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学风鼎盛
——从文蔚书院到三山学堂
浒山文蔚书院旧址(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在慈溪浒山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书院,名叫文蔚书院。与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书院相比,文蔚书院出现的时间不算太早、办学规模不算太大,论资排辈的话更算不上名号,但对生长于此间的百姓来说,它的意义非凡,因为它改变了一地的文脉学风,对慈溪文化发展的意义极大。
文蔚书院的位置在今天的慈溪市浒山街道虎屿山巅,旧址上原有一座浒山书院。清朝初年,为了加强思想管控,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除了大兴文字狱,他们因担心私人讲学会唤醒汉人的民族意识,影响其统治的稳定,通过提倡官办书院、抑制私人书院,以达到“使书院官学化”的目的。尽管浒山书院形同于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只是为了“习举业而设”,但是它在客观上也培养了一批人才。遗憾的是,到了乾嘉年间,因为经费困难,书院停办,改建文昌阁,只余一尊韩愈像。
等虎屿山上再现书院风采已是同治年间(1862一1874)。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先后以失败告终,割地赔款的屈辱让许多识卓见远的文人开始主动接触、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他们的意图也很简单,那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换而言之,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从起步之初就和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中国的文人学者写出了至少二十二部介绍夷情的著作。西学东渐,也让办学之风再度兴起,而慈溪现境的这阵风起于同治二年(1863)。
李遇春(生卒年不详),字协恭,他心系百姓民生,处事干练果断,称得上是一个“能吏”。咸丰十一年(1861),他刚到三山所巡检司上任的时候,境内的胜山、坎墩一带,民情强悍,械斗成风,且屡教不改,屡禁不止,一直以来让官家深感头疼。李遇春上任以后,经过微服考察,认为私斗破坏了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内耗,决定以重典严法治之。初时那些强横凶暴之人不以为意,依然屡次触犯戒条,他们觉得官吏们会像以前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料这位新上任的巡检大人令出如山,执行起来不打一点折扣。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都被治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了。
当然,李遇春并不总是以一副“黑面孔”示人,事实上,他是一个颇为热心的人。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在东南沿海肆意骚扰,影响着地区的安定;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转战浙东,四度进军三北,时局动荡。处于乱世之中,书院门墙坍圮,人们想要读书也变得愈发难了。当时,家住浒山的学子,读书求学,须得跑去20千米开外的龙山书院,十分不易。有感于政治衰微导致的文风衰疲,李遇春以倡导文化为己任,试图重建浒山书院,他就此事发了一封倡议书,倡议书中有这么一句:“书院之不复,文献之厄也,抑余之耻也,必复之,宜修之饰之。”殷殷之情,溢于笔端。李遇春的倡议,得到了许多乡绅士子的响应,尤其以“陈善人”陈志衡响应得最为积极。
陈志衡是当地有名的乡绅,他对易传、地舆颇有研究,更以乐善好施闻名乡里。每年到了岁末,谁家要是吃不上饭了,不论是否为同族之人,陈志衡都会施以援手,让他们吃一顿饱饭,至于修路造桥这样的事情,陈志衡义之所在,几乎连年不断。这样一个热心公益的人,对于地方的文教事业自然也是十分上心的。眼看在遭受兵燹之灾的家乡,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陈志衡心里十分难过,他找到了李遇春,想要同他商量创兴书院、重振文脉的事情。正好李遇春也早有此念头,两个人志同道合。
办学需要经费,宋代仁宗朝(1022—1063)以后,通行的是一种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这些学田有的由朝廷拨给,有的由富户捐献,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门类。为了早日复建书院,陈志衡不仅带头献出70亩私田,还奔走呼号,约请上林、梅川、龙泉、云柯四乡的士绅共同出资,总计募得田产200余亩。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新的书院在原浒山书院的旧址上立了起来。
这座书院寄寓了李遇春、陈志衡等人对于改变衰微文风的迫切愿望,故而建成之日,取名“文蔚”。《易经》有言:“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意思是说,君子应当在时代的演进中,多学习、多观察、多体会,不断革新、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人,就像豹子的斑纹,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变成鲜艳的色彩。书院以“文蔚”为名,不难看出发起者对于浒山“人文蔚起,风俗振励”的期许。而事实也正如其所料,文蔚书院的出现使得浒山文风为之一振。
