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

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

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朝以来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地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朝以来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地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特点各异,因此就文明形态而言,是一个多元文化集合融汇的国家文明形态。所谓多元文化,在这里主要是指地域文化(地区文化、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和中国国家文明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考古而言,已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存,而在学术文化方面,则有“齐鲁学”、“蜀学”、“关学”、“洛学”、“朔学”、“湖湘学”、“楚学”、“浙学”、“吴学”、“闽学”、“婺学”、“徽学”、“江右学”、“晋学”、“滇学”……地域学术文化研究。今日我国的文化,深深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地域性文化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的历史文化,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更好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现实文化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对“蜀学”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蜀学”一词,早在《三国志·蜀书》就已出现,以后其内涵多有发展变化。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蜀学”著名学者和蜀学研究的论著。20世纪4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后,随着巴蜀文化研究的蓬勃兴起,蜀学研究也有很大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整理或编撰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蜀学的地方文献和研究论著,研究四川地方史志和巴蜀学术文化的学术队伍空前壮大,呈现出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

(二)在众多的研究论著和课题中,大多是将蜀学研究包涵在巴蜀文化研究之内,因而蜀学研究还缺乏计划性、集中性、重点性和深人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有关蜀学的专题研究论著,其中有的颇具质量。

(三)近年来加强蜀学研究的呼声渐高。据“中国社科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一篇报导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绩的通讯,其标题是《振兴蜀学功自高》。《四川在线》在报导巴蜀书社庆祝建社20周年时,称它为“出版’蜀学’的主力军巴蜀书社”。四川大学有的研究机构,或把“蜀学与巴蜀文献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并正在整理编纂《蜀学学案》;或提出要继承和发扬近代“蜀学”的优良传统。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于2002年11月举行了“蜀学研讨会”。2003年12月,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联合设立了“蜀学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蜀学”的介绍或研究,在互联网上也逐渐增多。一个名为“浮想世界”的网页,就有“蜀学网”、《蜀学报》电子版,其宗旨是“振兴蜀学,浮想联之”,并将其藏书阁称为“川南蜀学基地”。宜宾学院有“唐学网”(该院有唐君毅研究所),其中有一栏为“蜀学园地”。

(四)随着图书资料信息的数字化,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手段更现代化,获取的面更广更快。一是检索古籍电子版。如在《四部丛刊》、《四库全书》、《二十五史》等史籍电子版中,都可以检索到有关条目,从而详读其有关内容。二是网上检索。如有关“蜀学”的资料,主要的检索网页都集中了较多专题条目(有的达1000条以上)。三是一些单位建起了专题数据库。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巴蜀文化数据库”有数据20174条,四川省图书馆在网页上设有“四川名人”栏,四川省社科院在网页上设有“巴蜀文化”栏。在这些数据库中,可以査到许多有关蜀学研究的论著、学者和动态。

总的来看,目前蜀学研究的状况还处于方兴未艾之势,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整合队伍,培养人才,细致规划,切实推进。下面,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胡昭曦教授

一、蜀学研究的内容

“蜀学”包涵些什么内容,应该如何界定。我认为,这是蜀学研究者要首先考虑的。

(―)“蜀学”与“巴蜀文化”的关系。什么是巴蜀文化”,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看法。笔者的看法是:“巴蜀文化,是指巴蜀地区即主要在今四川省、重庆市境内,自古至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具有巴蜀地区特色的地域文化。”

“蜀学”也是巴蜀地区的文化,但它不等于“巴蜀文化”。巴蜀文化的“文化”是广义的,蜀学是包涵在“巴蜀文化”中的若干方面的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蜀学”的研究,才能使“巴蜀文化”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同时,将蜀学研究同巴蜀文化研究密切联系,也才能清晰认识“蜀学”的地域特色及其在全国学术文化中的地位。

(一)界定“蜀学”。据笔者所见到的资料,关于“蜀学”的涵义有以下一些看法。

1.指官学、学官、蜀地赴京师的学者或蜀中儒学(经学)。如:《汉书•文翁传》写道:“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三国志》写道“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华阳国志》卷3、卷10亦有类似记载)宋人李心传说,“蜀学,郡国之学,最盛于成都”。“典蜀学”、“督蜀学”等记载均属此。

2.指蜀地学人或四川籍官员。如:魏了翁在《跋宋常丞德之送行诗后序》中写道:"宋君又索言之,次谓乞置四川类补试,使蜀士得补入太学。余适以职事见宰相,谓余曰:宋编修既言蜀帅权重,而又欲蜀学得拟贤关。”

3.指蜀地某方面的学术名人。如:书法:元人戴表元于《题苏氏三帖》云:“蜀学无工书者,东坡以高材余事为之,化其子弟,彬彬然皆有家法。”

文词:元人袁橈在《仰山熙禅师真赞》写道:“蜀僧昙简以文词振林下,由是东南学者翕然师之。育王观禅师才辩,继其学。弟子熙公复继之……欲以蜀学广其徒。”

