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陆子刚(陆子冈简介)

陆子刚(陆子冈简介)

陆子刚(陆子冈简介)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水洗涤了大地,带来凉爽的秋风和白云朵朵的蓝天。一朋友说:“今天好凉爽,让我想起了92年8月来北京实习时的情景。天高云淡风儿凉,北京一下子吸引了我。”另一朋友形容说:“雨后天晴,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舒适怡人~~舒适的秋天真的一步步走来。”陆子刚(陆子冈简介)我走进首都博物馆,计划看文物征集成果

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水洗涤了大地,带来凉爽的秋风和白云朵朵的蓝天。

一朋友说:“今天好凉爽,让我想起了92年8月来北京实习时的情景。天高云淡风儿凉,北京一下子吸引了我。”另一朋友形容说:“雨后天晴,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舒适怡人~~舒适的秋天真的一步步走来。”

陆子刚(陆子冈简介)

陆子刚(陆子冈简介)

我走进首都博物馆,计划看文物征集成果展示。门口工作人员说,目前这只是展示还未对公众开放。于是我选择去五楼看“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这是我第二次来看古代玉器展,上一次有资深讲解员王老师做讲解,提升了我对玉器的认识。但由于是跟随着讲解员参观,自己没空欣赏玉器,这次我打算仔仔细细地看这些珍宝了。

据前言介绍,该展览注重对玉器文物历史发展的揭示。根据目前学术界对玉器文物研究的状况,结合具体文物,从玉器工艺发展的时间纵向,以及不同种类玉器的横向加以排列组合,将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给观众,体现了玉器发展不同时期的工艺特色。

展览分为三部分,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以及元明清时期,展出文物181组件。展品中有大量的王公贵族墓出土的玉器,以及带有皇帝年款及刻有御制诗文的玉器,突出北京作为都城的文化特色。

灯光为突出玉器文物以点光源照明定向照射,再现玉器艺术品的温润之美,色温以还原真实色泽为标准。

玉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灵物神器,在展厅入口处的橱窗中,一件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前21世纪)的玉兽面鸟纹琮出现在眼前。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孕育期,中国玉文化初具雏形。玉琮是祭祀“六玉之一”,用于祭祀土地之神。玉琮起源于手镯,特征是内圆外方,可能象征古人已有“天圆地方”宇宙观。

此件玉琮共有15节,每节两凸一凹,与相邻面组成兽面,都琢有圆形眼。两端对钻,孔径径0.8cm。直槽最上方有纤如毫发的单阴线刻鸟纹。这件玉琮应来自长江下游良褚文化。

走进展厅内,新石器时代的玉勾云形佩吸引了我。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形制主要有几何型和动物型两类。此件玉佩玉质受浸蚀呈湖绿色,夹有白色斑点,正反面纹饰相同。

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成长期,玉器被深深打上了宗教,礼制的烙印。东周时期为演变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发展期,玉器渐趋世俗化,生活化。

↑松石管饰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玉鱼形佩饰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

在商周时期,玉鱼的流行与古人的信仰密不可分,鱼的繁殖能力强,对鱼的崇拜寄托了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古人认为死者生活在黄泉,九泉之下,随葬玉鱼可为死者引路开道。

青玉蝉汉(前206—公元220)

中国人对蝉的喜爱可溯源至新石器时代。蝉羽化后破茧而出,仿佛死而复生,因而将玉蝉广泛用于随葬,汉代更胜行以玉蝉为琀,含在逝者口中。此玉蝉雕工简练,线条有力,制作工整。玉质温润无瑕,顶端两眼斜凸于两侧,头部有一对穿孔。

当时光进入隋唐至辽金时期,这是中国玉器发展的繁荣期。隋唐玉器受到域外文化的影响,为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五代,宋,辽,金时期继承并发展了隋唐玉器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宋代受山水画的影响,出现了全景式构图的人物山水玉雕。辽金玉器既吸收了宋玉的形式和工艺,又具有草原民族的特色。

↑青白玉兽形砚滴宋(960—1279)

