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钩沉|政协文史资料里的浦东

钩沉|政协文史资料里的浦东

钩沉|政协文史资料里的浦东今年,是周恩来总理倡导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60周年。作为政协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文史研究60年来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倡导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60周年。作为政协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文史研究60年来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有缘参与了20多年的文史研究,在征集、研究浦东地区文史资料的同时,对文史资料在现实服务中的新途径,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挖掘浦东开发的活化石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这对浦东来说,是书写历史新篇章的新起点。浦东,是一块有着特殊地理优势的土地,是百多年来众多有识之士筑梦、圆梦的地方。早在1905年,出生于浦东高桥的近代上海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李平书,发起创建了浦东同人会(浦东同乡会的前身),组织和引领浦东早期开发。为了详细记录同乡会在浦东早期开发中的作用,2005年组织编写《百年浦东同乡会》后,有关部门又编写了《浦东开发的先驱——浦东塘工善后局研究》。两部史书运用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讲述了浦东先贤开发浦东的艰苦创业。书面世后,不仅受到上海史学界的肯定,也得到了台湾、香港地区浦东乡亲的广泛好评。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将《百年浦东同乡会》评为“上海市第二届地方志优秀成果地情资料类三等奖”,上海书展也上架展示。

随着浦东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老地名在地图上逐步消失,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地名是一个地方记录历史的“化石”,与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文史工作者,可以通过发掘、整理地名的资料、照片,保留其历史文化,做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浦东老地名》上、下册,《南汇老地名》上、下册的抢救性整理,让人们从书中看到了浦东的历史发展,也看到浦东的自然景观。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pdf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

被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上海市第二届地方志优秀成果地情资料类三等奖”的《百年浦东同乡会》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浦江纵横》

2010年,在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之际,一部《2号楼纪事》被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优秀成果奖。这幢普通的小楼,曾是浦东开发开放最早的指挥中心,一件件具有重大改革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发生,一次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在这里发布。这座小楼,是浦东开发开放历史的见证,也是浦东新区的诞生地。《2号楼纪事》,通过亲历、亲闻、亲见的方式,把浦东开发的历史记忆留住,把早期开发者的情感留住,对后人也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从先贤研究中洞见浦东精神

历史上的浦东名人荟萃、贤人辈出。仅明清两代,就产生了380位举人(其中119位中举后再中进士)。近现代,浦东大批有志青年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以留学报国”,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学成归国后为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德行高尚的先贤。研究历史名人,是文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先贤研究中可洞见浦东精神,并与当下弘扬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比如,中国近代第一位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民族实业家穆藕初(1876~1943),也是一位民族教育家、文化活动家。他被毛泽东誉为“新兴商人派”的代表人物。1943年9月他在重庆病逝,董必武参加追悼会并送挽联:“才是万人英,在抗战困难中,多所发明,自出机杼;誉垂千载令,于举世混浊日,独留清白,堪作楷模。”这是对穆藕初一生的最好评价。2006年穆藕初诞辰130周年之际,在征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编辑了《穆藕初——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先驱》一书。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为书作序。史书面世后,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的不少学者给予好评。

又如,出生于浦东川沙镇的黄炎培(1878-1965),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也是民盟、民建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之一。他88年的人生历程,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和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的日子里,与中国共产党共度时艰、共襄盛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纪念杰出的先贤黄炎培,2010年组织编写了《黄炎培诗画传》一书。

此外,对中国早期的民主主义者、辛亥上海起义的元勋李平书,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张闻天,对抗战时期在上海地区发挥了独特作用的“海上闻人”杜月笙等历史名人,也都组织力量发掘整理史料,不少还出专著进行介绍。

对先贤的研究,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家国情怀、创新意识、无私奉献,从中洞见浦东精神的源头,这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积极的贡献。

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红色纪念地

浦东,也是红色历史信息非常丰富的地方。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一批浦东热血人士跟随中山先生,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在1911年的辛亥上海光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孙中山与浦东也有着很深的情缘。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设想的东方大港,就设计在浦东。纪念百年辛亥之际,浦东新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与新区文史学会共同编写了《辛亥革命中的浦东人》一书,让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展现在后人面前。史书公开出版后,不仅受到社会好评,浦东新区区委书记还亲自出席首发仪式,对参与发掘整理史料的同志给予鼓励。

浦东也是上海早期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尤其是陆家嘴地区,是浦东工人阶级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领导工人运动的地方。1921年7月20日,浦东英美烟厂大罢工。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得知消息后,党组织立即派李启汉等同志到浦东领导罢工斗争,并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

利用重大节庆及纪念活动,组织宣传红色文脉,既58浦江纵横是使命,也是一种担当。2015年,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在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编辑了《图录浦东抗战》;2017年,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编辑出版了《淞沪支队战旗飘》一书。而完整记录抗战时期浦东军民营救两位美军飞虎队员的《飞虎勇士浦东获救记》一书,不仅为浦东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革命斗争史料,书还送到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手中,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了一件实事。

组织整理红色史料的同时,保护好红色纪念地,也是尊重革命历史,传承红色传统的需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角原型李白,1949年5月牺牲在浦东。为了让烈士牺牲纪念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协文史委通过写提案呼吁,最后牺牲纪念地得以修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提案取得满意的结果。

珍惜历史经验,发掘统战史料

统战性是政协文史资料的一个特点。而统战性的历史资料,带有“抢救”的性质。2000年,浦东新区建政,浦东新区政协也成立了。而1949年5月解放后,浦东地区先后设置的高桥区、洋泾区、杨思区、东郊区、东昌区、川沙县都有政协机构。由于机构不断变化,人员频繁调整,很多原始资料无法找到。不仅如此,就连早期参与政协、统战工作的亲历者也寥寥无几。面对客观情况,浦东新区政协文史小组(第二届政协改为文史委员会)把发掘整理地区政协史料作为重点课题。通过寻找一位位长者,撰写三亲(亲历、亲闻、亲见)回忆,整理档案资料,于2003年写出了有较高文史价值的《回眸浦东地区政协》一书。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pdf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

2017年,结合庆祝建军90周年,编辑出版的《淞沪支队战旗飘》

浦东地区统战工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8个民主党派不仅齐全,而且历史悠久,如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在解放前已在川沙县城组织了基层组织。文史小组就与八个民主党派一起,撰写了《风雨同舟》上、下册,把每个党派在浦东地区的历史发展、组织机构、主要人物,以及党派成员的“三亲”回忆留下来,并作为新成员的培训教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统战性在浦东的另一个特点,是统战史料十分丰富,杰出的代表人士有在浦东川沙生活过的宋庆龄,有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张闻天,有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参与创建民盟、民建的黄炎培。民主革命时期,浦东地区的统一战线与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时间长久、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特征明显、人数众多五个方面的特点,并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2013年完成的《民主革命时期浦东统战史料汇编》一书,客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斗争历史,并得到统战系统的领导和同志的充分肯定。学会在总结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到统一战线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将仍然是必要、重要的,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为了发掘、整理解放后浦东地区有价值的统战史料,为研究地区统战史提供第一手资料,文史学会组建了专门的课题小组,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有计划地征集史料,撰写文章。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15年又完成了《建国后浦东统战史料汇编》一书,为浦东地区的统战工作又做了一件实事。

上一篇: 文史考研分数线多少分过(文史类考研国家线)
下一篇: 黄金荣:从共舞台到大舞台(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