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 自助申请入会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意义深远。
推荐理由:
教师节是星期四,刚好是我给长安街读书会推荐好书的日子。
上周四推荐的是西人著作,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这周推荐东方古典吧。
一个中国人,如果真心希望妙笔生花,或者对意境有描摹能力,或者有志于出广告精品,少不了要读些古典。
只在现代语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写作者,语言是欠缺音乐感的,在信、达、雅三个层级中,怕是很难登上雅的巅峰。
雅不是装贵族,追求华丽,而是语词在节律音韵帮助下,组合出一种美妙的阅读体验。
中国古典文学幅员辽阔,自《诗经》至于明清小说,恍如从帕米尔高原至于舟山渔场。其中绕不过的一座丛林,就是唐诗。在古代中国魅力巅峰时刻诞生的这些美丽诗篇浩如烟海,泛舟一生,也未必能到彼岸。还好古来删繁就简者不少,所以我们可以将精力集中于《唐诗三百首》。翻烂这一本,也就“不会作诗也会吟”了。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乾隆十六年进士孙洙,此公号蘅塘退士,是个好官,也是个学者。他一直觉得流传于世的《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想另起炉灶,编选一个新版本,成为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红粉知己,那就是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后者家学深厚、酷爱唐诗。乾隆二十八年春,夫妻俩边吟边评,品藻臧否,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选诗标准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加上洗练精准的注释,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实际入选310首。这是两个诗情同道的作品,也是神仙伴侣爱情的见证。我相信那一年的伏案工作,也必定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成书后果然风靡国内,有口皆碑,育人无数,流传至今,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我们寻常人读这本书,大可不必去在乎什么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和乐府诗的分野,甚至也不必每首都背诵下来。挑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抄一抄就好,就像时不时到花树烂漫的山岗上走走。这本书的编纂本意是给私塾里的学童提供一个高质量教材,所以虽为古诗,其中大部分今人读来没有太大的理解障碍,当然韩愈的《石鼓歌》还是有点诘屈聱牙、典故丛生,呵呵。
我最初感受这本书的魅力,还得感谢广播。大约在我行将小学毕业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今晚八点半》,其中有将近一年功夫,专设了“唐诗三百首”板块,朗诵者是中国播音界巨擘夏青先生。先生清亮幽深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节奏,每每让顽童之心瞬间静下来,似懂非懂地感受那种古意。现在回头看,当年每天晚上的这一小段沉迷,对我有着难以估量的启蒙价值。
我还清楚地记得夏先生朗诵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时的感觉: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先生的断句方式是:江汉(汉字拖得略长)曾(曾字略拖)为客(客字戛然而止,如音乐休止符),相逢(略一沉吟)每(略拖)醉还(还字意犹未了)。他的声音有魔法,穿透人的心灵后,那个斯文的伤疤一辈子都不会愈合。我自认是一个粗糙的人,但很奇怪,第一次听到唐诗,就不可救药地沉溺进去,基本上就是一见钟情,之后从一而终。
后来就遇到了很好的读本。说起来的我的第一本古诗集算是《唐诗三百首》的表亲,是我读初一时自己买的,叫《唐人绝句选》,横排版简体字,售价9毛7分,1984年中华书局版,是中华文史哲名著选读里的一本,入选绝句三百多首。从序言上看,是黄肃秋先生在六十年代初选编的,将要出版时,遭遇文革浩劫。还好黄先生冒险把文稿保留了下来,文革结束后中华书局将其变成了铅字。
这本书我爱不释手,一直放在枕头边上。买到它大约半年后,我到一个同学家去玩,看到她家茶几上摆着一本《唐诗三百首》,也是中华书局出版,绿色的封面,繁体字竖排版,中间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折痕和标注,封三上盖了一个戳:第三监狱。
同学的父亲是个狱警,这本书是给在押犯读的,但是放了整整一年,只有一个犯人去碰,他一看是繁体字,嘟囔了一声就放回去,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光顾过它。那里被翻烂的是《林海雪原》和《桥隆飙》,近似革命文学里的武侠小说。
《唐诗三百首》躺在那里,犯人不待见,狱警也没人去翻,于是同学爸爸把书带回来,希望女儿读。很不幸我们这个女同学对古诗很头疼,对竖排版繁体字的古诗更加头疼。那本书躺在茶几上,被当做茶杯垫子。
于是我厚着脸皮说能不能借我看看,主人同意了。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我想,如果那些犯人能学会欣赏唐诗,他们的改造也许会彻底很多。
这本书被我翻得很烂,里面还有我当年做的幼稚的旁注,再就是用小纸片抄了《唐诗三百首》没有选的诗粘上去。我今天还能背出来的大部头,比如《长恨歌》《琵琶行》《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那个时候的童子功。
我曾经设想过,假如要逃亡,可以带一本书,我带那本呢?《世说新语》不错,《阅微草堂笔记》很好,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不舍,《蒙田随笔》也很好,至于《资治通鉴》《第三帝国兴亡》这些大部头,肯定没法带走,只能忍痛割爱。反复斟酌,最后胜出的就是《唐诗三百首》。带这一本,正文加注释,连诗歌带历史带礼俗带地理,都有了。中华书局版的字也很漂亮,堪为小楷字帖。
单位里小年轻一茬茬来,他们学历很高,脑子精明,但写东西总是语言不干净。但凡他们要我开书目,我总是把《资治通鉴》和《唐诗三百首》列在最上面。我知道他们很多人都不会去碰,但依然乐意每次都推荐。其中一个人问我:“老师,读这些有用吗?”
大概他们更希望有一本类似《如何写好新闻评论》的教材,手把手教技巧,简单直接说秘籍,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能挣工分。
是啊,读唐诗有什么好处呢?尤其不靠文字讨生活的人。
我是这样想的:生活总归不完美,现实总是很骨干,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鲁迅所说,直面惨淡人生。既如此,我们打不过就要逃,逃到一个可以舔伤口的地方,可以自我恢复平衡的地方。可以是一个飘着花瓣的浴缸,可以是一场汗水淋漓的运动,可以是佛经,可以是电影,总之是一切可以让你从庸凡生活中超脱出来的方式。
我的私家花园之一就是唐诗。那里万千花树,只生产一种芬芳,我们把那叫做美。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无为之美。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这是丝竹之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相思之美。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是乡愁之美。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这是征伐之美。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是游侠之美。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是舞姿之美。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这是边塞之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知友之美。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誓言之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骨气之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幽思之美。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是栖居之美。
说不尽李白之磅礴才气天上来,说不尽杜甫之沉郁顿挫天地风,说不尽白居易青州司马肺腑江海,说不尽李商隐朦胧微妙暗香来,说不尽李贺奇彩斑斓的鬼神想象,说不尽王维以诗为画写意山水。
壮气升腾三百年,瑰丽雄奇三百篇。若我们不能穿越回去,不妨在那个巅峰时代的遗迹里,触摸巨人的掌纹,领会我们这个国度不可为外人言说的伟大。
如果问我爱国的理由,唐诗就是其中之一。
好书就是好老师,荐为教师节礼物最相宜。
《唐诗三百首》,中国之美于斯尽矣。
长安街
读书会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崛起好好学习读书,学习养才,读书报国。现有近千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直机关及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大家以书相聚,多读点好书!
·END·
长安街读书会
相聚长安街 走读长安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