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郡段志玄
公讳□,字志玄,□□□□□□□。若夫岱宗隐嶙,崇基冠於众邱;长河浩汗,洪源导於积石。是以庭坚作士,西周□伯阳之教;干木作师,东海望经明之绩。焕乎方策,岂不然欤?祖瑗,齐平陵县令、□川太守。德光雅俗,政洽唯良。
考偃师,散骑常侍、益都县开国公,赠洪州都督、八州诸军事,谥信公。勤迈中涓,功铭庸器。公禀峻极之秀气,□淳粹之□□,□□□□孝,□践□基於忠烈。仪表瑰奇,器量宏远。峨峨焉,犹曾峰之跱嵩霍;滔滔焉,若清流之登江汉,故能龆年立志,冠岁知名。质性方直,□希於汲黯;交结豪杰,□□□□□。
□□随大业中,薄伐辽左,公召募从征,年始十四。夫兵战,凶危也;辽碣,遐阻也。童牙而从兵战,忘身而涉辽碣,□□之识,基於是矣!高祖道踰汤武□□□□;今上地兼鲁卫,爰始登庸。公附翼方举,攀光旭旦,委质迈奔走之臣,就列踰蜀汉士。初□军头、朝散大夫,从上破西河,迁朝请大夫。又从破宋老生於霍邑,迁银青光禄大夫。
昔舞阳策名,从沛邑而力战;子卫效命,临昆阳而先登。永□茂勋,方驾前烈。又与柴绍、刘文静破桑显和、屈突通,累迁右光禄大夫、上柱国,封临济县侯,食邑一千户。又从上讨薛举、刘武周,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进封武安郡公(北魏时期,分武威郡为武威、武安两郡,武威郡郡治所林中县、武安郡治所为襄武县),食邑并前二千户。
公勇冠三军,气高□战,跃马电发,则□□必摧;搴旗□□,则坚城□拔。是以纡金章於岩廊,苞举樊郦;分桓珪於奥壤,牢笼寇邓,君子以为宜哉。又从上破王世充,□□□第一,公□□授太子□□,寻迁□□□□□□。上初践少阳,无忘惟旧,除左虞候率。
及膺宝命,言念嘉庸,拜左骁卫将军。若乃尽节两朝,(阙十字)踰方召於往□。□□□勒彫戈,忠孝□令,孰能恩隆善赏,礼优夜拜者哉?俄赐别食封四百户,迁左骁卫大将军,又为梁州刺史、怀雍岐三州诸军事、寻进封樊国公,食邑三千户。
别赐食封五百户,通前九百户。又以本官检校原州都督,又统承风道行军,讨吐谷浑。丁父忧,未几起复本任。文德皇後山陵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总□□□□□□□□□□□之功,□纪于玉府;加等进秩之宠,岁重於周行。而司勋授册,天下所以劝善;良史执简,後昆所以钦风。□□览前书,深惟近代。
周之五等,既贻弊于后王;汉之六□,□□□于□世。乃授公使持节金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子孙承袭。改封褒国公,食邑如故。与司徒赵国公等同受册命。从谒献陵,□检校武候大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外□□□,□□卫而齐声;内典钩陈,与辛赵而方轨,非圣帝不能畴茂绩,非奇才不能取高位。
於是见君臣之合契,唱和之如一焉。又丁母忧,寻夺情复本职。公孝□□发,□礼夙著。腰剑□锜,怀蓼莪而疚心;泣血苫庐,瞻几筵而增绝。衔恤成疾,致毁遽渐。中使结辙於里闾,名医韬奇於药剂。上□□心膂,慈深覆育,亲降銮跸,就□□问。
既班□贵,又诣所言。公铭戴恩私,对扬忠到。城郢之志,岂惟楚臣;慎赦之言,宁惭汉相。既而子舆日棘,平仲不□。类彼刘□,游□宗而长□;□□□□,□□□而□归。以贞观十六年□月十八日,薨於京师之醴泉里第,春秋卌五。
上情深悼伤,举哀於别次。虽汉后之痛第孙,晋君之悲仁祖,方之蔑如。□□□诏曰:“□□之道,□□於念功;劝善之义,寔深於追往。故镇军大将军、右卫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器宇敦确,风略沉毅。委质运始,宣力霸图。效勇节於麾旌,功勒□□鼎□。□□□□,诚□金石。方□□历,永寄心膂,与善冥默,奄焉殒丧。震悼之情,倍深伤惜;哀荣之典,宜加恒数。可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扬和滁润常宣歙七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余官勋并如故。
於昭陵□侧赐□茔地并东园秘器。葬事所须,并宜官给。赙布绢五百段、米粟一千石。四品一人监护。其仪仗送至墓所,仍送还宅。”上又追怀功烈,乃诏司存图形於戢武阁,太常考行,谥曰忠壮公。礼也。
惟公气岸崇峻,墙宇□深。戏树幡旗,幼怀□□。□□□□□□□□□□□才。猛志凌云,扼貔貅而靡惧;高节迈俗,触雷霆而不惊。逮乎河出马图,腰佩□纽。爵兼千乘,裂□□之膏腴;位□□□,极汉庭之荣宠。
忠□□□□□□□□□之道,克申於家国;仁义之风,不愆於出内。怀公孙之不伐,慕考甫之循墙。行戒刚强,晦其扛鼎之力;言思木讷,韬其涌泉之虑。加以敦睦宗族,久□□□。怡怡于昆季,恂恂乎乡党。
灵府洞开,恕已以及物;仁心天发,轻财以济贫。岂非朝廷之爪牙,人伦之领袖者已!故吏□正等,慨徽音之遂往,怀遗爱而增恸。□请书□□□□□□□。汉之房□,尚□碑于甘□;晋之庾亮,犹勒铭於江表。况乎诚著草昧,功参征伐,顾灌□而俯视,軼寇贾而长驱,岂可使改名之客不睹于琬琰,□葬之□□□□□□□□□□。
