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贵州书院据史籍所记,从明初至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贵州共建官学四十七处,各府、州、县、卫、司‘偏(遍)立学校作养人才’。清代贵州共有书院共有一百三十三所,其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就有一百余所。这些成绩无疑为贵州的文教勃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创造了明清两朝代‘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两状元一探花)的骄人成绩;书院的自由讲学、启发诱导式,学术争鸣空气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对今天的应试教育仍然有借鉴作用。”(编者)
《明清之际的贵州书院》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贵州通志选举·学校志》 《贵州通志·人物志》,以及贵州各市县的地方志等材料史实为依据,向人们介绍明清时期贵州最有影响的十八家书院,以及对书院有较大贡献的有关人物和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当时明清两朝政治、文化、教育等有影响的精英。目的在于弘扬先贤的奋斗精神,重温黔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现象。
【前言】
明清之际,贵州人才蜂起,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的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两状元一探花)”的骄人成绩,被人誉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造就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固然与历史的际遇和贵州日显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关,而贵州书院的应运而生,无疑对贵州的文教勃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建省兴学旨在驭民
明代之前,贵州文教不兴,从南宋的科举史中可看出,贵州跻身于功名者少得可怜,仅播州有八人中进士。朱元璋君临天下之后,把教育作为治国驭民的基本国策。他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对西南边陲的贵州,在加强政治、军事的同时,他下达的政令是“广教化,变土俗,使之同于中国”。之后,明王朝始终遵循这一既定国策,历代派驻贵州的巡抚、按察使、提学副使,以及府、州、县、卫的官员,大多恪尽职守,以推动贵州文教为己任。他们设学官,建文庙,办书院,倡儒学,以此“作养人才”。在此政策的感召下,各府、州、县、卫、司“徧(遍)立学校,作养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贬谪戍边的官员,亦把兴学育才作为职志,如王阳明、张翀、邹元标等人在贵州的文化建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正德年间,王阳明谪居贵州龙场驿,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著书立说,并创办龙冈书院,旋即受聘主讲于贵阳的文明书院,开黔中讲学之风,流风所至,各地相继创办了二十一所书院。据史籍所记,从明初至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贵州共建官学四十七处。
明代书院的兴起
明代的书院虽然隶属于官学,但在教学形式及内容上有别于官学。因为书院是学者讲课授业、著书立说、出版图书、开展学术活动的场所,管理者称山长,由省府大吏或学政聘请的饱学之士担任。山长有权聘请著名学者讲学,内容广泛,讲课自由,学术气氛较为浓厚。与官学教育旨在科举不同,书院以传授知识为主,不以科举为务。由于书院遵循自由讲学的宗旨,无形中威胁到封建统治的官学体制和思想专制,从而引起统治者的高度关注与极大恐惧。对统治者而言,万历至崇祯年间东林党、复社正是利用书院的讲堂自由讲学,抨击朝政,指斥“邪党”“阉党”,从而导致政治动荡,国运危殆。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及政权生存。基于以上考量,朝廷曾先后四次禁毁书院。在统治者的打压下,书院制度处于衰退状态。
自古以来,贵州文教落后,书院不兴。唐宋时期,湘黔边界的沿河鸾塘书院、竹溪胜院是贵州仅有的两所书院,然而好景不长,后来也渐寥落。到了明代弘治年间,贵州的学校教育不再由云南提学副使代管,受此鼓舞,一些热心本土教育的官员与人士趁势而起,纷纷办学,书院勃然兴起。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黄平士人周瑛在黄平州北龙渊池畔创办草庭书院,开黔中书院之先河。弘治十七年(公元1503年),贵州按察司副使毛科再建贵阳文明书院。在其后的百余年间,铜仁铜江书院、定番中峰书院、修文龙冈书院、黎平天香书院、平越石壁书院、贵阳阳明书院、正学书院、都匀鹤楼书院、南皋书院、镇远紫阳书院等继起,共有书院二十余所。这些书院大多分布在官学密集地区,集中在黔东北六府及黔中一线,这对活跃官学区的学术空气大有助益。
贵州书院的兴起和发展,都与王阳明在黔讲学及其学说在明代盛极一时有着密切关系。正德初年,王阳明在修文创建龙冈书院,聚众讲学,从学者三十余人。之后,“士类感慕者云集听讲,居民环而观如睹”。
