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李林荣
《国学与中国人文》,余英时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国学与中国人文》这本新书,是8年前出齐的10卷本余英时文集的两卷续集之一,列为文集的第12卷。全书收文17篇,体例不一,题旨均在书名所示的“国学”和“中国人文”的学术范畴内。除了三四篇短文形式的序言、讲词,别的十几篇都是长文,多为近年作者在海内外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报告的整理修订版。其中,《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试探》一文,长达10万字,论篇幅和见解,都堪称全书压卷之作。作为一部学术文集,这本书最突出的亮点正在于它所呈现的知识见解。概列其要,可分三点:一是主要在《“国学”与中国人文研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两文中澄清的“国学”具有自觉谋求汇通中西学术系统的观念起源;二是《综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近世中国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等文所揭示的士商群体及士商伦理兴起于16世纪的史实;三是《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与《天人之际》中梳理出的中国特色思想范畴发生“轴心突破”的具体表现和与此有关的儒释道三家互渗的史实脉络。此外,《陈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对作者个人治学经历的一个侧面回顾,《关于中日文化交涉史的初步观察》就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所做的评估,《台湾人文研究之展望》为台湾人文学术所作的优势分析和发展建言,也都值得有心的读者加以留意。
《清日战争》,宗泽亚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出版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有关图书的出版一时趋热。对于这场历时19个月、以中国惨败并且对日割地赔款的战事,几代国人无不视之为国耻。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屈辱史,也正由此开篇。君子知耻而后勇,历史的教训应当记取,在态度上无论是依古还是从今,回望甲午战争,对它求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总有极大现实意义。在近来出版的同类图书中,这本《清日战争》最别具一格之处,是它所依据的材料都来自日本方面,而且这些材料出于日本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以及日本各地图书馆所藏的政府、军方和民间图文史料,具有多方参证的可靠性和再研究价值。全书570余页、66万多字,包括“清日战争”、“清日战争观”、“清日战争大事记”、“清日战争图记”、“清日战争表记”共五章。“清日战争”一章细述战前、战时和战后一系列事端,叙述所及之地从朝鲜到黄海,再到鸭绿江、金州、旅顺、威海卫、辽河平原,以及日本下关,最后到割让后的台湾。“清日战争观”一章分项对比中日两国的军备、兵力、情报、通信、医疗、军纪、战俘处置、科技条件、民情基础、政治背景以及战后反省,资料周详,视野广阔,几乎把影响和决定战争胜败的所有内外因都涵盖齐全了。读过这一章,我们以往把战败单纯归咎于装备落后、朝政昏聩和庸将不力的认识,会得到很大矫正。同时,对国与国的战争是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的全面较量这一点,我们也会有更痛切的体会。随后的“大事记”、“图记”、“表记”,均为原始文献分类整理后的精选汇集,直观信息丰富,细节无微不至,既传递出生动的历史现场感,也显露出日本在搜集、处理战争情报及有关数据方面一向严苛之极的完备和精确。
《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德】鲍辛格等著,吴秀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文史哲相通已是老话,只是一般都只把这当作概括古代情形的泛泛而谈。具体到当代的文学创作和学术著述的实践中,则少有能够熔文、史、哲于一炉的个案。近年文坛兴起的非虚构写作,显出了一些横跨文学、历史和社会学的气象,但知识和学理的背景、根基,还多不够明晰、深切。在这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专业在方法转型和话语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文学借鉴。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1926-)是亲历过二战前后德国社会文化潮流急剧转折的一代。他青年时期出战俘营而进学术界,先以德语、英语文学和历史、民俗学为专业,后在清算纳粹种族主义的新时代,创立了集中于地方日常生活现象研究的“经验文化学”学科和同名研究所,并从1960年开始主持、组织这个研究所的教学研究直到1992年退休。这本《日常生活的启蒙者》的德文版出版于鲍辛格80岁那年,收录他与学生和晚辈同行的7篇对话,分别以“路径”、“传统”、“不引人注意之事”、“转折”、“乡土”、“跨境”、“定位”为题,依时序全面回顾和重评了鲍辛格率领同仁开创和发展“经验文化学”的各个历史阶段,尤对其中涉及学术理路和研究方法变化的关键细节探究甚详。书前书后另附一篇序文《以近求远,探幽日常》和一篇跋文《回忆》,分别出自鲍辛格的学生和鲍辛格本人之手,对鲍辛格的学术人生又做了简练生动的述评和总结。
《威尼斯与阿姆斯特丹:十七世纪城市精英研究》,【英】彼得·柏克著,刘君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5月出版
这本中译本正文不足200页的小书,是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r)在城市社会史比较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它的选题“17世纪的威尼斯与阿姆斯特丹”古色古香,却并非冷门,在欧洲史研究领域属于早被经典化了的热点话题。丰富的史料积累,历史现场中两座城市多方面的相似性和它们在各自国家乃至当时整个欧洲的特殊影响力,几方面因素结合起来,使得这一话题具备了勾连历史与现实的深层复杂关系的独特价值。这本完成于1974年、修改完善于1993年的著作,采用微观史研究的人物群像法,精选563名历史人物的文献记载,对17世纪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的精英群体,做了全方位、多侧面的归纳描述和比较探究。全书9章,首章梳理文献、确立方法。其余8章,分别针对两城精英的群体结构、政治功能、经济基础、生活方式、教育训练、价值观念、对艺术的赞助以及社会身份的蜕变,展开专题比较。就描述的细腻、生动程度而言,书中各章多有不输于文学作品的表现。就比较的深切和周全而言,整本书又充分显示出传统史学的谨严法度与新史学的开放思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