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大运河成就淮安的古风今韵

大运河成就淮安的古风今韵

大运河成就淮安的古风今韵传统手工艺 淮扬菜:淮扬菜系盛行于我国明、清的四大菜系之一,于明末清初形成流派,与川、粤、鲁菜齐名。古代淮扬菜产生、流行在淮安、扬州、镇江一带,其形成与运河城市的繁华

淮安文史资料_淮安文史_淮安文史资料总目录

江苏宝应 大运河上的运沙船

季祥猛 范成泰

河、漕、榷等官衙遗存

明清漕运及各级河道官衙都驻节淮安,商贾云集,建筑鳞次栉比。漕运总督部院遗址:明陈瑄督运,在淮安建立督理漕运总兵府。景泰二年(1451年),设总督漕运部院于淮安,为全国最高理漕机构,直到1905年裁撤。全国漕运指挥中心驻淮安长达500余年,明清两代共有237位漕督在此理漕。漕运衙门房屋共达223间,清末在此设陆军学堂,后被日机炸毁。现存大堂、二堂遗址,遗址上有石宫墩、石鼓、门榫等文物,保存较好,已建成漕运总督部院遗址公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淮安区漕运总督部院遗址上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漕运专题博物馆。

钞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设户部钞(榷)关于板闸,盘验商船货物并设卡收税,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裁撤。钞关尚存码头、驳岸、旗杆等物,沿运河分布,长达400米,现为淮安市级文保单位。

淮安府衙:淮安府衙位于淮安市楚州区东门大街和北门大街交会处,是运河沿线仅存的明、清府衙,与南阳府衙并称为全国两大古代府衙。淮安府衙与总督漕运部院遗址、镇淮楼等建筑位于同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代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姚斌改建为淮安府衙,直至清末,今存府衙大堂、二堂和西库房等。大堂抬梁式,硬山顶,面阔7间26米,进深6柱14檩18.5米,高10米。2004年9月,大堂、二堂修缮一新并对外开放;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修复两侧六科用房及仪门。

淮安区运河段的古城镇

淮安区古城:古城由老城、新城、夹城三部分组成。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由淮阴县析置射阳县,三国时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在今楚州置山阳郡、山阳县。隋开皇元年(581年)设楚州于淮阴县,十二年移治山阳。隋、唐直到南宋末楚州都治于古山阳旧城。元末,义军张士诚部将史文炳驻淮安,于北辰镇筑土城,明洪武年间淮安守将时禹增筑并改为砖石城,是为新城。明嘉靖时守将为抗倭,连接新、旧城筑夹城,形成我国少有的“三联城”奇观。淮安因有砖城,清末,捻军攻淮安城,未克,古建筑得以保存,故有“铁打的淮安城”之说。新中国成立后,砖城全被拆除,仅存旧城东城墙遗址和西城门遗址、新城城门楼等3处遗存,均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淮安区城区今为淮安市的人文中心区。城区有淮安府衙、周恩来故居两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还有建于晋代的文通塔、北宋的镇淮楼及金天德三年(1151年)铸的铜钟等省级文保单位,并有众多名胜古迹。

河下古镇:河下古镇历史悠久,位于古末口旁,古名北辰镇,因运河而兴,因处于黄(淮)河、运河(堤)之下而得名。隋、唐、北宋时已是商贸繁盛、文化发达之地。唐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建有天兴观,规模宏大,后曾多次重修,解放后拆建为河下小学,今仅存偏殿60余平方米,是淮安历史上的著名道观。清代盐运分司驻节河下,湖嘴大街一带为淮盐集散中心,明清达到鼎盛,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之美誉。当时“商旅辐辏、百货山列”,为全国知名的大商品市场。有多条石板街巷,有与造船相关的发达的手工业,有众多盐商巨贾和知名文人侨居,有近百座私家园林和上百座庵观寺庙。今天,河下古街保持着清代建筑风貌,且深深打上运河文化的烙印,如古运河的石工头;有与造船有关的钉铁巷、打铜巷、竹巷、摇绳巷、风箱巷等;河下还有纪念大将韩信和漂母的韩侯钓台、漂母祠,有纪念汉赋大家枚乘的枚亭,有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和猴王世家艺术馆、清道光副宰相汪廷珍故居、清末抗日英雄左宝贵墓、清末船政大臣裴荫森故居,还有见证当年商业繁华的古江宁会馆。这些遗存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安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颇具运河文化特色。