《昭陵碑石》案:碑云:公諱□,字志玄。世以字行,其名已泐,本傳亦未及,然據昭陵現存碑石,其名似可推知。據本書《許洛仁碑》云:“武德開元,拜三衛車騎,侯君集、段雄、喬軌,並幕府功臣,悉在部內。”此“段雄”者,既稱“幕府功臣”,而唐史未見其人。以揚雄嘗作《太玄》測之,疑段志玄即名“雄”也。
长孙皇后出葬时,段志玄与宇文士及分别统领兵马守卫肃章门。太宗在夜晚派遣使者到达他们两人驻所,宇文士及开门放行,段志玄则闭门不让使者进来,并道:“军门夜晚不能开。”使者道:“我有皇帝的手敕。”段志玄道:“夜间难辨真伪。”使者无奈,只好等待到天明。太宗听说后,称赞道:“这是真正的将军,周亚夫也不过如此。”周亚夫段志玄就是今天的主人公。
▲武威郡段志玄
隋朝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段志玄时年十四岁,应募从征。后来,段志玄随父亲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夺取霍邑(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打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累功至左光禄大夫。
后来,段志玄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失,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桑显和大败。不久,段志玄与诸将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数百人在后面追赶,但是都不敢逼近。不久,王世充、窦建德相继被平定,段志玄因功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后与尉迟敬德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唐朝贞观八年(634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段志玄击破吐谷浑,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距离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唐太宗诏令段志玄追击到青海夺取吐谷浑的牧马,段志玄停留不前,被唐太宗罢免其官职,不久又官复原职。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段志玄为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刺史,改封褒国公。贞观十二年,升任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加镇军大将军。
唐朝贞观十六年(642年),段志玄患病。唐太宗前往探视,并打算封其子为五品官。段志玄请求将官职封给弟弟段志感,唐太宗遂封段志感为左卫郎将。不久,段志玄病逝,终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扬州刺史,谥号庄肃,并陪葬昭陵。同时段志玄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段志玄DNA谱系:东汉太尉段颎(东汉)→郎中段轨(东汉)、郎中段彦(东汉)→段煨(东汉、曹魏)、段延(曹魏云南州刺史)→段随(曹魏)→段随(曹魏)→段瑞(曹魏)→段由夫(西晋)→段仪(前凉)→段苟(南凉)→段晖(后凉段业、北凉段信堂弟)→段承根(西秦、北魏)→段瑗(西魏、北周)→段偃师(隋朝)→段志玄(唐朝)。
*原文标题:《玄武门顶梁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武威郡姑臧段志玄的传奇一生》*作者简介:慕容维维,别名独孤神威,字维,主攻突厥学、鲜卑学、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史研究的信息检索和数字化。
大理段氏的绝技叫六脉神剑,恐怕是因为段氏真有六个支脉|文史宴*原文标题:《玄武门顶梁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武威郡姑臧段志玄的传奇一生》*作者简介:慕容维维,别名独孤神威,字维,主攻突厥学、鲜卑学、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史研究的信息检索和数字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