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骈文特别是晚唐骈文的研究,为什么还停留在艺术研究的层面上?

骈文特别是晚唐骈文的研究,为什么还停留在艺术研究的层面上?

骈文特别是晚唐骈文的研究,为什么还停留在艺术研究的层面上?本文系作者行走途中看世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即便是在后来的整个传统社会,骈文一直保有自己通行的领域,始终未能为古文所彻底取代。再一点,过于强调古文发展的进步意义

本文系作者行走途中看世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即便是在后来的整个传统社会,骈文一直保有自己通行的领域,始终未能为古文所彻底取代。再一点,过于强调古文发展的进步意义,转而将骈文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也不利于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和看待骈、散对峙消长的形势。古文的蓬勃发展的确对骈文的生存和延续造成了压力,推动骈文谋求新的发展途径,但是骈文的发展演变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线索,骈文自身的变革并非完全是在古文打击下的苟延残喘。再如学者多推重晚唐小文,主要是着眼于这种文章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鲜明的观点和立场,揭露时弊的尖锐眼光和锋利的批判锋芒。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晚唐画像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匕首,如投枪,即是鲁迅杂文同晚唐小品文的相似之处。长期以来,人们在此类观点的影响之下,往往对骈文多少带着几分轻视和排斥,其中不无偏见。如果从文章学的角度,对晚唐骈文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进行一番整体观照,不仅能够丰富中国骈文史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晚唐这个骈文复盛的时期同此前中唐古文运动以及此后的北宋古文运动联系起来看,透过骈散消长的形势,还能找到某些中国古代文章学甚至文学中的发展规律。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鲁迅先生画像

前人对于唐、宋两次古文运动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但对于两次古文运动之间的这个复古潮流中的“低谷”来说,成果相对还比较薄弱。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晚唐骈文研究似乎还有一些尚可拓展的余地:第一,骈文的盛衰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而不仅是骈文发展本身的问题。国首先,由盛唐到中唐骈文的渐趋衰落,同古文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晚唐骈文再次趋向繁荣,又同古文运动走向衰落直接相关。葛晓音先生认为:“骈文的复兴是古文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骈文之所以复兴,却又与古文运动的影响和局限有关。”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韩愈画像

这个结论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骈文同古文之间矛盾对立的微妙关系,极为精辟。唐代以后,骈文失去一统文章领或的优势,一直到北宋中期第二次古文运动的兴起,骈文同古文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在骈文发展历史线索内部探讨、研究晚唐骈文,而必须将晚唐骈文置于骈文发展史、特别是中晚唐之际乃至五代、宋初的骈文、古文对峙消长的形势中来寻求它趋于繁荣以及再次衰微的历史动因。其次,骈文、古文的对峙消长也不仅是一个文体问题。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宋初骈文配图

古文家抨击骈文、倡导古文,其最终目的乃在于张大儒学精神,加强和巩固以儒学精神为内核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而古文正是他们心目中能够帮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文学武器。古文运动同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古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互为表里的关系。晚唐五代时期骈文的复盛与古文的衰落都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古文同骈文的盛衰消长虽说在中晚唐表现最为明显,却并不单纯是两种文体之间的矛盾斗争。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儒学堂

并非只是由于某一个历史时段的原因所造成,这种矛盾既牵涉到不同的文学观和文体观,也是它们自的历史发展线索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或隐或显的不同表现。从这个角度看,无论骈文还是古文,抑或是骈文同古的对峙消长,都不是单纯限制在文学学科之内的课题,而都是跨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多角度、多侧面地通过社会文化的视角审视晚唐骈文,无有助于认识骈文本身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对于整时代的文学风貌以及文学同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的互动的考也能够起到推动和深化作用。

骈文史_骈文史_骈文史

骈文八大家之一画像

鉴于原来的骈文研究在方法上比较单一的状况,还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具体研究方法来考察晚唐骈文。比如目录等文献学方法,在其他文学史课题上早已普遍使用,并且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骈文特别是晚唐骈文的研究还多停留在艺术研究的层面上,本书除了对晚唐骈文形式方面的诸种艺术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并作出理论概括之外,还试图通过史志、目录的调查研究从文献角度寻找晚唐时代骈文的特殊发展规律。

参考资料:

·《鲁迅杂文》

上一篇: 北大自主招生 “虐待动物”进考题
下一篇: 从北大到敦煌 |回忆宿白先生二三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