佛学:袁楠在《天童日禅师塔铭》中说:“绍定辛卯,蜀破”,成都大慈寺主游东南,传门人,“天童师其一也”,至大元年圆寂,铭曰:“蜀学简易,师承其风”。

哲学、经学:元人揭溪斯在《彭州学记》中说:“夫蜀学有扬雄,文有相如,治有文翁、诸葛,下迨唐宋,群儒迭兴。”蒙文通先生所指“蜀学”,主要是指经学。

画家:明人汪可玉写道:“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李方叔载德隅斋画而蜀笔居半……蜀学其盛矣哉。”

4.指学派或某些方面学术。如:某些方面学术:宋人吕陶在《府学经史阁落成记》写道:“蜀学之盈冠天下而垂无穷者,其具有三:一曰文翁之石室,二曰周公的礼殿,三曰石壁之九经。”宋人吴泳《又见范漕启》说:“蜀学起诸儒之痼,韩文扶八代之衰,不惟士风如洙泗之间,再使民俗在唐虞之上。

学派:指宋代的蜀学、苏氏蜀学。宋人朱熹《答潘叔昌》说:“蜀学之弊,诚如所喻,唐论却未暇细看也。”宋人李石《苏文忠集御叙跋》云:“臣窃闻之王安石以新学行,学者尚同,如圣门一贯之说,僭也。先正文忠公苏轼首辟其说,是为元祐学人谓蜀学云。时又有洛学,本程颐;朔学,本刘挚,皆曰元祐学。相羽翼以攻新说,卒之不胜。”宋人员兴宗在《苏氏王氏程氏三家之学是非策》中写道:“昔者国家右文之盛,蜀学如苏氏,洛学如程氏,临川如王氏,皆以所长经纬吾道。”《宋元学案》有《苏氏蜀学略》。《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有“蜀学”条。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纲》中有专节“蜀学的唯心主义”论苏氏蜀学。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四川学者成立“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宣传变法,这个“蜀学”具有维新学派的意义。

5.泛指四川地区的学术文化。如:元人虞集在《送赵茂元归乡序》中说:“百年之前,吾蜀文献之懿多出在东南,名家者数十。宋亡,先辈凋谢,流风遗韵其或有寡矣。……前年被诏纂述史记,颇恨蜀学微绝”。清人全祖望在《跋旧案三苏文集后》中云:“明允之谥,赐于开禧,时当雁湖执政,主张蜀学,遂以一字之谥宠之。”清末方守道等人将自汉代张宽起,至清代的川籍蜀儒传记纂汇成书,谓之《蜀学编》(该书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夏君虞写道:“既谓之蜀学,当然以四川一省的学问为对象。……为四川人奉行的学问,都可谓之为蜀学。”傅增湘为“表彰蜀学”,特纂辑《宋代蜀文辑存》。刘咸娇著《蜀学论》,对古代四川文、史、哲、医学进行概略论述,并指出:“统观蜀学,大在文史”。19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张之洞提出的“振兴蜀学”,是指振兴四川地区的儒家文化传统;《蜀学会》等倡导的蜀学,则是指四川地区的维新变法,都是指地区性的思想文化。本文前面提到的网上所见《蜀学报》宣称“振兴蜀学”、《中国社科院院报》文章标题“振兴蜀学功自高”以及《四川在线》报导的“出版'蜀学’的主力军巴蜀书社”,其中所谓“蜀学”,也都是泛指四川地区的学术文化。

上列五个方面,是笔者所见有关“蜀学”的含义。从中可见,“蜀学”是一个宽泛文化的概念,几乎包括了蜀中的各种文化。传统的蜀学,是以儒学为主的学术文化。蜀学研究包括整体的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某个学科的研究,更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研究。参考这些看法,结合当今的实际,笔者认为今日所说加强蜀学研究的“蜀学”,其内容宜为四川地区的学术文化。并要注意两点:第一,鉴于“蜀学”涵于“巴蜀文化”之中,“蜀学”不是广泛地研究四川文化,而应有其研究重点。其研究重点宜在文学、史学、哲学三个方面。第二,“蜀学”是一种较为专门的学问,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地方特色,其核心又在思想、理论。概略言之,所谓“蜀学”,是指四川地区的学术,其重点在文、史、哲,其核心是思想、理论,它是中国重要的地域学术文化。

二、蜀学研究的空间范围

在蜀学研究的空间范围(地域)问题上,前引夏君虞《宋学概要》所说颇有启发,他说:“既谓之蜀学,当然以四川一省的学问为对象。”其空间范围很明确。那么什么是四川一省的学问呢?他说:“凡是四川人创造的,或者是别人创造而为四川人奉行的学问,都可谓之为蜀学......虽不是四川人,而是奉行蜀学,或者说是学于蜀的,也不能说不是蜀学。”这种看法,既重地域又不囿于地域,而是以具有蜀学学术特色和与四川学者有学术联系为范围。从《宋元学案》的编辑来看,各具特色的学案,其学统和学术所列学者也是如此。因此,蜀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是四川地区,也注意到在四川地区以外蜀学有影响的地区;主要是研究川籍学者,也要研究寓居、宦游四川或同川籍学者有密切学术联系的非川籍学者。我们在《宋代蜀学研究》一书中也曾作如此处理,如专列了石介之学、濂学、洛学、邵雍易学和朱熹易学的入蜀,也列了非川籍学者在四川的学术活动(如学承于蜀的浙江学者赵景纬、史蒙卿),还列出了宋末闻名于东南的蜀学学者(如牟子才祖孙等)。