王阳明的教学很有特色,形式灵活,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学子可以自由发问,老师根据自己的见解即席回答。如果有异议,可辩论,可切磋。通过双向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在《示龙场诸生条》中,王阳明的教育理念充分地显现出来,他对学子以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史继忠先生对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有如下评述:“龙冈书院开启了贵州自由讲学之风,颇具独立思考、个性解放的特色,这在当时国内各书院中是十分突出的。”(《贵州通史·明代教育》359页)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席书任贵州提学副使,因慕王阳明思想,邀其赴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为此,席书特挑选各府、州、县成绩优异的生员来书院学习,并“身率诸生以所事师礼事之”,与王阳明讨论身心之学,常至深夜,学生“环而观听”颇受教益。
王阳明辞世后,其“心学”风靡华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圣哲”之语。为纪念王阳明对贵州教育的贡献,贵州巡抚都御使王杏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建阳明书院,贵州提学副使——王阳明弟子蒋信于七年后(公元1542年)建正学书院。蒋信的继任者徐樾,系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在黔期间,“讲明心学,陶镕士类”,不遗余力。黔中大吏亦不甘人后,拨款修葺修文阳明洞及王文成公祠,之后又在贵阳修建阳明祠。
贵阳系黔中首府,有“领袖全黔”的地位。文明书院的建立,吹响了贵州文教振兴的号角,在文明书院的引领下,全省各地官员士绅乘势而起,纷纷建立书院,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据史册所载,从明初至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两百余年间,在华夏的科举场上,贵州士人书写了一百一十一名进士和千余名举人的好成绩。这些进士和举人来自长江中下游的“优良之族”及其后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明代大兴文教的大环境中,加之书院的熏陶,他们发愤图强,走出大山,在科举场上与中原士人互争雄长。《清代贵州名贤像传序》对此有如下评价:“黔自建省以来,名德硕彦接踵云兴。或以经济,或以勋业,或以学问,或以品概,固已彪炳当世,卓荦千秋矣!以与中州相较,未遑多让,孰谓黔瘠而无人哉。”
清代书院的发展与消亡
清朝入主中国后,汉族人民的反抗一直没有停息。为了防范明朝遗民利用书院宣传反清思想,清廷特别关注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清廷明令:“各提学官督率教官,务令诸生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意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
在这种肃杀的气氛中,贵州仅保留明代书院四所,它们是思南府的大中书院、为仁书院,平越府的溥仁书院及贵阳府的阳明书院。据康熙年间统计:当时贵州共建各级官学六十九所,其中府学十四所,厅学八所,县学三十四所,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随着政权的日益巩固及自信心的加强,清廷逐渐认识到“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材,广学校所不及”。
到了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清廷下令在各省设立书院,经费由朝廷拨给,责令各省督抚“有化导士子之职”,“宜殚心奉行”,时刻牢记“书院之设,于士习文风,有裨益而无流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省官员闻风而起,视兴办书院为“人才之薮,教化之源”。然而清廷并未放松对书院思想领域的控制,它的手段是:逐步使书院官学化,使之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如书院的主持人(乾隆以前称山长,之后称院长)、设置、办学经费及生徒均由各级官府批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清廷明确规定:“凡书院之长,必选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负笈生徒,必择乡里秀异,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仿分年读书之法,予之成课,使贯通经史。” (《遵义府志》卷二十四)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清廷又对书院生员课程内容作出以下规定:“书院肄业士子,应令院长择其资禀优异者,将经学、史学、治术诸书留心讲贯,而以其余功,兼及对偶、声律之学。其资质难强者,当先攻八股,穷究专经,然后徐及余经,以及史学、治术、对偶、声律。至每月之课,仍以八股为主。”(《遵义府志》卷二十四)
清代书院教学以考课为主。书院的学生,就是官学的生员。他们平时以自学为主,定期参加考课,为科举考试作准备。考课每月两次,全年十六次(因每年开课八个月)。据史料所载,黎平府黎阳书院规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二开学,十一月六日封课。生员每日上午背诵诗文和讲解四书五经经义,下午讲解诗法。清明回乡扫墓,八月回家参加收割,各放假五至七日,可以免课,其余月份的初二和十六日举行月课,每次课考作文一篇,诗一篇。课考后按成绩排定名次,发榜公布。
