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斌
兰州文史专家组团在永登县文化馆研究古籍 李庭明 摄
近日,兰州文史专家组团赴永登县考察馆藏和民间藏古籍,探寻传统民居。此次考察,整理了永登历史文化遗产,深度发掘当地文化旅游内涵,取得了丰厚成果。
永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庭明介绍,永登县文化馆藏有《永乐南藏》一部,为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令雕印,于永乐十五年雕成的《大藏经》。这部《永乐南藏》明代补印过一部分,自明代以降,皆有僧人诵读过。馆内另藏有《甘珠尔》经叶,为藏文《大藏经》。
兰州著名文史专家邓明仔细观看《永乐南藏》,并研究了卷尾题记,其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十卷尾有七条题记,有两条题写:“崇祯拾年三月二十一日,大沙门兴化持阅。宝藏灵文,愿世世生生阐扬《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清嘉庆十年岁次乙丑黄钟月望吉日,河州朝(潮)音寺嗣祖沙门第三十八世理如明德,现住平邑南关甘露寺,披阅《大藏》,上祝皇帝圣躬万岁。再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助善信士增延福寿,随缘檀那降吉降祥,四恩普报,上有均资。皋兰李文蔚阅于枝阳官廨。本郡信官期主张象宾等。时辛未端阳后小暑也。”邓明认为,这说明当时僧俗人等皆可诵读《永乐南藏》。
永登县红城镇永安村村民杨学太家院落 李庭明 摄
红城镇是一座千年古镇,考察团走进该镇永安村村民杨学太家,院内绿荫匝地。经邓明考察,此院落为当地传统四合院,建于清代,上房三楹两层木楼,其余皆为出檐房间,栏杆、雀替、大窗户、隔扇门的木雕富有河西风格,粗犷生动。下房三开间,左右间皆置乌木落地罩,上镌卷草、万字不回头吉祥图案。中间有琴桌、八仙桌、太师椅,摆放乌木坐镜。左间有火炕、烤箱,靠墙为旧式大立柜、卧柜、钱桌子。
杨学太家中还藏有百十本线装书以及石印书,书籍为刑名类书、中医书、注释四书的书、民国初年课本。刑名类书有乾隆嘉庆间刻本《成案续编》,钤白文“无事小神仙”印。还有一个内装银票、名片等物的皮夹子,邓明说,此物叫靴掖,是专门放置在靴子中的皮包。
杨学太家中的古籍书、靴掖 李庭明 摄
进化村村民李国向考察团展示了所藏古籍,有四书类书、医书、善书、宝卷及水陆画、堪舆类书。其中《四书题镜》扉页镌“嘉庆甲子新镌”,右镌“苕上汪灵川纂述、致和堂藏板”,左镌“标题旨,关题理,正题解,肖题吻,别题体,论题格,认题脉,摹题神,抉题髓,提题线,审题势,扼题柱,联题峡,补题缝,溯题源,广题证,备题考。”邓明说,这是为士子提供揣摩以《四书》为题的八股文做法,以备科举考试。
李国所藏古籍还有钤白文“康膺梦”印的《重订外科正宗》、清安徽名医郑宏纲关于疗治咽喉疾病的医书《重楼玉钥》、假托文昌帝君之名所撰劝善书《丹桂籍》等。
在永安村村民周育新家,考察团一行观看、鉴定了大量古籍。其中文学类有《金圣叹评绣像第六才子书》,钤朱文“树德堂”印,绣像崔莺莺持团扇,亭亭玉立。《红茗山房诗存》,系云南宜良进士严烺的诗集。医学有石印本《御纂医宗金鉴》《重订外科正宗》、民国二年石印《增补幼幼集成》《铜人明堂之图》《伤寒大成》等。善书有刻本《阴骘文注案》《丹桂籍》。四书类《殖学斋编订四书大全》《四书大全摘要论语》。教科书为民国初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的《言文对照初学论说精华》,为写论说文的指南。
永安村村民周育新家所藏古籍 李庭明 摄
邓明考证,永登县周氏原籍湖南道州,系宋儒周敦颐之后裔。明初始迁祖随扈肃王,落籍庄浪卫苦水堡。周育新家藏书的墨书,系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纯泰堂记、别号江东遗风主人的周氏后裔所书。“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两句,出自唐人张敬忠七绝《边词》。“曾扶竹杖上长提(堤)”四句,似为自作诗。全诗抒写怀念江南周公之情。从中可知,红城镇周家世为儒医,参加过科举考试,兼娴占卜堪舆,亦读说部及诗词类书,无道学气,也能接受新知。
考察团成员、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张天佑长期从事宝卷研究,此次他发现宝卷五卷,分别为刻本《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写本《十献报恩科卷》《正一禳瘟保命治病三奏(早、午)朝科》《正乙和瘟(三献、颁告、遣送、神墱)科仪》《正乙禳瘟保命(晚朝、设醮)科仪》。
邓明认为,永登民间所藏古籍,显示出清代民国初兰州刻书业发达,也透露出刻本宝卷自兰州通过永登向河西传播的信息。《重楼玉钥》“板藏兰省万秴堂”,明言此书的木板藏甘肃省会兰州府皋兰县。万秴堂是刻字铺的字号,位于皋兰县侯府宅(今兰州市张掖路隍庙至中央广场西口)。《丹桂籍》系“兰省会”刻字铺刊印,板藏“本城东门内关帝庙”,关帝庙位于山字石会馆巷山陕会馆内。山陕会馆稍西为东华观,观内附设剞劂工肆,旧时木刻巨编多此肆刊工所为。
永登为河西门户,自古以来是交通、军事要区,也是中原文化向西传布要道。当地官私藏品被精心保存,可见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民众珍视传统文化,祖辈苦心保护古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