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烙的饼(散文)
文/刘培华
近几年,餐饮业各酒店饭馆迎合大众心理,增加农家饭菜品类很受欢迎。有一次与朋友小酌,吃饭时,朋友叫了一份烙饼,称为该点特色拿手饭,在座的朋友吃后异口同声说,不如小时候在老家吃的烙饼香,我情不自禁地高声说:想吃俺娘烙的饼。
有云:月是故乡的明,饼是娘烙的香。
我娘会烙很多样饼,有单饼、发面饼、包皮饼、白面饼(也称两盖饼)、葱油饼、馅饼、菜饼。我最想吃娘烙的饼,酥脆香醇,回味无穷。
葱油饼要用葱花和油,很少能吃上葱油饼,那时,生活困难,油很稀罕,有的人家除去过年过节,平时油星不见。葱油饼是娘对我们的奖励品,只有学习好了或感冒生病了,娘才给烙。时隔久了,我有时盼自己长病,想吃娘烙的饼。
小时候,生活困难,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家里来客人,家里白面不多,俺娘就烙“包皮饼”。包皮饼,里面用粗粮(玉米、高粱、地瓜干、豆面等)和面,外面再包上一层白面皮,烙成饼。那时候,家家如此。
烙饼技术含量极高,白面两盖饼更难,烙得“鼓”成两层才算成功。先和好面,在面盆里醒醒,和面有讲究:软面饼硬面汤(面条)。然后使劲反复揉面,再用擀面杖擀饼,将擀好的饼先放在盖天上,等铁锅烧热了,先在锅里擦一层滑石粉,端起盖天将饼慢慢滑到锅里,用干炊竹把饼不断转圈,不然饼会煳。等饼的一面烙得有奤渣了,用铲子超底,干炊帚摁着,麻利地一下将饼翻过来,与烙第一面时一样,用炊帚不断转圈,等饼鼓起(两层分离),用炊帚摁一下放出气,再用铲子和炊竹一起将饼托到放饼的盖天上,这样,一张香喷喷的面饼就烙好了。再如此这般烙下一张饼。我娘有时也会“失手”,烙饼不鼓。不鼓或鼓不全的饼不好吃,我娘就留着自己和我爹吃,把烙得好的饼给我们兄弟姊妹们吃。
我佩服的是,娘自己一边和面,一边擀饼、烧火、烙饼,啥也不耽误。我有时在家,也会帮娘烧火,看娘烙饼。有时夸娘烙饼好吃,娘说,你小子又馋了?等你考试考好了娘就给你烙。娘烙完饼,将饼用刀切成4-6-8“夹”(同“角jiso”),用笼布包起来放到干粮筐子里,等上学的孩子和干活的大人们回家吃饭。童年时,我能吃1-2角,长大成人后能吃一个饼。
邻居董婶经常请教俺娘,“你咋烙得那么好,个顶个都鼓的那么好,俺烙得鼓不起来”。
记得我小学三年级那年春天里的一个周末,董婶家里来了客人,白面不多了,拿着面瓢子到我家向我娘借瓢面,说给客人烙包皮饼,我娘给她挖了面说:这些够烙俩白面饼的。婶子说:我不会烙,烙坏了人家笑话。我娘说:我给你烙好了送过去,耽误不了吃饭。娘烙好饼后,用笼布包好放到干粮箞子里,让我给婶子家送过去,送到婶子家,我说:刚烙出来很热,趁热吃。她家客人拿起饼赞不绝口:“这饼烙得好,一鼓两盖!”
现在烙饼方便多了,老伴经常用电饼铛烙饼,但无论是在酒店还是在家里吃烙饼就是感觉不到娘烙的饼的滋味。
烙饼飘香,娘的烙饼格外香。外面黄橙橙的一层奤渣,金黄诱人、焦脆,松软、筋道、喷香、好吃。
俺娘已作古二十多年,再也吃不到娘的烙饼了。但想起娘的烙饼,她健在时的音容笑貌悠然所见,似在眼前。时有梦境中看娘在烙饼,梦醒后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的那些镜头……
想吃娘烙的饼。嗨!这是想娘了。
成之 岁次壬寅季春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生,山东利津人;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亦署:耕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乡村》杂志散文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华作家网、人民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文学签约作家,金榜文化理事签约作家;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学会会员,《利津商业文化史话》编委,《百科拾珠》丛书编委,创刊《民建大厦之声》企业报刊任总编8年。自幼喜爱文学,散文见长,评论次之,偶涉诗歌、随笔杂文;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壹点号 乡隐居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