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史记》之前主要是编年体,
之前说过编年体主要记录形式是XXX一年发生了什么什么,二年的怎样怎样,三年是咋了咋了……。纪传体是把帝王的事情放入本纪,其他一般的人,如廉颇、蔺相如等就放入列传,像项羽楚霸王等就列入本纪。
关于《史记》,鲁迅先生的话概括得最为恰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说出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又说出了它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的父亲是司马谈,汉朝太史令,早年立志要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不幸的是司马谈在跟汉武帝去泰山封禅的路上,在洛阳的时候染上了重病,便让人赶紧把司马迁叫来。给司马迁交代了遗嘱,他说:我死了之后,你必为太史令;当你做太史令时,不要忘记我想“著书”的事。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写一部史书。司马谈说完之后就去世了,而司马迁接受了他父亲的遗嘱。
这个遗嘱,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遗嘱。如果没有这个遗嘱,就没有光辉的《史记》。中国历史的记载就不知会有多么五花八门的样子,不知道会有多么的不完整。
世界各国,我们中国历史的记录是最完整的。以后每一朝代编写前代的历史时都是按照司马迁的《史记》体例编的。
如果没有这个遗嘱,司马迁在遭到李陵之祸的时候,他就死心了。他之所以能够忍辱负重,就是因为他的人生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要完成父亲的伟大遗愿。
当时李陵跟匈奴打仗打败了,被匈奴抓去,实际上他已投降匈奴了,但朝廷还不知道。汉武帝特别生气,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这时候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说了几句好话,诸如李陵没准是假投降的等等。汉武帝勃然大怒,把司马迁抓起来,当时没有杀。过了不久,传来消息说,李陵确实投降了,汉武帝更加生气,一定要把司马迁给杀掉。
当时一个人犯了死罪,有两个情况可以免死:一是拿出大量的金钱赎身;第二就是受宫刑。受宫刑的人可以活下来。司马迁没有钱,只能选择宫刑。
司马迁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报任安书》写给他的好朋友任安。感兴趣的可以网上搜一下。“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司马迁在艰难困苦、人生磨难中,完成自己“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抱负。
《史记》写完之后,司马迁就不知所终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正是做了这样的事情。20岁时,他就开始游历天下,特别是楚汉相争之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把当时许多活着的老人说的“我爸爸怎么怎么样”的故事都给记下来,这为他后来写《史记》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史记》在思想倾向方面有进步的历史观,“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自己受过苦难,因此非常同情历史上这样的人物。楚汉相争,项羽虽然败给了刘邦,司马迁依然把他放在帝王的位子上,写了《项羽本纪》。陈涉、吴广是造反的英雄,虽然失败了,但是依然把他们放在了“世家”的地位,写了《陈涉世家》。
此外,《史记》的语言平易生动。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不说话,它的下面却踩出了一条条的小路,因为它上面有丰硕的果实。人有成果,不必要自我炫耀。又如“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有的人交朋友交到头发都白了,也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东西,如同刚见面一样;而有的人则一见如故。
《史记》汉代的作品,到了现在,稍有文化的人,读《史记》不太困难,先秦的文章亦这样。可是你读清代的文章却很困难。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迁的文学才华非常高,《史记》里边刻画的人物形象也非常生动。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史记》是纪传式的通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写春秋战国,然后写秦,写汉,一直写到汉代的前期司马迁自己所在的时代为止,是通史。而班固的《汉书》则是纪传式的断代史,主要写西汉整个朝代。跨朝代为通史,只有一个朝代为断代史。
班固的《汉书》完全沿用了司马迁的体例,但是班固的思想远远没有司马迁那样突出。尽管其中有一些章节也写得很精彩,但是从总的思想方法方面是不如司马迁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