地方戏曲 淮剧在当地广为流行。这些剧目大都有百余年历史,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淮剧作为淮安地方传统剧种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剧:淮剧是用清(江浦)、淮(安)、盐(城)等里下河方言演唱的剧种,主要由农村秧歌号子形成的“哩哩腔”、青苗会上童子演唱的“香火戏”、昆曲和徽班艺人带来的其他剧种剧目、唱腔逐渐混合发展而成的。它的曲调优美,唱词精练,朗朗上口,表演生动活泼,自然纯朴,乡土气息很浓。淮安是西路淮剧的代表,淮剧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淮扬菜:淮扬菜系盛行于我国明、清的四大菜系之一,于明末清初形成流派,与川、粤、鲁菜齐名。古代淮扬菜产生、流行在淮安、扬州、镇江一带,其形成与运河城市的繁华,漕运、河道、关榷等众多衙署驻节以及盐商消费等有关,其发展与运河密不可分。2002年,淮安荣获“中国淮扬菜之乡”的称号,并举办了第一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至2007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中国菜肴史》称,淮扬菜是由淮安菜、扬州菜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淮扬菜的特色是“和、精、清、新”。明清时,淮安的山珍海味菜、全鳝席、全羊席、全鱼席、野蔬菜肴名气很大,在《随园食单》、《清稗类钞》、《清朝野史大观》、《野菜谱》等书中多有反映。淮扬菜的制作工艺大多传承至今,并有所创新,如开洋蒲菜、钦工肉圆、平桥豆腐、淮安茶馓、文楼汤包等。淮扬菜制作工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加以保护、传承和发扬。

表演艺术 十番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淮安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奇葩。源于清朝宫廷和官府音乐,传至民间后,同盛行多年的昆曲相融合,并加入锣鼓打击乐器而形成的淮安区特有的民间音乐。“十番”的曲牌有20多种,音乐分3个声部:第一声部是器乐曲,第二声部是唱腔,第三声部是打击乐。器乐曲旋律优美,韵味十足。乐器有笛、箫、笙、琵琶、二胡、京胡;唱词文学性较高,大部分是反映人们健康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词句;打击乐有板鼓、堂鼓、大锣、堂锣、号筒、木鱼、拍铃、拍板,节奏稳捷,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既有江南音乐的婉约阴柔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阳刚之气,是南北艺术融汇和重塑的产物。另外,淮安区仇桥的杂技、泾口高跷等,均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民间文学 淮安关于韩信的传说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流传全国。还有关于水神巫支祁的神话传说,鲁迅认为《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原型取材于水神巫支祁。此外,“水漫泗州”故事在苏北一带广泛流传,京剧、越剧等戏曲《虹桥赠珠》取材于此。另外,明武宗清江浦遇险、清吴棠运河船上赠银慈禧、“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大禹治水龟山锁巫支祁故事等在淮安流传甚广。

中医医术 主要以传统中医“山阳医学”为代表。“山阳医学”发源于淮安区,是祖国医学中的一朵奇葩。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与苏州吴门医学、常州孟河医学齐名,有“南孟河,北山阳”之说。山阳医学以吴鞠通为宗师,以温病研究为中心,造就了一大批山阳医家,有史可考的名医有数百人之多,在海内外有一定的影响。现仍有大量的医著、医案、秘方流落民间。挖掘整理山阳医学对振兴祖国中医有着重要作用,在近年非典的治疗中,曾建奇功。

民间美术和手工艺 淮安的手工工艺丰富多彩,博里农民画借鉴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手法,创作出既有浓郁农村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1991年,淮安区博里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绘画之乡”。

淮安运河新貌,里运河文化长廊 而今,淮安郊区运河两岸,绿树掩阴,绿草萋萋,保持着原生态风貌。从苏北灌溉总渠到古清口全长37公里,为复线运河,有明代开凿的里运河,有1959年新开的大运河。淮安市委、市政府对市内大运河首、尾两段保护保持其原貌,对已基本不具有航运功能的里运河市区段则进行保护性利用。

淮安古城和河下古镇古典文化区 运河保持了原生态,有重建的康乾南巡的御码头、周恩来故居及纪念馆、总督漕运院部旧址公园、淮安府衙、镇淮楼、关天培祠、刘鹗故居、韩侯祠、勺湖公园等古迹名胜。河下古镇则位于里运河堤下,为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韩侯钓台、漂母祠、萧湖公园、古文楼、左宝贵墓等人文景点密布,是淮安运河文化的一座宝藏。

淮安水利工程枢纽区

古代淮河与运河交汇于淮安区城北的末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运河与淮河的交汇点移至淮安区城南,即今天的淮安水利工程枢纽。这里水系复杂,淮河水、运河水、灌溉水、排涝水以及抽引的长江水在这里交汇,作用不同,高低穿插,有的可以互相调剂,有的又不能“见面”,如京杭运河的水,与灌溉总渠运东闸上的水位平级,但不能与淮河入海水道的水搁在一个平台上。在此,运河走上面,入海水道的洪水走下面,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在入海水道之上,建成了通航的立体交叉渡槽,简称“运东立交”,立交的两座桥头堡,7层,高33米,又是一座很好的观景台。在这个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淮安水利工程枢纽区,先后建成以大中型工程为主的节制闸、船闸、涵洞、(南水北调)大型电力抽水站、水电站等近30座,大大小小的水工建筑物密布,犹如一座现代水利工程博物馆,古今中外难以找到第二处。与葱茏之花木、如织之行船,共同构成一幅奇特的水利画卷,形成了淮安水利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作者单位:季祥猛,淮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范成泰,淮安市水利局原副总工程师)

上一篇: 《闪电战》被曲解的千年吉祥——万字符人文史(下)
下一篇: 汉语言文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