砚滴是储水倒入砚台磨墨的文房用具。兽做蝮,口衔小匜,腹部中空,贮水后可流入匜中,设计精巧,背上有盖,通体碾琢卷毛,关节部位饰以云纹,器型厚重朴拙。

青玉卧鹿嵌饰宋(960—1279)1962年出土于北京市海淀区德胜门外小西天清代黑舍里氏墓。

这是我最喜欢看的玉器小鹿,很想拿在手中把玩。

鹿立雕而成,鹿角作灵芝状。鹿通体光素,碾磨精湛,抛光极好,古朴浑厚,是宋代玉作中的精品。上下各有三对穿孔,可制作嵌饰用。黑舍里氏墓位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角,墓主人为清初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因病而死,年仅七岁。墓葬建造精致,随葬了许多珍贵器物古玩。

了解多一点黑舍里氏:

据墓志记载,黑舍里氏是索额图的女儿,索尼的孙女。其祖父、父亲皆为清朝重臣,在康熙十四年黑舍里氏下葬之时正是索额图在朝中如日中天之时,因此在黑舍里氏墓中发现了五十余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玉器又以宋代青玉芝角卧鹿饰件、元代白玉凌霄花饰件和明代白玉子刚款龙凤纹玉卮最为突出,这三件前朝的遗物不仅玉质优良,做工精致,而且时代特征明显,从侧面证明了索额图极高的艺术品位和文物鉴定水平。

↑青玉龟游玉饰金(1115~1234年)

青玉龟游玉饰有两件,由一块玉料对剖制成,其玉质温润细腻。这对玉饰工艺精湛、构思巧妙,是女真贵族元忠为其父随葬的饰品。玉饰呈椭圆形,以浮雕、透雕技法琢出荷叶、茨菰及水草纹,以单阴线刻出荷叶的叶脉,两荷叶中心各高浮雕一小龟。龟游荷叶的题材寓意着吉祥长寿,体现了当时金人已经开始接受汉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灵龟:在中国用玉的历史上,玉龟的形象出现得非常早,在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就已经有玉龟出土,这时的玉龟主要是用作占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商周墓葬中均有龟形玉器出土。到了汉代,文献中开始出现对龟的记载,记录了对龟的灵神崇拜。

↑白玉双鹤衔灵芝纹玉饰金(1115—1234)

此玉器饰为金代老年妇女头巾上的饰物。以镂雕加阴刻线纹制成一对飞鹤,鹤口衔灵芝草,比翼齐飞。鹤为吉祥飞禽,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见。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

第三章讲述中国玉器发展的鼎盛——元明清时期。元代玉器结合了宋,金玉器文化传统与蒙古族文化元素。

明代初期的玉器尚存元代治玉严谨精美的遗风;中期趋向简略,并出现了富有文人气息的玉器;晚期玉器数量激增,以粗犷为美。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喜爱玉器,尤其乾隆时期集古代玉艺之大成,相继完成了大玉瓮,寿山,福海及大禹治水图山子等巨型玉雕,标志着清代玉器工艺达到了顶峰。

↑白玉三羊清乾隆(1736—1795)

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山羊,身上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题材作品。

↑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玉卮明(1368-1644)

白玉“子刚”款夔凤纹玉卮样式仿汉代玉卮,造型古朴,玉质温润细腻,抛光极佳。器物分为盖、身两个部分。卮盖中间镂雕一圆钮,钮上饰涡纹,盖边缘立雕卧狮、卧虎,凸起象鼻钮。卮身把手底部刻有剔地阳文篆书“子刚”款,三足雕成兽首状,等距分布。

了解多一点陆子刚:

明代苏州府太仓人,其生卒年无明确记载。根据现有史料推测,可以说陆子刚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一位在玉器上留下名字的玉雕大师,应主要活动于明嘉靖、万历年间。

据传,他的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堪与同时代唐伯虎的仕女画相提并论。根据文字记载和存世玉器实物,款识基本有“子刚”“子冈”“子刚制”三种。

玉觥↑

每一件玉器都令人有一种看到眼里拔不出来的感觉,在一件标着玉觥的酒具前,我联想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述的场景:“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原来,这个物件就是觥筹交错中的觥。

由于是暑期,首博中的观众多是家长和孩子。由于家长对这些文物也在学习中,因此都给孩子租了电子讲解器。孩子们面对着这些精美的玉器,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样子,挂着讲解器到处跑。母亲能说的就是:“看这个,皇帝就是用这样的碗吃饭。”

碧玉太狮也管不了这些熊孩子。

也许应带领孩子们穿越到古代,再看这些玉器,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吧。

上一篇: 通文馆十三太保实力排行(通文馆十三太保死了几个)
下一篇: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