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原伊克昭盟师范学校成立60周年,伊克昭盟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立40周年,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成立10周年。无论是前身三所院校,还是今天的职业学院,虽历经多次改革转型,始终把为地区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了数以万计各类优秀人才。
学校是师生永远的家园,师生是学校永远的骄傲。为传承教书育人奉献精神,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从今天开始,我们开辟“不忘求学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专栏,刊登老教师、老校友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所感所想所思所忆,分享他们当老师、当学生的往昔岁月和心路历程,激励广大在校师生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续写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栽培之恩,永志不忘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前身——伊盟师范学校,是当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的最高学府。1972年,我带着一身风尘,以下乡知青的身份走进它的大门。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职业取向,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当年的伊盟师范,校舍简陋,生活艰苦,但它最大的优势,最吸引莘莘学子的,是在今天看来都令人惊叹的一流师资。毕业于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名校的老师们,年富力强,才华横溢,学高身正,代表了当时伊克昭盟最高的学术水平。他们给我们这些学业被荒疏,求知若渴的学子带来了知识的甘霖。毕业四十多年了,每当我们说起师范的学习经历时,总会骄傲地告诉人们我们的老师有赵继志先生、赵训张先生、冯冠年先生、吴秉先先生、孙毓先先生。恩师们的学问、才华、治学态度、敬业精神,给我们每个人以深刻的影响,文史专业22班每个同学后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根植于母校的培养,来自于恩师的言传身教。有好老师,才会有真教育。感谢命运,让我们在人生最重要的起步阶段遇到了有担当的“人师”,他们坚持独立的教育思想和人格操守,坚守教育的良知,以灵魂唤醒灵魂,以德才形成品学,给予我们一双在思想和学识的天空翱翔的翅膀。栽培之恩,永志不忘!在母校建校60周年之际,祝我们的老师幸福安康。
斯人已去 风帆犹存
——忆赵继志先生
又是一个严冬。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掐指算算,我最尊敬的赵老师已经去世四年了。这四年,我常常有提笔为老师写篇文章的念头,但因诸多杂事的缠绕,总是不能如愿。去年冬天,我一时不慎从台阶上摔下去踝骨骨折,出院回家休养的日子里,不免要翻翻过去的旧书,当我翻出伊盟师范读书时赵老师亲笔批改的一厚本作文时,老师清癯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目光,洪亮稍带结巴的口音……在眼前浮现,在耳边回响,遥远岁月中的历历往事也桩桩件件涌上心头……
24年前,听老师讲的第一节课是浩然的《螺号声声》。无半句客套,没一句废话,在短短45分钟的时间里,老师给了我们多大的“享受”啊!本是一篇“紧跟形势”,帮八股气很浓的文章(当时只能选这样的教材),老师却据此讲速写这一文体的特点,讲人物描写的手段,讲语言的选择与锤炼,讲现代文的阅读分析规律……戏剧文学的潜台词,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头头是道。滔滔地讲授,飞快的板书,忙碌、动情、投入。刚从“广阔天地”走出,失学已三年的我在他的“芝麻开门”声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知识的大宝库,里面金灿灿,光闪闪,令我目不暇接,兴奋万分。入迷地倾听,拼命地笔记,以至于听不见响起的下课铃声……就这样,这个衣着朴素、貌不惊人、说话略显口吃,性格倔强的老师成了我们全班同学心中的“偶像”。
从那节课开始,赵老师便按他的“既定方针”全面培养我们这帮年龄参差不齐的师范“文史班学员”。第一次作文:抄课文——《螺号声声》全篇!一声令下,惊得全班目瞪口呆:我们班最大的“老王哥”已是三四十岁四个孩子十年教龄的“老民办”,最小的我也是十八岁的师范生了,怎么还做如此“小儿科”的营生?但在老师严肃的目光下,谁敢说半个“不”字?看那些老大哥们挺直了腰板,握紧了笔杆,像大姑娘绣花一样一笔一画把一个个字“填”进作文本的方格里,我们几个小丫头连偷笑都不敢,连忙俯下身子,屏气凝神地“效法”起来。
过了几天,老师抱着一大沓本子走进教室,开始第一次“作文讲评”,全班几乎没一个人过关!笔画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结构不匀称……发给我的,几乎是“一片红”!看着满纸的“红叉叉”,在羞愧难当的同时,我不禁对给全班每个人打出如此一丝不苟的“叉叉”的老师这种少见的认真精神肃然起敬。记得从尝过这第一次“厉害”之后,练字,翻查字典研究“横”的长与短,“竖”下有“钩”无“钩”,是“撇”还是“点”,就成了我们的习惯。
就这样,老师从书写、朗读、分析理解、写作诸方面按部就班地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朗读,全班挨个儿过关,谁读音不标准,停顿不合适,口齿不流利,天天上课第一个叫起来读,直到他满意为止。
上阅读课,赵老师示范讲一两篇,然后让我们总结归纳阅读这类文体的有关知识,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考试方式也很独特,他在办公室“正襟危坐”,同学们一个个依次进去“抽签面试”,这种考试真正体现了培养“师范生”的特点,有丝毫马虎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和耳朵。看见有几个同学回来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们几个班里的“小字辈”不禁手心出汗,心蹦蹦跳。还记得当我在面试时答完了最后一个题“结合所学论说文谈谈演绎和归纳推理各自的特点”,抬起头看见老师眼里带着笑意示意我“可以走了”的时候,那真叫“如释负重”!满心欢喜地长出一口气,看看天,也觉得分外的蓝!
