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5月,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上海半淞园聚会,欢送次日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左起:萧三、熊光楚、李思安、欧阳泽、陈赞周、陈纯粹、毛泽东、彭璜、刘明俨、魏璧、劳君展、周敦祥。
新民学会,是五四运动前后,在华夏大地应运而生的进步社团之一,它成立于1918年春暖花开的4月,成立地点是湖南长沙蔡和森的家里。
它是所有进步社团中成立最早的。
据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最初的会员为14人,包括: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萧子暲(诗人萧三)、陈赞周、罗章龙、张昆弟、李维汉、邹彝鼎、邹蕴真、周名弟、陈书农、叶瑞龄,会员中还有唯一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何叔衡。
学会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
在1918年4月的成立会上,这群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决心要“向上”“互助”,就是要“抱团儿进步”,因此确定了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为了形成会员之间的彼此监督,还规定了学会的“五不”纪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
1918年8月,罗学瓒、周世钊、熊瑾玎、熊光楚、陈昌、傅昌钰、曾以鲁、彭道良等相继入会,会员增至20余人。
五四运动后又有增加,如郭亮、夏曦、谢觉哉、彭璜、易礼容、张国基,女会员有向警予、蔡畅、劳君展、魏璧、陶斯咏、刘清扬等等。
新民学会的宗旨,由最初的革新学术、砥砺品行,转化为后来的“改造中国与世界”,并最终为湖南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读者知道新民学会许多会员,是党的领袖、著名共产党人、革命烈士,如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李维汉、何叔衡、谢觉哉、张昆弟、罗学瓒、郭亮、夏曦、易礼容、蔡畅、熊瑾玎……但很少有人知道,新民学会会员中,有许多还是才华横溢的才子。
本文简述其中数人。
毛泽东的诗文
年轻时代的毛泽东,不仅是胸襟广大的有志青年,而且是诗人和文学家。
他常常寓雄才伟略、绝世才华于诗文之中,就是在他的通信文字和送别诗篇里,也经常展露出他的文学天赋,凡举两例:
1916年暑假,23岁的一师学生毛泽东自长沙返韶山的路上,他写信给学友萧子升,描述沿途风光,文笔之曼妙隽永,绝不输古今大文学家手笔: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
这般优美清隽的语言表述,这般画境如前的景物描写,不仅显现出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而且充分显现出他的纵横的才气和诗人的气质。
1918年,当毛泽东、罗章龙等学生面临毕业之时,同为新民学会会友的罗章龙选择去日本留学(后因故折返回湘),毛泽东送别罗章龙,并为他写了一首七言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罗章龙笔名是纵宇一郎),从文学的视角看,这首送别诗写得汪洋恣肆、大气滂沱,沉郁而雄浑: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激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艋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在这首送别长诗里,毛泽东把即将远行的罗章龙,比喻为天马行空、凤凰翱翔般的峥嵘少年,并将罗章龙的才华,比作能“屈贾才”(超过贾谊之才,贾谊,西汉政论家,曾任长沙王太傅,写过《过秦论》)。
他希望罗章龙如激浪的鲲鹏,胸怀着家国宇宙的宏大抱负,去东瀛日本“濯剑”求学,学业日日常新,并在沧海横流之间,理清纷纭世事;同时,希望罗章龙“东瀛濯剑”之时,经常与在国内的会友交流,共同砥砺精神,淬炼意志,延续友情。全诗一气呵成,雄浑浩荡,苍茫沉郁;格调高古,境界高远。而且韵律优美,节奏铿锵。
充分展现出毛泽东的超绝才华,可谓是千古名篇。
蔡和森的诗歌
蔡和森,无产阶级革命家。
1918年,与毛泽东等一起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
1921年底,因参加进占里昂大学斗争,被法方遣送回国。
1922年,参加党的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在党的五大、六大上,连续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1年夏,在广州被军阀陈济棠残忍杀害,牺牲时36岁。
读者知道蔡和森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能诗能文的才子。
当年在湖南省立一师,同学们说,蔡和森所写的文章,表达得比毛泽东都好。
蔡和森的诗歌深得中国古典诗歌之三昧。
现举一例:1918年6月,蔡和森受新民学会委托,独自一人先行去北京联络湘籍学子勤工俭学事宜。过洞庭湖时,蔡和森面对烟波浩渺的八百里平湖,写下了一首气吞山河的诗歌《少年行》,从中可以窥见其超绝的诗才: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
罗章龙的七绝
罗章龙,新民学会中唯一一位没有湖南省立一师背景的会员。
1918年8月,罗章龙与毛泽东等二十几位湖南青年,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做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
后来,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罗章龙则考取北大。
五四运动时,罗章龙成为著名的学生领袖。
1920年加入李大钊发起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
党的三大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章龙还是我党早期工运领袖,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党团书记。
他是我党早期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1915年,19岁的罗章龙在长沙定王台省立图书馆,与22岁的毛泽东初识,为能与毛泽东结“管鲍之谊”(先秦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友谊)而兴奋不已,他激动地写下两首七绝:
白日东城路,嫏嬛丽且清。风尘交北海,空谷见庄生。
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风流期共赏,同证此时情。
罗章龙在两首诗中,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嫏嬛”是借指定王台图书馆,“北海”是指唐代曾任北海太守的书法家李邕,“庄生”是以睿智的庄子比喻毛泽东,“长沙傅”指的是汉代硕儒贾谊,“楚屈平”指的是先秦著名诗人屈原……因为用典太多,普通读者读起来会觉得有些艰涩,但通观全诗,却能看出这位19岁的青年,学养之深厚,诗歌功底之坚实。同时也看出他对与毛泽东赓续友情,有着强烈的期许。
罗学瓒的咏怀诗
罗学瓒,1918年8月加入新民学会,后来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因在法国参加“二八”运动和进占里昂大学,于该年10月与新民学会会友蔡和森、张昆弟、刘明俨,以及湖南青年李立三、四川青年陈毅被法方遣送回国,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9年,他担任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不久被捕。
1930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罗学瓒在就义之前,与难友握别时慷慨陈词:“死有什么可怕!革命者,只要死得其所。大家不要为我难过,希望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其视死如归之气概,堪比“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湖南老乡谭嗣同。
罗学瓒,其实也是一位才气高扬的才子。
且看他1917年23岁时,与毛泽东等16位同学于中秋之夜泛舟湘江后,所作的《咏怀》诗二首:
(一)
纵眼观天地,朦胧一味秋。
我心如不乐,辄寻山水游。
登高可望远,买棹任漂流。
渔舟争唱晚,樵子叫山陬。
自得清幽气,声声相与酬。
浮云身世事,谁复能为忧?
