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文史类:即文科生的选择范围。
理工类:即理科生的选择范围。
比如,我是理科生,我想选汉语言文学,那么我必须在理工类中找到收这个专业的学校。
专业目录分艺术类、文史类、理工类三部分。除艺术类部分不分文理外,报考文科的考生只看文史类部分,理科考生只看理工类部分,科类是不能搞错的。
因为艺术类专业不分文、理,所以在专业后面()中标明了是招“文”还是“理”,凡未注明文、理的专业均为文理兼招。而在本科和专科中,文、理兼招的专业是分别刊登在文史类、理工类两部分中的。文科生只需看文科部分,理科生只需看理科部分,不必担心遗漏。为了避免看错科类的情况发生,建议考生家长将专业目录拆分开,只拿着自己需要的部分查找专业会更清楚。
再扯几个《招生专业目录》中的问题。
1.仔细阅读【说明】
仔细,仔细,仔细,像做语文阅读理解一样阅读一遍。
这是我去年的
2.分清批次很重要!
看完了说明,挑出了科类,下面就该看看批次了。专业目录按提前、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高职)顺序排列的,有的高校各批次都有招生计划,在填表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专业在哪一批次,并填写到志愿表相应的批次中。比如: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在本科一批、二批中都有招生计划,但二批中的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对照专业目录,将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按目录所列的批次,填报在相应的栏目内。
当年的志愿表,如今被【汉语言文学】录取
3..弄清各种数字代码的意思。
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每个数字都有各自的含义,弄清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对考生填报志愿十分关键。院校名称左侧的4位数字为院校代号,院校名称右侧的数字为该院校所列各专业在京计划招生人数之和;专业名称左侧的2位数字为专业代码,右侧数字为该专业在京计划招生人数。
在专业目录中是以院校代号和专业代码区分院校和专业的。在科类、批次已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再查找所报院校和专业。注意,有些院校如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医学部使用不同的院校代码招生,在填报志愿时就要分别填报。
4.记清标记少差错。
最后就是细看专业了。在看专业时,一定要看清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计划数、学费和报考要求(如面试、限报语种、走读等)。要注意的是,除了文字性的内容外,在专业目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标记和符号,这些标记符号也是报考中重要的提示,往往被考生家长忽略。
如艺术类目录“说明”,在美术类专业中,注有“★”标记的专业,表示院校在录取时要求考生须具备北京市美术统考相应层次(本科或专科)合格成绩;注有“☆”标记的专业,表示院校在录取时要求考生须具备北京市美术统考成绩合格基础上的校考合格成绩。
在专科目录的“说明”中,【】内为专业对会考科目及其成绩等级的要求。
在其他专业目录的“说明”中,凡报考注有“▲”的专业,均须加试外语口语;凡报考注有“■”的专业,均须面试。
【各个省份的招生专业目录有一些差异,题主需结合本省的招生专业目录。】
加油鸭~
若有表达的不清楚处,欢迎评论or私信嗷
(σ′▽‵)′▽‵)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