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东升贺新年
玉兔贺岁,辞旧迎新。2023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兔年。生肖中的“兔”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卯,兔年即卯年。兔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视为月的代称。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中有白兔,称月中兔,又称月兔。《艺文类聚》卷一引汉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宋代的俞琰《席上腐谈》卷上:“愚谓兔自属日,所谓月中兔者,月中之日光也……世俗遂谓月中有倒药兔,妄矣。”月兔也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随嫦娥飞升到月宫的一只白兔。古诗文中多有引用,也借指月亮。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傅玄在《拟天向》中写道:“月中何有,白兔倒药。”唐代诗人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宋代辛弃疾作《满江红•中秋》词:“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兔子的月宫捣药者身份,至迟在东汉即已确立。山东出土的许多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座下都有只玉兔在捣药。清代兔儿爷无疑承袭了这种身份,其右手总是握着一根黑漆漆的捣药杵,至今山东儿歌还唱“天蒙蒙,云蒙蒙,玉兔捣药出月宫,瘟魔人户驱赶走,布医施药显神通”。北京的《嫦娥奔月》《唐王游月宫》等月宫戏,玉兔以捣药杵为兵器,鞍前马后围着嫦娥姐姐上蹿下跳。清代的兔儿做了爷,自然得顶戴花翎,可那头上两只大耳朵,清朝官帽扣不上,只好将那爷味往下整,把衣服给整气派了。身穿金甲,脚蹬朝靴,怎么威风怎么整。最后把兔儿爷整成一个文官兼武官的舞台戏子。到了民国,兔儿爷形象更加多样,派生出小货郎、剃头匠、算命先生、卖油郎,不一而足。
妇好墓中的玉兔
玉兔始见于殷商,商周时较为流行。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妇好墓在1976年发掘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保存完好。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妇好墓所出的玉器可分为礼器、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装饰品大部分雕成动物形,造型生动,雕刻精湛,展示了当时较高的制玉水平。妇好墓中的玉兔呈黄褐色,扁平体,作一奔兔之形。首略昂,双圈大眼,张口露舌,鼻翼系刻出,长耳后竖,肥躯翘尾,足前屈,爪、趾毕露。前足处钻一孔,可用于穿系佩挂。
妇好墓出土的玉兔(图片来源于殷墟博物馆)
西周的青铜兔尊
在青铜器时代,鸟兽的形象经常被借鉴以制造形态各异的器物,称为“形尊”。这种鸟兽形尊之“尊”,通常作为饮酒只用,因此,这种以鸟兽等动物形象为用的青铜礼器,称为肖形器。肖形器除了常见的鸟、鱼、马、鸟、牛、虎等飞禽走兽的形象,也有兔子这等温婉的形象。西周青铜兔尊于1992年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赵村出土。该器出于晋侯墓地8号墓。兔尊造型独特,形象生动逼真,是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兔作爬伏状,前肢点地,后腿弯曲,犹如跳跃之前一瞬间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兔子胆怯而又机警的特点。兔腹中空,背上开有圆角长方形口,并覆以与兔身浑然一体的盖,盖上有扁圆形钮。兔身两侧饰圆形的火纹、四目相间的雷纹和勾连雷纹。这件兔尊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器表的斑驳锈色,绿褐相间,更见岁月沧桑。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晋侯墓地出土的这几件兔尊匍匐的形态,略微腾空的四蹄,有即将腾空跃起的动态,即所谓“动如脱兔”是也。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这几件兔尊盖内,都粘有树叶状物,这种其内部黏着的树叶状物,也见于殷墟大司空M303、河南鹿邑长子口墓等出土器物上,这或许与缩酒有关,但也有可能与用郁金叶调酒有关。据研究,这些动物造型的礼器大多出自女性墓葬。
西周青铜兔尊(图片来源于山西省博物馆)
汉唐时期的玉兔
1974年,举世轰动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幅繁丽精美的帛画,其上画有月宫,弯弯的月亮上,一只肥大的蟾蜍旁伴随一只轻盈的兔子。兔子与月亮的神话在中国出现很早,但这幅画上出现月兔,说明秦汉时已经有类似的传说故事了。出土于陕西绥德东汉墓的神兽玉兔捣药图门楣画像石,画面分上下两层,采用减地浅浮雕的手法制作。上层为卷草纹,两角为日月轮。下层画面有手举嘉禾单腿跪拜的羽人与独角神马、独角兽、翼龙、虎、玉兔捣药、双头神鹿等。2010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一个唐代大型墓葬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大量罕见文物,成组的十二生肖俑在全国也属首次发现。十二生肖俑均为人身,为泥质红陶模制,最为难得的是,每个生肖均刻画得非常拟人,将人的神态刻画在兔、狗、蛇等动物的面孔上。其中一件兔头人,身着袍服大带, 双手拱立,俨然一位高官,观之令人哑然失笑。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唐代的瓷兔,小巧玲珑,活灵活现,是一件孩子们的玩具。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中长辈在乞巧、春节等节日里为孩子们购买各种动物玩具已渐成风俗。为适应这种需求,工匠们也捏塑出造型各异的动物售卖,为儿童们所喜爱。此件瓷兔应是当时出售的儿童玩具。
唐代瓷兔(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
明代蟾宫玉兔图
《蟾宫玉兔图》为明代画家陶成所绘,绢本设色,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陶成,字盂学,一作懋学,后更敬学,号云湖仙人,江苏宝应人。明成化辛卯年(1471)举人。他的绘画、书法造诣极高。明代文学家、书画鉴赏家李开先对陶成推崇备至、评价甚高。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云,陶成“书工篆隶直草,诗人奇古,画山川多用青绿,尤喜作钩勒,竹、兔与鸹、鹿,皆妙。由其胸中洒然也”。传统绘画中,花鸟画的范围涵盖极广,花卉草木,飞禽走兽,鳞介昆虫都归入花鸟画的范围。也就是说,传统花鸟画的描摹对象是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以兔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最有名的一幅是宋代崔白画的《双喜图》,这幅作品描绘了双鹊和兔子对峙的场景。陶成画兔的技法和崔白很像,运用笔尖簇点,层层染色,再用极细的狼毫笔丝画出兔子的绒毛。陶成画的这只兔子为白色,在设色技巧上要求更好,为了突出兔子绒毛的洁白、光泽、亮度,需要反复用淡墨积染,增加色彩的厚重感。仅仅是这个过程就要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陶成的《蟾宫玉兔图》除了技法出众,构图也很饱满。陶成在创作中采用全景式的构图方法,引入山水画的技巧,描绘出一个极具真实感的自然空间。青绿设色的山石很有装饰性美感,竹子桂花在风中摇曳,一轮圆月高挂夜空,一只洁白的兔子试图抬起前腿拜月祈福。将兔子和月亮联系在一起是民间传说的力量,嫦娥奔月后居住在清冷的月宫就有一只白兔为伴。陶成将通俗的民间故事描绘成一幅典雅工细、意境清幽的绘画作品。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手机杂志第1960期」
版式:刘 丹 刘 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