赵老师的写作教学也是很有特色的,阅读一类文体的文章,就进行这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在他的指导下我写出了有生以来第一篇人物速写,第一首诗,第一篇文学评论……我敢说,在我接触的语文教师中很少有像他那样精批细改学生习作的,从字词句到语修逻,从内容到形式,红毛笔字的眉批、总批,有肯定赞扬,有批评希望,评得你心服口服,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老师的讲评不拘一格。有时在课堂上集体讲评,谁的文章在这时让老师当作范文朗读,那可是最让人羡慕的荣耀!有时是把你叫到办公室面改面评,这种评析对作者益处最大。有时我们上晚自习,赵老师抱一叠作文本进来,依次走向每个同学,面发面评……就这样,斗转星移,潜移默化,我们每位同学都明显的感到自己的语文水平拔高了一大截!但这时,也是我们学业期满,该离开母校的时候了。当时,我是多么的留恋啊!可赵老师带着难得的笑容说:“教书的人一辈子都有学习的机会,在干中去学吧,只要有决心,提高会更快。”
带着老师的谆谆告诫,我登上了三尺讲台。后来我上师大中文函授,赵老师又成了我的辅导老师,一直到我本科毕业。再后来,他调到电大,我爱人也在电大教书,我们成了邻居。在教学中一有难题,我就去老师那里求教。教学中有什么收获,也首先先让赵老师分享一份喜悦。一直到我评高级教师,请已身为教授的赵老师为我的论文写鉴定意见……
翻开我在师范写的第一篇作文,老师用苍劲的红毛笔字写着:“认真、通顺、清楚;再求精炼,深刻。”
又翻开老师在我评高级教师时给我的论文写的鉴定,老师说:“该文不仅在理论上显得确有见地,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可操作性,这在语文教学亟待改革的今天,很有推广的价值。”
这两份“批语”之间的距离是20年。
望着老师熟悉的字体,我已不能自已,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我分明感到,这些年来,有一只有力的大手引着我,拽着我往前跑,往高攀,一步一步,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从青年求学到今天执教,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与敬爱的老师的指导、关心、帮助分不开。今天,我已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教师了,而我的赵老师却在四年前的十月,在经历了癌痛的万般折磨之后,悄然熄灭的生命之火。最后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不为病痛难忍而悲伤,却为自己壮志难酬,约好的书稿不能写完,该做的事不能做而流泪。他对我说:“我不甘心,不甘心呀!”
赵老师和那个特殊年代造就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一生饱经忧患,命运多舛。熟知老师的人,对他有各自的评价,他不是一个完人。但作为师长,在学生的我的眼里和心里,他的学识,他的才华,他的治学态度,他的敬业精神,是堪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的表率的。不管时事有多大的变化,世界变得多么“精彩”,只要一想起他孜孜矻矻为我们批改作文的情景,娓娓动听的给我们传授知识时的音容笑貌,就会在无形之中给我一种巨大的力量,使我不敢有半点浮躁之气,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每篇习作,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个学生,一如他当年对我们一样。这样做,庶几会给九泉之下,不甘瞑目的赵老师一些安慰吧?我希望是这样。
窗外依然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翻看着老师的遗墨,遥想着他的为人,正如古人所言,斯人已去,风范犹存。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这是一笔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1997年2月
作者介绍
荣赛娜,蒙古族,生于1954年9月。1973年毕业于伊盟师范学校。1982年获得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本科学历。曾任东胜一中副校长,东胜新世纪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自治区中学教学能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