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史观的内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如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个人崇拜、孝道、三纲五常、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小农意识等现象形成的经济基础;雅典的商品经济、海外殖民是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海洋意识的经济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
2、革命史观的内涵
革命史观,主要是同现实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斗争密切相关的近代人与事,而不是整个中国的近代史。
基本学说: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尤其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的研究模式。
这一学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最能集中体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阶级矛盾,便能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
3、文明史观的内涵
文明史观认为,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根据内容,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色,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历史的影响,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
4、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又称为整体史观,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关注整个人类,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即人类自孤立、分散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的整体,重点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5、近(现)代化史观
近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近(现)代化史观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此引起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其中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教育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等。
6、社会生活史观的内涵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目光投向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如工业革命,社会史则面向基层与田野,聚焦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状况。
7、生态史观的内涵
生态史观认为,作为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生态史观还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只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宗旨,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才是万物灵长的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8、多元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多元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断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唯物史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是一个在回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并且在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扬弃和发展的体系。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生态史观分别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的特殊规律,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规律的丰富和深化;而唯物史观也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实现完善和超越。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多元史观的地位并不平等。唯物史观是基础,其他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完善。此外,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之间也是互相补充关系,如文明史观强调文明交流,全球史观关注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说全球史观是对文明史观的细化;文明史观将人类文明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近现代化史观关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文明史观的补充与完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