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瑶观天象之“良渚·考古·天文”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良渚文化与天文考古、天文史研究的首次对话。通过本次活动,瑶山祭坛观象授时的功能,良渚玉器蕴含的天文内涵,以及对良渚先民掌握的天文知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认知和普及。活动包含天象直播、沙龙对话以及“瑶观天象”瑶山天文科普展示。活动直播视频可在良渚古城视频号直播回放栏目观看。
现场与天象图
架设在瑶山祭坛上的天文望远镜
架设在瑶山祭坛上的天文望远镜
色球全日面
光球全日面
专家沙龙
王宁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遗址考古发掘总领队、良渚水利系统发现者
王宁远主要从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和其中的天文元素方面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瑶山遗迹情况和对某些推测与天文相关的发现,对良渚人乃至更早人类的天文观察进行探讨,认为莫角山土台,墓葬方向,水利系统坝高与溢洪道控制等,反映了良渚人准确判定方向和几何测量能力。同时将神人兽面与凌家滩、河姆渡图像元素、以及日月天极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天文现象和天体与良渚人的信仰密切相关。而作为良渚经济支柱的稻作农业,必然有观天文和定节气的行为。
孙小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史、天文学史、考古天文学的研究
孙小淳主要讲述关于太阳的神话与科学,认为中国古代“日出扶桑”、“天干十日”、“后羿射日”等神话中包含了对太阳的观察和认识。古人通过圭表观测太阳,古代建立了空间方位和时间序列,并进一步构造了天地宇宙的结构。神话中包括了对太阳大小的认识,就是基于先民的视觉直观感受,但同时也包含了关于天地大小和结构的宇宙论。从天人关系着眼,可以为良渚天文考古,提供新的思路。
季海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
季海生介绍了从太阳对于古气候和古文明的影响,太阳活动引起的能量起伏可能影响了文明的演化,如蒙德极小期与小冰期的重合对于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良渚文化期间,太阳活动水平正好度过了多次的极小期,从低位上升到稳定的高位。从天文的角度理解良渚文化中的符号,探讨良渚“鸟形立体圆雕”与太阳日全食可能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历史故事与太阳可能存在的关系。
钮卫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史、天文学史研究
钮卫星分享了天文学在文明早期的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体现。首先体现为一种实用的生存手段,以适应自然的节奏,对生产和生活做出合适的安排。其次对受人关注的天文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释和预测,另外古人通过对一些基本天文技能的把握,来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些实用的天文技能包括辨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等。
傅燕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傅燕宁简要介绍了日月视运动和农历的编算颁行,对历法的依据、规则和作用,以及日地月相对构形天象中的农历要素进行了全面直观的解读。
“瑶观天象”瑶山天文科普展现场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