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我国大学生的生死观王东平通过中外大学生生死观对比,立足于生命教育,提出促使高校生命教育内容系统化、全面化、具体化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大学生;生死观;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52-03近年来,大学生对生命冷漠的事件和极端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生死观不断出现偏差和断层,生死观教育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行环境中,迫切需要正确认识生死观,进一步引入生命教育。一、大学生生死观认知偏差(一)缺乏对生死的正确认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迁,大部分大学生作为独身子女,容易畏惧担当生命责任,并害怕死亡,甚至不能承受由于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的意外死亡带来的压力,从此丧失生活信心一蹶不振,迷失自己。人作为个体最终都将走向死亡,但是生命的发展的连绵不绝的,从生到死是生命发展的规律。死亡在生命历程中是生命的停止,这结果不可避免也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有生即有死,所以不必畏惧死亡,不必逃避死亡,每个人都要接受死亡的自然过程。(二)我国传统生死观日益被淡化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组成了我国传统生死观,其中尤以儒家生死观为重,它追求实现生命的价值,保持这积极的入世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体现个体的意义以达到死而不朽的目标。
但是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我国传统的生死观,没有吸收精髓部分,浑浑噩噩生活,不曾反思个人的生命价值,做出相应的贡献。儒家强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慎重对待死亡,但现实中却出现大学生投毒同学,刀砍同学的丧失人性事件。以此可见我国传统的生死观逐渐被淡化。(三)片面认知安乐死目前对于安乐死没有统一完整的的定义,但是普遍上认为“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的可能,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在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的请求下,为了终止痛苦而由医生实施的死亡过程的医疗措施”。随着思想的开放,人们不仅追求活得有尊严,而且要死得有尊严,所以对安乐死的追捧出现了空前的高涨,认为安乐死不是选择生或死的问题,而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但安乐死充满争议,它是为了脱离痛苦还是以死解脱,帮助老人安乐死是子女孝顺还是大逆不道;法律上来说是否合法化;如何界定是安乐死。毕竟它的实施导致死亡这一结果提前到来,人们的认识因人而异,理解上存在片面极端等现象,并不否认我们希望有权利把握自己的生死,让自己的生命有尊严有质量。(四)非理性自杀日益增多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经济模式不断改变,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存的社会压力增大,日渐超过心理和精神上的负荷,自杀这一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自杀是主体采用一定的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全世界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自杀。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情感挫折、学业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生活态度消极,心理抑郁,自我了结生命的事情不断增多,高校学生跳楼跳河等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现在普遍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大部分个人和群体表现出能够珍惜生命,理性对待自杀,并对生命负责的健[作者简介]王东平,女,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史与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0093)。文史博览(理论)CultureHistoryVision(Theory)2016Jan.201653康生死观。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不断加强生命教育(一)以责任意识为准绳的生命观教育生命是我们拥有的权利,但是在生命历程中有一定范围内大学生该承担的责任。了解生命,培养一定的责任意识,是当前高校教育所需的必要课程。康德认为“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所在”。人的最基本的责任也是生命,生命责任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我承担生命责任的自觉意识,并对他人生命负责。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针对当前少部分大学生存在否定自身生命,采用极端方式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高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树立自我生命责任意识,不仅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包括思想行为方面,使大学生吸收内化。
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将责任意识落实到实践中。其次,教育大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生命的责任意识,应重视培养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对他人生命包容的责任感。最后,教育大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生命的责任意识,承担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二)以生命之重为基础的死亡观教育哲学、宗教中的人生信仰大部分都是围绕死亡问题的。从高校的生命教育的现状看,死亡观教育相对关注较少。死亡观教育是探究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培养生命意义,直面死亡真实性的重要教育。人的生命内容是不会终结的,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死亡态度,掌握关于死亡的正确知识,从容面对死亡事件的发生。死亡观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在活着的时候,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拥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美好地生活;同时教育大学生在遇到死亡类的敏感话题时,能够从心理上、思想上全方面,理智看待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甚至接受死亡。(三)以生命价值为主导的人生观教育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个人对于自我及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判断生命价值的依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即内在价值;二是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的意义,即生命的外在价值。如果把认识的意义仅仅解读为正面或者负面,都是不全面的。
