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追寻文明源头 传承历史文脉

追寻文明源头 传承历史文脉

追寻文明源头 传承历史文脉追寻文明源头 传承历史文脉

《合肥通史》编纂委员会

地方通史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一代又一代的合肥人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记录和总结着自身历史,留下了许多史籍文献和文化遗存,但这些资料大多比较零星散碎,一直以来缺少一部权威性、系统性的通史著作。20世纪末21世纪初,合肥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盛世修史”的最佳时机和有利条件已经具备。2011年3月,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决定编纂《合肥通史》,将之列为合肥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重大工程。随后,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合肥通史》确定为省社科规划重点委托项目。

历经六年辛勤耕耘和精心打造,煌煌300万字、六卷七册的《合肥通史》终于问世了。值此出版发行之际,向广大读者简要介绍这部厚重史著的鲜明特点与编纂历程。

第一,坚持正确导向。导向问题关系到治史的态度和方法。《合肥通史》的编纂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编纂委员会和学术指导委员会从成立之时起,就建立了规范的议事制度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制定了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学术规范”,定期召开例会,跟踪督查调度,加强全程指导。编纂过程中,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始终反对自我夸耀、任意拔高的非科学倾向;反对因个人偏爱而抑此扬彼、因实用所需而断章取义的不负责任态度;反对脱离特定历史背景而用现代眼光去苛求古人的非历史主义做法。始终坚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尊重史实,公正持论,不隐恶、不溢美,对合肥历史上的成就和发展中的特点做到秉笔直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处理和评价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书写历史。

第二,科学设置体例。通史注重的是一个“通”字,讲究的是贯通一体。为统一编写思路和体例,彰显学术规范和学术品位,学术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学者以严肃的治史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多次展开集体论证和专题研讨,精心策划框架结构,科学设置编纂体例,既秉承传统又不失创新。《合肥通史》的总体架构分为六卷,前五卷遵循通史编写的传统体例,以历史时段为纲,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为目,采取章、节、目三级标题法进行编排,系统梳理了上至远古下迄2011年合肥历史的发展脉络,全面展示了合肥地区几千年来延绵不绝的文明传承。第六卷为“人物卷”,是前五卷的重要补充,共收集400多位合肥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合肥历史全貌。这是《合肥通史》在编排体例上的创新突破。

第三,突出地方特色。合肥地处南北要冲,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合肥人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许多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曾在这里发生,许多影响久远的风云人物曾从这里走出。编纂《合肥通史》必须要突出合肥特色。为此,各卷主编和编写人员在编纂过程中对各类史料广泛搜集,细心整理,严谨考订,审慎取舍,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民风习俗等多角度入手,着力梳理合肥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着力述论不同历史时期合肥在全国背景下和江淮区域内所处的历史地位,着力揭示合肥历史发展演变和兴衰交替的内在规律,着力展示合肥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历史价值,着力挖掘合肥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邃意蕴。在书稿征求意见和审读过程中,不少人认为这部通史具有浓郁的“合肥味”,集中展现了合肥厚重而精彩的历史风貌。

第四,回应社会关切。编纂通史在合肥是首次。为编好一部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通史,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自始至终注意回应社会关切。编纂工作的第一环节是组织专题研究,通过公开招标,24个专项课题中标入选,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编纂过程中,多次开展不同形式的调研和走访,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2011年合肥行政区划调整后,及时调整编纂方案,扩展合肥历史的地域范围。全书初稿完成后,利用一年多时间,组织3次大规模征求意见和学术审读,先后消化、吸收来自县市区、市直部门和地方文史专家意见建议1000多条。此外,还以编纂通史为契机,汇集学界智慧,开发衍生作品,同步出版了6本“《合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组织编写了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合肥通史简明读本》。

《合肥通史》的编纂与出版,不仅承载着各级领导深切关怀和社会各界殷切期望,凝结着省内外数十位史学专家心血汗水和学术智慧,而且填补了合肥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它的问世,是全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合肥文化建设上的一座里程碑。

上一篇: 论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 荣新江:谈谈治史学的方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