(二)
龙蛇争大地,虎豹满环瀛。
蹂躏无余隙,巢空草木惊。
安得异人起,拔剑斩妖氛。
倾洋涤宇宙,重建此乾坤。
一同登乐园,万世庆升平!
罗学瓒写自然山水,能入诗情画境;忧家国天下,能抒万丈豪情。
这样的胸襟意趣,这样的笔意诗才,绝非寻常文人能望项背。
尤其是第二首诗中的“拔剑斩妖氛”“重建此乾坤”“一同登乐园”,更是抒发出他心怀家国天下的胸臆,展现出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阔理想。诗品如人品。
看了罗学瓒在诗中所亮出的胸襟和抱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日后庄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为劳苦大众的事业奋斗终生,至死方休。
1918 年 4 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将宗旨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图为新民学会部分会员的合影。一排左起:3 陶斯咏、5 劳君展;二排左四为周世钊;三排左起:7 熊瑾玎、8 何叔衡;四排左九为夏曦;五排左起:4 毛泽东、6 匡互生。
图片翻拍自鲁迅博物馆
萧三在苏联写新诗
萧子暲,即著名诗人萧三,新民学会会员,他是毛泽东的挚友、新民学会总干事萧子升的胞弟。
他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红色诗人。
1923年,在苏联的萧三,曾经和陈乔年一起,翻译和修订了《国际歌》的歌词。
1934年以后,萧三还担任了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在苏联的萧三,写了许多国际题材的诗歌,如《慕斯大林》《献给高尔基》《突击队员的微笑》等。下面的这首《梅花》,就是他在苏联创作的:
过年时节看梅花/折下一枝带回家/梅花插在花瓶里/不怕冰雪再冻它/热酒一壶客满座/对梅痛饮作诗歌/梅花心里暗满足/冷笑姊妹无幸福/春天过后雪尽消/颗颗青梅挂树梢/回头来看花瓶里/那枝梅花全枯了
萧三以几近白话的语言写了这首譬喻诗。
以温室里的鲜花,暗指那些贪图享受、经不起考验的人;而以室外的梅花,比喻那些坚强的革命者能够经风历雪,最终结出胜利的果实。
这首诗符合萧三的诗风:简单易懂,亲切感人。
萧子升8岁能赋诗
萧子升,诗人萧三的哥哥,新民学会成立时的总干事,幼有文才,8岁即能赋诗,看萧子升的七绝《书斋赏月》,就是他8岁时的作品:
当年摇篮里,望月最相亲。
今夜书窗下,月似故来人。
一个不谙世事的幼童,竟能够写出这般语言洗练、情景交融、意味深长的好诗。
如果事先不了解,谁能知道这是出自8岁孩童之手!
真是旷世奇才。
这不禁令人想起另外一个湖南英豪——蔡锷。
蔡锷在少年时,有一次在荷塘洗澡,他将衣服挂在一棵老树上。
刚好有一个老翁经过树下,嘲笑蔡锷;“千年古树作衣架”;谁成想,少年蔡锷竟马上回答了一句:“万里江河作澡盆”。
这当真是天生的才子。
还有曾以鲁、张怀、劳君展、陶斯咏……
譬如曾以鲁,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后,在巴黎美术专科学校修习绘画,与徐悲鸿、林风眠同学。
曾以鲁后来与齐白石交厚,他曾为齐白石画肖像,白石老人有言:“曾君以鲁,工于画,作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
从上不难看出,新民学会不仅仅是一个有志青年砥砺志向、团结共进的革命群体,而且也是一个才气纵横的青年才俊的聚合体。
这样一群志向高远、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青年,集合在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旗帜下,所爆发出的精神伟力和行动力量,可谓是沧海横流、势不可挡。
主要参考资料:
李维汉著《新民学会的回忆》,见中华书局 1979 年出版《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九辑)
王立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出版《一师毛泽东 要为天下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