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水是有灵气的。”12月8日,“生态秘境 墨韵贵州”——杨亚杰2020贵州写生作品展暨研讨会在省文史馆举行,来自省内的书画家、评论家、文化学者汇聚一堂,品读其绘画之美,发出共同心声。
杨亚杰1964年生于吉林,现为北京东吴书画院院长、吉林北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杨亚杰中国画工作室主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展览现场,展出杨亚杰历时半年游历贵州山川创作的50幅精选写生作品。在杨亚杰的笔下,贵州的山千姿百态,或危峰兀立,或雄浑挺拔,或清润滴翠,一个个黔山态势跃然纸上。
“初识贵州山水是20几年前的一个傍晚,眼前的山水相当于‘花青加墨’,在宣纸上勾勒和渲染而自由生发的样子。”曾在20年前路过贵州的杨亚杰,被“烙”下了难以忘却的山水印象,此后,他对贵州心心念念,每年都要来贵州写生创作,持续不断,算得上是贵州山水的“铁粉”。
今年疫情刚刚平稳,杨亚杰便自驾来到贵州,开启了长达7个月的写生旅程。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龙里西联、福泉水城、安顺石头寨、锦屏三门塘、榕江大利村、紫云格凸河,以及北盘江的野瀑、半途中的炊烟,在杨亚杰的笔墨中都化作浓浓淡淡、青青绿绿的造型,满纸云烟,令观者为之动容。
带着“写生的眼睛”看贵州山水,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让杨亚杰“一步三回头”,瀑布、溪流、奇峰、幽谷,他都要一探究竟为快。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观察,让笔下的贵州山水在形态上获到了精神升华。
国画山水,展含蓄婉约之美,探耐人寻味之境。在杨亚杰看来,高原、山地、丘陵交错,河流开阔,水灵泉仙,山山相抱相连;珍禽、灵木、传说等都赋予了贵州山水的神秘色彩和朦胧之美;隐匿于贵州山水之间的苗寨、侗寨等显得时光悠长深邃,山水之美誉人文之美交织,构成了贵州的多彩。他说,在贵州寻找山水画的元素,可谓“营养丰富”。
杨亚杰的作品让省文史馆馆员、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绘画史》主编顾朴光眼前一亮。他评价说,省内画家画贵州山水的很多,但杨亚杰的作品与贵州画家截然不同,他用青绿山水的手法表现贵州,作品温润雅致,为贵州画家提供了新的参考系。
“杨亚杰的作品让我看到了‘稚’,即作品中保持了艺术的鲜活感和趣味感。”艺术学博士、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剑说,贵州的地理地貌与中国传统的名山大川相差很大,杨亚杰带着他者的视域呈现了他笔下的多彩贵州之美。中国传统笔墨讲究道法自然,杨亚杰的写生作品,带我们看到了一个自自然然的贵州山水。
省文史馆《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主任王尧礼认为,尽管现在的写生作品不再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但杨亚杰的写生作品,让我们不仅看到保存被写对象的原貌,也让我们读出注入艺术家感情和体会的作品,永远是照片不能代替的。
活动现场,杨亚杰向省文史馆捐赠了书画作品《觅得二分田》,省文史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曾达代表省文史馆接受捐赠,并向其颁发了收藏证书。
“贵州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杨亚杰兴奋地说,贵州的山水是有灵气的,他与贵州山水的结缘,也许刚刚开始。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至12月14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