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指导,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

文史周刊_历史周刊_文史月刊官网

第五届“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鲍家树 摄)

团结报上海讯(记者 鲍家树)为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掘渔阳里精神的当代价值,加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宣传,10月31日,第五届“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指导,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俞秀松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上海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团结报》文史周刊予以支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在论坛上,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分别致辞。成旦红指出,从渔阳里到上海大学,是红色血脉的赓续,是革命精神、革命实践的传承。渔阳里是中共创建时期重要的核心活动区域,也是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聚合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上海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的第一个高等学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酝酿反帝爱国运动的堡垒,在中共党史上处于重要地位,两者在时间衔接、人员构成、精神特质和实践层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渊源。徐建刚指出,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地、最早的中央机关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源头。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现已成为上海社科界有影响的专业学会,在渔阳里党史资料收集、研究和宣传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连续举办的渔阳里文化学术论坛,汇聚了党史研究的相关人员、革命前辈的后代,成为上海社科界的品牌项目。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分别就渔阳里的历史地位、当代价值、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主旨发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的后人——俞秀松之子俞敏、施存统之侄施根叶、陈公培之外孙女曾晓庄发表了感言,表示愿为渔阳里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渔阳里与伟大建党精神”“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渔阳里的史料发掘”“渔阳里的开发保护”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对论坛进行总结,认为本次论坛具有鲜明的理论导向、深厚的历史内涵、深刻的学科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立于2015年6月,旨在加强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研究和宣传,现任会长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瑊。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在保护革命文物、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讲好党史故事的第一线,深入开展老渔阳里2号的保护、利用与研究。2014年至2017年,研究会与多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建议保护、修缮老渔阳里2号并将其恢复为红色纪念场馆。2018年6月,上海市黄浦区正式实行“革命遗址保护项目”。2020年7月,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渔阳里2号经过修缮整治,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以“渔阳里”为主题的高端论坛,编纂学术专著和普及读本,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联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渔阳里所在地瑞金二路街道共同打造根植于“渔阳里”的精品党课——“渔阳里讲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

文史周刊_文史月刊官网_历史周刊

上一篇: 2024学年个人读书计划(精选8篇)
下一篇: 继续教育学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