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垄断格局的形成(上)
第一节 青帮势力的介入
晚近中国的帮会组织主要包括青帮和洪口,而参与到戏院行业中的,主要是青帮。青帮原名安清帮,起源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承运谱粮的帮伙。漕运是古代运输粮食的一种制度。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的粮食丰收后,由皇家组织"粮帮"将粮食运送至北京等地。由运送粮食的漕运帮伙,发展出了后来的青帮组织。一般追认明朝永乐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为其第一代祖师。之后陆续发展出严格的帮会规矩,并以"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理,大通悟学"为字进行论资排辈。发展到近代的上海,已至"大"字辈。青帮中既有资历又有实为的人往往聚众纳徒,形成团体。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都是影响巨大的青帮团体。青帮的崛起得益于上海华洋混杂的政治结构。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深远。1.姜豪:《青帮的源流及其演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四辑--旧上海的帮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青帮势力对上海娱乐界涉足广泛,戏院行业是其控制的一个分支。青帮对上海京剧市场的介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日本学者田仲一成的《中国戏剧史》曾以三份材料,整理了青帮势力和上海京剧戏院的关系。这三份材料分别是日本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文化调查室调查官增谷达之辅的报告书《上海剧坛和帮派的关系》(1940),李国屏的《清口考源》(1933)和林明敏的《上海戏曲演出场所变迁一览表》(1986)。虽然从所据材料到研究结果不乏舛误,2.例如书中406页提到"上海主要的京戏剧团"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上海京剧市场主要以戏院为单位组织演出,"剧团"这一形式,在上海京剧市场中比较少见。实际上,作者开列的条目全部都是戏院而非剧团,这可能是翻译问题。另406页"荣记大舞台:三马路。1919年一1935年。京戏、梆子。黄金荣开设"一条有误,大舞台自1927年7月3日被黄金荣收购后才改称"荣记大舞台",之前由赵如泉、毛韵珂、姚俊卿等人合资经营。"新新舞台:二马路大新街,1912—1923年。京戏。黄楚九开设"一条有误,新新舞台迟至1916年2月,已经由原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收购.改名天蟾舞台。此类错误自其所据材料《上海戏曲演出场所变迁一览表》而来。详见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但仍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根据田仲一成的整理研究,最早介入京剧市场的青帮人物是开设"玉成茶园"的王鸿寿。3.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第406页,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但玉成茶园经营一年左右便因亏损而倒闭,在历史上影响甚微。另一位较早介入戏院行业的青帮人物是黄楚九,其于1912年和经润三、孙玉声三人合股开办新新舞台,次年就改名"醒舞台",兼演新剧。4.根据上海京剧市场的一般规则,改名往往就是改组,由新的资本投资经营,意即老板可能不再是黄楚九等人,但并未有直接材料证明。
黄楚九的经营重点不在戏院,其大世界的产业于1931年初黄楚九去世后,被黄金荣迅速收购。黄楚九在京剧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有限的。青帮势力介入京剧市场的决定性开端,应该追溯到黄金荣经营共舞台开始,而以黄金荣、顾竹轩为主要代表。此外,常玉清等人也曾试图侵占上海京剧市场。
1937年9月,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在共舞台收容难民合影。
1.黄金荣:从共舞台到大舞台(上)
黄金荣(1858—1953)是近代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他从裱画店学徒做起,后偶入法租界巡捕房,由于混迹于黑白两道游刃有余,黄金荣逐渐升至巡捕房督察长,此后倚靠公职便利,经营烟、赌、毒生意。后与杜月笙、张啸林联手成为上海青帮的三大头目。黄金荣长期占据法租界巡捕房要职,经营活动涉及内容广泛,包括鸦片、赌场、戏院、影戏院、游乐场、浴池等。但主要还是集中于毒品(三鑫公司)和娱乐(共舞台)两大块。两大产业给他带来了巨额财富。黄金荣前后经手的重要戏院有荣记共舞台、荣记大舞台、黄金大戏院等。5.还有材料提到黄金荣是丹桂第一台的股东之一。详见《马连良续订合同之经过》,罗1928-5-11(170)。
实际上到20年代末,黄金荣已经成为上海戏院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根据《上海京剧志》,黄金荣于1913年接手凤舞台,首次介入戏院行业。先取名"天声舞台",6.上海京剧市场中共出现过两个"天声舞台",一个是黄金荣1913年前后创办的,一个是顾竹轩于1930年创办的。这两个招牌存在时间都极短。随后改名共舞台。之后因故让给演员吕月樵经营。1917年,黄金荣再次取得共舞台,改名"沪江共舞台"。7.徐幸捷、蔡世成编《上海京剧志》第315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自1917年起,经营至1928年。由于黄金荣分别于1927年夏收购大舞台、1929年底筹建黄金大戏院,"又身兼数职,所以准备出让共舞台"。8.《共舞台行将易主》,罗1928-4-17(162)。1928年春,黄金荣将共舞台盘于时任伶界联合会会长的夏月润。夏月润经营华界新舞台失败后,本拟淡出梨园,但因黄金荣"招令合作,盛情难却,遂登台再干"。9.《夏月润办共舞台之政策》,罗1928-5-17(172)。
夏月润
夏月润经营不善,1928年9月即告停锣,亏损20000元。10.《八老板宁上之目的》,罗1928-10-1(214)。后共舞台租于某影戏公司开映电影,但经营惨淡,不及一个月,即由沈少安等人合股40000元重组。11.《共舞台复活之内部组织》,罗1928-11-13(228)。但尚未开锣就因演员不到位而转让给徐珺如,组织发记共舞台。自1929年2月起,徐珺如经营不满半年,又再次转让,由王佐良、王荣福等九人合股经营久记共舞台。12.《共舞台名副其实》,罗1929-8-26(320)。一直到1930年初,法租界共舞台房主公平洋行拟拆造房屋,久记共舞台停锣。至迟到1930年4月份,共舞台原台址拆造。所谓老共舞台时期结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