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的新作为

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的新作为

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的新作为在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序列中,文史委员会算得上“资深”专委会,1959年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上,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设立。

政协文史工作是一项常规又特殊的工作。在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序列中,文史委员会算得上“资深”专委会,1959年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上,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设立。初衷是让经历过多个朝代更替的“政协老人”放下包袱,及时记录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自清末戊戌以来的史料”,即不拘一格抢救、保存近现代史料。由此,奠定了政协文史资料最鲜明的“三亲”特征,即亲历、亲见、亲闻;也彰显了政协文史工作特有的社会价值,即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新变化

改革开放,让中国再一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进入新世纪,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在基本完成新中国成立前史料的抢救性任务后,开始重心转移,即“从征编出版建国前史料转移到征编出版建国后史料”;同时,“继续搞好库存资料的清理、保管和利用工作,继续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一个转移、两个继续”,拓宽了政协文史资料的现实工作场域,也增加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纽带服务功能。

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全国政协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明确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坚持统战和‘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坚持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益,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指明操作路径:“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

而今,迈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进一步与时俱进。其中,把联系文化艺术界的工作划归到文史委员会,调整设置为“文化文史委员会”,以便“就文化艺术文史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和提案”。文化是源,文史是流,一融会,更能挖掘历史,记录当下,也更能焕发文史的“在场效应”与文化的“承续功能”。

新思考

学习是政协文史委不言而喻的内在职责,也是人民政协的思想内驱力。调查、研究是政协文史委发挥文化、文史资政作用的基本依托,也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举措。在大格局统一的前提下,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全国层面设“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江苏省政协改为“文化文史委员会”,市县区地方政协则因地制宜灵活设置。随着高质量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文旅融合的新生活方式正在全面开启。不管怎样,学习、文史、文化,将成为政协文史委工作的“常态”“关联”关键词。在此背景下,恪守与创新同样值得地方政协文史工作思考。

首先,“史”是纵向贯通的。唯清楚所由来,才领悟当将去。人民政协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设计与独特贡献。从旧政协到新政协到新时代政协,政协高举的“团结和民主”两面旗帜始终昂扬。在抢救性保存新中国成立前的史料后,有必要持之以恒,让见证“建国大业”与参与“改革开放”者,存下记忆,作点“口述史”。当年黄炎培所述的《八十年来》,与近些年深圳政协文史委所作的《深圳口述史》便是鲜活例证。“三亲”特性,一脉相承。

其次,“史”是横向并举的。政协的文史,不同于党史,不同于文联的文学、文化部门的文艺,也不同于地方档案与史志,它是严肃又活生生的“三亲”记录,是个人与群体在时代大潮中的定位与定格。不拘形式,不搞预设,不要求“统一口径”,更不苛求一时一事一处的“政治正确”。可以说,拾遗补缺、有此一说、立此存照,是政协文史资料的存史特征,而“政协性”决定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无可替代。

新做法

政协文史工作的突破口,可能就在“务实”中存史,在“务虚”中资政:客观记录当下,使“今天的事”成为“明天的史”;以史为鉴,让并不遥远的“曾经”告诉可以触及的“未来”。有时,史料中的“冰点”或可冰释当下的“热点”,而当下的“难点”也或可填补史料中的“盲点”。恪守与创新,文史方可挥洒。

首先,恪守“史记”立场,锲而不舍编好政协文史资料。存史是根,“政协性”文史资料的征编与出版永远是政协文史委的生命与使命。征编无禁区,公开出版有原则。只有“无禁区”才有“大境界”与“未来价值”。政协文史资料从诞生起就属“内部资料”,就是为时代真实存档。周总理在倡议时即表态“从最落后到最先进的都要记载下来”。有些资料,因为国际形势、政治风云,公开出版的时机不成熟,可以先征集“存档”,后待解密解读,以不留存史空档与研究空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每个地方都有事件与教训,不争论,不急于下定论,忠实记录下来、原本呈现出来,不啻当代“资治通鉴”。管好“专区”(史料的地方性),看好“雷区”(史料的政治敏感性),建好“特区”(史料的创新性)。编史不等于埋首故纸堆,也不同于全盘根植“白纸黑字”。数字化、全媒体,足以让文史资料张扬,也保证了政协文史资料的时空传播。目前,各地都在尝试建设政协文史资料馆与文史资料共享数据库,有力证明政协文史委工作的主阵地永远是文史资料,资料才是资本。

其次,走向“史域”现场,以开放的姿态做好时代的发声者。打通古今,拆除书斋与现场之间的藩篱,让现状去“寻根”,让问题去“探路”。通过文化的寻根、探路,走向意见建设的诗和远方。政协文史委的建言献策,更要在文化这一软实力上下功夫。不薄古,也不泥古,力争为历史长河中激起的每一朵代表性浪花留下生动写照。挖掘乡土史料,注入时代元素,让乡风乡贤等优秀传统文化催化乡村振兴,促进乡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进入新世纪,人民政协在“五大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在场,且做出重大的智力贡献。不定“作者”,不拘“笔法”,为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一带一路”建设鼓与呼。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走向协商民主的舞台中央,让文史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科学发展发声。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江苏省政协上下协同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题,直接为“水韵江苏”助力。作为基层政协,扬长避短,精准出场,当正视地方性文史资源的局限,保持应有的文史担当与文化自觉。尽可能“文史资政”,为一方水土的“文态规划”把脉。吴江是水的天堂,远古的太湖、千年的运河、凝聚集体记忆的太浦河,还有赐予赤子胎记的母亲河吴淞江,无不深情而灵动地激发着地方文史的灵感。因而,一方面我们呼吁保护,另一方面,也要抓住纪念节点宣传。地方性、时代性、现实性,通过“文之化”“史之化”,最终造就新时代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新作为。

(作者单位:政协苏州市吴江区委员会)

上一篇: 以文聚人心 以史增共识|延安市政协这样做好文史工作
下一篇: 立足发展大局 突出地域特色——河南鲁山县政协推动文史工作提质效小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