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科学看待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到正因为苦难在生命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生命才有价值,人生才更丰富。教育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个人的生命价值,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通过和他人、社会的互动,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三、比较中外大学生生死观及对我国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启示(一)中日大学生生死观的异同从中日大学生在牺牲层面上的生死观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素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鼎然,建党抗日期间的民族义士抛头颅洒热血,时刻警醒大学生不怕牺牲,我们的教育也宣扬作为大学生要在必要时刻敢于牺牲自己,来获得更大的国家社会利益。中国大学生把集体利益优于个人生死。同样,日本的大学生深受武士道精神影响,武士道有吸收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日本大学生的生死观就是以轻生死重承诺为核心的责任意识,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的死是一种荣誉。但是中日大学生的以死牺牲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认为牺牲死亡是一种头可断血可流的正气,不怕死亡,宁死不屈的勇气。而日本大学生崇尚用切腹自杀以表节气,是对生命的顿悟,而我们中国大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是极其血腥和残忍。中日大学生看待自杀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逐年攀高,其中非理性自杀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自杀,大学生因不能承受情感和心理上的多重压力,选择自我逃避的方式。“想不开”和“放不下”成为中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日本人把死当做完美的结局和解脱,对此孜孜以求,日本大学生把自杀当做是个人意志的自由,是一种权力,自杀是个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方式,并且认为无论一个人过失多大,在他选择自杀的那刻,都能得到原谅和道德上的完善。(二)西方国家大学生生死观的启示 中西方的虽然文化背景迥异,但是生死观有着些 许相似之处,大学生都普遍认为生命价值可贵,死亡 之必然,甚至超越生死精神不朽,对人生彼岸充满美 好希冀,希望贫穷者死后富有,希望罪恶者死后得到 宽恕,希望辛劳者死后得到安歇,希望领袖依然成为 天国中的统领者。两者的差异在于生死是权利还是责 我国大学生的生死观 54 任义务的选择,以及个体和集体的生死意义。西方国 家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个人的权利,重视追求个体的幸 福,死亡也是个体的,因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 能性”。由于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影响,西方 大学生认为人生来有罪,所以最后一定要死,将死亡 作为一个底线,也是一个生活目标。
西方国家大学生生死观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首先 生命是权利,中国大学生将生命历程看作不断完成个 体任务的过程,即使死也要承担最后的责任。但是, 个体承担的责任应当被适度定位,不在承受范围内的, 应该卸下,有权利让自己活得快乐自由。其次,西方 大学生的个人主义的盛行,影响中国大学生导致极端 个人主义的自杀行为,是对个人责任感的全盘否定。 人不仅仅是个我的,也是类我的,大学生需要意识到 不能凭个人意志决断处事。再次,西方大学生敢于直 面死亡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豁然面对,认识死亡 的意义,敢于接受死亡的结果。 (三)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独立课程,提供心理辅导 教育大学生最实际做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课堂, 在课程层面上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所以高校应结合 实际,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与传 统的讲授不同,课堂环节都蕴含生命尊严,更应该融 入学生的生命背景讲授知识。因此,“生命教育课程 的开展可根据各校情况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生 命教育课程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教师作为课堂的主 持人及引导者,要鼓励学生大学生说出内心的情感, 使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生命价值的理性人上,珍 惜生命,尊重他人。
并且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了解生与死的关系,对社会热门话题如自杀、安乐 死展开讨论,摒弃西方的个人极端主义的生死观,尊 重自己更尊重他人生命。 2、开展实践活动,重视主体参与 生命是需要体验的,只有通过个体参与到活动中, 才能使学生们感知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大学 生自主性较强,普遍对学校灌输方式教育感到厌恶, 所在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 到实践活动中学习,体验和选择,以此形成个体的生 命判断。由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在行为上 热爱生命,更应该从大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入 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和社会把生命教育结合 各类丰富多彩的高校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 验生命和感知生命。通过主动参与活动,增强大学生 责任感和对生命的认同感,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3、加强多方联合,注重人文关怀 生死观的教育立足于现实困惑和理论实际。对大 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的配合, 形成多方联动,利用各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源,形成 教育的大环境。家庭作为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 其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影响十分强大和深远,生命 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组成部分。
生命教育的教 育者要怀着关怀的心态,针对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进行系统地指导,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要主 动关心大学生,帮助他们及时摆脱生命困惑,从情感 和人性出发,以理服人,唤醒生命价值。 通过生命教育构建现代生死观的核心价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11):14-16. 大专学生之生命意义感及其相关:意义治疗 法基本概念之实证性研究[J]. 教育心理学报,1987 (20):87-106. 安乐死的概念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3):86-9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J].北京 教育( 德育版),2010(11):14-16. 伊曼努尔.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 (俄)别尔嘉耶夫.死亡与永生[EB/OL]. 2009-10-19, 论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J].高教论坛, 2008(2):21-22. 本思想文化研究,2005(6):23-24.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及其教育启示[J].生命 教育, 2003 (7):28-32. [10]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 1999. [11] 寻求人生的真谛:生死问题的探索[M].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132.[12]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生命教育课程对大 学生生死观的影响之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9. [13]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 (责任编辑:潇红) 文史博览(理论) Culture HistoryVision(Theory) 2016 Jan.201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