书院建立后,李遇春还捐出自己的俸禄,用来聘请先生,为书院聚集了众多贤士,并由孝廉张谦拟定院中条例课程。开课之后,李遇春和陈志衡常常亲临督课。陈志衡的儿子陈度、陈景豪也先后成为文蔚书院董事,为书院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治十二年(1873),“邑考”的考棚竣工,张谦、陈度等人又捐钱建造了院屋五楹(量词,其义一说为间,一说为列),题匾额为“友善堂”,堂中供奉王阳明的神像。
光绪十六年(1890),李遇春的三弟李涛出任三山所巡检,与其兄一样,为官清廉,政治清明,也时常督课文蔚书院,平时喜与乡人推敲诗句,互相唱酬,使得文蔚书院文教之风日渐兴盛,后来更跃居为各乡之冠。光绪二十二年,余姚县令周炳麟为嘉奖书院在教学上取得的突出成绩,成了第二位为书院捐献俸禄的人。他所捐献的俸禄被用来添地置田,扩建院舍。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文蔚书院在姚北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避祸于西安。回銮之后,被迫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开始尝试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改革,改革内容与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涉及面更广、力度也更大,史称“清末新政”。其中教育上最大的改变就是允许兴办新式学堂,并要求省城所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同时多设蒙养学堂。四年之后,还废除了历时1300余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并选派学生出洋学习。在此期间,清政府还于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癸卯学制”,对新学的立学宗旨、学制内容加以完善。次年,三山所巡检谢庭树和文蔚书院董事黄越川、马子耕等商议,将书院迁入东门莲花庵,改建为“三山蒙学堂”,成为慈溪现境较早的新学之一。
无独有偶,与文蔚书院一样,慈溪现境之内,于光绪二十三年创办的云柯书院也在同一年改办为云柯高等小学堂,培养了一众人才,著名历史学家陈登原等人都曾就读于此。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在这历史的洪流之中,从文蔚书院到三山蒙学堂这一段变迁,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让今天的人们还能看得到百余年前此间的尚学之风,以及那些有识之士的面容。
来源|浙江文史记忆(慈溪卷)
作者|潘玉毅
我们来看看慈溪几所名校的传承
浒山中学
百年校史走廊
浒山中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1863年的文蔚书院,1982年,正式定名为 “慈溪县浒山中学”,1996年,更名为“慈溪市浒山中学”。它既是一所只有二十多年历史、有着开拓创新时代特色的市属中学,又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百年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积淀的厚重浓郁之文化底蕴。
这里承载了无数浒山学子的童年记忆。
11次易名,5次易址,
浒山中学历经百年变迁。
百年筚路蓝缕,薪火传承。
同治二年(1863年),三山所巡检李遇春在虎屿山创立了文蔚书院。
图片出自《慈溪县志》
20世纪50年代虎屿山上文蔚书院旧址。
图片引自《慈溪日报》
光绪三十年(1904年)文蔚书院改成了三山蒙学堂,并迁入东门莲花庵内办学,成为浒山镇最早的新学堂。
图片引自《浒山风情》
1982年,慈溪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浒山镇中学改办为县属完全中学,定名为“慈溪县浒山中学”,迁入浒山镇团圈路38号,学校首任校长戚志能,书记劳修亚。
三山中学
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创办于2003年,之所以取名为 “三山”,带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内涵:慈溪浒山城区原称 “三山”,一直沿用到清代;虎屿山上的文蔚书院建于清代,名为 “三山小学堂”。学校以 “三山”为名,正是要继承先烈坚毅之精神和先儒宏博之胸怀。
第三实验小学
学校前身是三山蒙学堂,始建于光绪30年(1904年),先后更名为浒山公立两等小学、三山中心小学、浒山小学等,著名国画大师陈之佛、两院院士路甬祥等都曾就读于此。1996年命名为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2006年2月,学校易地新建,迁至环城北路,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学校题写校名。2008年8月,原东门小学并入,组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文蔚中学
慈溪市文蔚初级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慈溪市白河初级中学。2009年,与原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联合办学,成立上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更改校名为上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东校区。2019年9月开始独立办学,更名为慈溪市文蔚初级中学。
慈溪中学
文蔚路59号义文蔚也算有点关系吧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白沙路街道文蔚路521号
投稿 合作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