很严格,单就购书而言,规定买书不能重复,即使书名不同,内容重复的也不能买,但又不能遗漏有用的资料。
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是对所藏图书心中有数。
为达此目的,我尽快掌握所内藏书的种类和图书的内容,督促自己在短期内多读书,从历史典籍、各家文集、笔记、天文历算、农业、气象、方志,到古代戏曲、小说、俗文学等;从传统小学到甲骨、金文、碑刻、陶文、玺印、封泥、古文字、古器物图录及各家论著等,无所不读。
在南京的那一年里,掌握了所内藏书的家底,也锻炼了记忆力和辨析力,重点图书的内容几乎能背诵出来,自然在实现傅所长采购图书的原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
购书时我注意选择那些经济实用的好书,让一定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傅斯年(左一)与陶孟和(左三)等
日本侵华,为毁我文化,“有意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
南开大学于1937年7月30日遭到日军炮击,图书馆被炸。
北京大学南迁,图书及馆内设备陷落北平。
清华大学图书馆先行运走的图书存汉口,运重庆,至昆明,迁徙转运途中,大多毁于敌机轰炸。
1938年年初到了昆明,西南联大的中外文图书总数只有48000册。
傅斯年早有预见。“七七事变”爆发,即安排加紧整理图书。一周之后,将珍贵的中西文图书杂志昼夜挑选,装箱运赴南昌。至8月间,所有图书装妥为321箱,分三批运至长沙。
1937年年底,又移运重庆。
1940年年底,日机轰炸昆明,史语所迁徙四川。
上百人的机关成建制地搬迁已很困难,更难的是上百吨文物书籍的转运。
傅斯年求助妻兄、老友、兵工署署长俞大维。
10月8日,傅斯年致电朱家骅:“俞部长将通行事全核准。乞电谢。移费承热心设法,同仁均感。人及物均已开始移运。”
史语所图书馆,吸引着莘莘学子。
跟随傅斯年去李庄读完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的邓广铭写道:“1940年冬,昆明常有敌机轰炸,傅先生决定把史语所迁往四川……
我跟傅先生去,除了想求得他指导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北大、南开、武汉大学南迁,都没有带图书资料去。
后方南迁的,只有史语所带了个图书馆,大家都要利用它的图书资料。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我就在那里完成了一系列关于宋史的论文、著作。”
1945年9月22日,美国大使馆文化专员费慰梅与英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捷因参观史语所,董作宾接待了他们。
费慰梅专门注意到这座图书馆。
她写到:当我们走过三英里进山的石头路,来到一处风景如画的农舍群。
穿过几个院落,进入一所靠里的外表奇特的建筑物,在那里发现一个出色的中文图书馆,而且它还有英文、法文、德文和日文关于亚洲考古、历史和发掘的珍稀而重要的出版物时,真是再惊奇不过了。
这个中央研究院图书馆保存了好几位逃难者的生命,其中包括徽因和她的小叔子梁思永,他是一个有名的考古学家,因肺结核而卧床四年,由于读书和写的东西有人阅读才在此期间保持高涨的情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