在蜀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上,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即1997年3月重庆成为直辖市,原四川省行政区划内的一些地区已经划出。从空间上看,自远古的巴、蜀部族,到巴国、蜀国,到巴郡、蜀郡,到宋代川峡四路,元代以后的四川行省,直到现今重庆直辖以前,今四川省、重庆市除极短时间外,都在一个行政区划内。至迟至汉武帝设益州(以成都为州治)以后,“蜀”即不只是指秦时“蜀郡”之地,也包括“巴郡”之地(即三蜀、三巴),而“蜀学”之谓也就指整个四川地区的儒学和文化。因此,重庆市直辖前当是蜀学研究的主要地区之一。1997年3月直辖以后,蜀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有所变化,但应充分注意到四川与重庆密切的地域联系和历史文化联系。

还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第一,四川地区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创造和发展了巴蜀文化(包括蜀学)。我们在研究蜀学中,要深人挖掘和充分反映各少数民族在这个领域的贡献。第二,移民文化是巴蜀文化的一大特色,在研究蜀学中,要进一步搜集资料,充分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外地移民与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的相互影响,深入探索蜀学与外地学术文化的辩证联系。第三,对国外学术文化与蜀学的相互影响,也要像研究移民文化一样地进行研究。

三、蜀学研究的时间界限与重点时段

既然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巴蜀地区的文学、史学、哲学,那末蜀学研究的时间上限,应是出现文学、史学、哲学的时期。因此,其时间上限可考虑大体自蜀国、巴国开始,即古蜀文化和巴文化,包括蚕丛、柏灌(一作濩)、鱼凫、杜宇、开明时期和巴国,直到公元前与16年秦举巴蜀前后。但溯其渊源还需向上探究。由于现在还继承和创新蜀学,蜀学研究的时间下限应该及于当今。

为了相对集中和更加深入地研究蜀学,可否考虑以下几个时段为研究的重点时段(并非发展阶段)。

(一)先秦时期。主要是古蜀文化和巴文化(包括“蜀学”的溯源与酝酿)。

(二)两汉三国时期。蜀学形成和发展。

(三)唐宋时期。古代蜀学的繁荣鼎盛,其中以宋代为最盛。

(四)明朝中后期至清前期。这一时期虽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巴蜀文化发展的低谷,但自明中后期开始,蜀学进入了逐步恢复和发展。

(五)维新变法时期。包括尊经书院、维新变法和传统蜀学在近代社会的变化。

(六)“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新文化的传播、蜀学与全国各地现代学术文比的交融发展。

(七)新中国时期。主要是蜀学的传承创新、发展变化和新资料、新研究成果、新的社会功能等。比如,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发展,需要重新探究“蜀学”的渊源,重新建构蜀学的发源史成立史,也需要着手系统研究蜀学的发展史。又比如,“蜀学”对革命领导人的影响,也值得深入探究。在“人民网”上有一篇署名华山剑的文章《“猫论”的由来和蜀学文化基础读史随笔之五》(2002年10月16H载)。此文认为“‘猫论’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并明确指出和详细论证邓小平、刘伯承的“猫论”,是“深受蜀文化的影响”,是“四川本土语境的产物”,是“带有深刻蜀学文化含义的俗语”。

以上是笔者关于“蜀学”研究重点时段的一些极不成熟的看法。这些重点时段,是需要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时期,不是蜀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发展阶段的划分,必须在相当充分研究基础上,才可能得出认识。而且考虑重点时段,也不能忽视非重点时段。对于后者仍需加以研究,其中或甚具特色,或影响深远,或为重要人物和著述,都是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蜀学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学术文化,而且其发展自古至今连绵不断。蜀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西部开发史和西部文明演进的研究,其成果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历史经验,为建设四川文化强省服务,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蜀学、振兴蜀学,是发展中华文化和国家文明形态的需要,是今日建设的需要,作为四川的学人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蜀学有精深研究的史学经学名家蒙文通先生,在1930年所撰《议蜀学》一文中,谈到廖平先生的经学成就时,提出了继承先贤,振兴“蜀学”的呼吁:“则蜀中之士,独不思阐其乡老之术,以济道术之穷乎!而今“道术”(学术)已有很大发展,然“乡老之术”还未得到应有的传承创新,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我们要在以往研究蜀学的基础上,努方推进蜀学研究,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以上极不成熟的看法,意在提供参酌讨论,请批评指教。

作者简介:胡昭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史和巴蜀历史文化。

文//来自于《天府新论》2004年03期。

说明

上一篇: 艺术生高考后可以不走艺术吗
下一篇: 2004年《文史知识》荣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期刊奖·优秀编辑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