考课是书院的主要形式,但不少书院沿袭了明代王阳明、邹元标的讲学之风。如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田雯、陈锐,乾隆年间担任山长的陈法、张甄陶、艾茂,以及乾嘉年间主持贵山书院的何泌、翟翔时,光绪年间的贵州学政严修,都以“躬为训课”、为学子释疑解惑而著称。由于他们的身体力行,贵州书院人才辈出,世代不衰,为科举制度输送了大批人才,并在传播传统文化、培养人才、繁荣学术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虽然官府对各地书院控制很严,书院自身也是重考课而轻讲学,然而书院在客观上推动了贵州文化的传播和学术思想的发展。贵州的部分书院,仍沿袭明代王阳明、邹元标的讲学之风,比较重视山长、主讲的选聘。加之聘请省内外博学鸿儒到此讲学,使书院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府学、县学。如贵州郎岱设立书院后,“生徒常住数十人,弦诵之声不绝”,自此当地风气为之一新。又如贵阳的贵山书院,生徒常在百名以上,最多时达二百余人,许多博学鸿儒在此讲学。如清初理学家陈法,在贵山书院执教二十年。之后的名士艾茂、何泌、翟翔时等,都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职志,对贵山书院“士行蒸蒸日上文学、科甲日盛,贵阳人士遂冠于西南”做出了贡献。
贵山书院毕业的学生中亦不乏俊杰之士,如嘉庆年间被誉为“殿上虎”的谏官花杰,咸丰、同治年间著名汉学家傅寿彤,以及“大魁天下”被称为“滇黔以状元及第夺魁第一人”的赵以炯等。又如贵阳学古书院,光绪初年改为正习书院后,贵州学政严修又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将其易名经世学堂,以此进行贵州教育改革。经世学堂不仅是贵州兴办近代教育的开端,亦是国内最先改革书院的典范。该学堂为贵州乃至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并使之成为清末民初的政界、文坛及学界的中坚力量。
据史料所载:清代贵州共有书院一百三十三所,其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就有一百余所。较之宋代的一所和明代的二十一所,清代贵州书院发展之快,实在惊人。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文教未兴之地或新建置的府、州及直隶厅也建起了书院。如新建置的大定府建有十一所,兴义府建有十所,松桃直隶厅为少数民族聚居区,道光及光绪年间先后建起书院三所。过去被视为“王化未及”的“千里苗疆”,改土归流后,亦先后在罗斛厅、长寨厅、郎岱厅、归化厅、永丰州、古州厅、永从县、八寨厅、丹江厅、台拱厅建立书院。
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爆发各族人民大起义,经过血腥战火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大多遭受焚毁。战后有的得以恢复和重建,有的就此消失。光绪年间,贵州虽然又新建一些书院,但数量少、规模小。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王朝颁布兴学诏书,贵州的书院随后改为大、中、小学堂。自此,书院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书院知识简介】
1.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始于唐、兴于宋、沿用至清,历时千年,遍及全国。
“书院”一词,正式见称于唐代的官牍之中。唐玄宗时,设丽正殿书院,后又改称集贤殿书院,掌管抄书、校书、藏书工作。官方“书院”的用途相当于秦朝的明堂、石室,汉代的东观、兰台,清代的文渊阁等;私人“书院”是个人读书治学的所在。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
真正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宋代庐山国学,此为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此后的历史里,书院在大多时候是民间教育的重要力量。毛礼锐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对中国书院的特点做了如下归纳: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二、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三、在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四、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五、师生关系融洽。
2.山长
书院一般选址山中,一院之长称为“山长”,是主持书院教学兼领院务的负责人。
山长的称谓始见于唐、五代。宋马永易《实宾录·山长》记载,唐刺史孙丘在阆州北古台山设立学舍,聘请尹恭初为山长;叶名澧著《桥西杂记》,谓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称他为山长,乃属于隐居者之号。
到宋初,书院的负责人正式称为山长,非大儒或名宿莫任。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诏令改山长为院长,但习惯上仍称山长。
3.主讲
主持讲学的人。书院设置此职支持教学。
4.正教习
书院教职之一,掌管教学。
5.生童监院
书院职事之一,专管肄业院中的生员与童生类的学徒。
6.主盟
书院中的主盟,指的是讲会或会讲活动中的主持人。
7.学长
主管书院教务及行政事务的人。
8.斋长
书院的职务之一,为生徒首领,一般由山长从生徒中择优充任。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山长、监院的工作,劝善规过,在诸生中倡导学习修身的氛围。
9.堂长
指书院学生首领。
10.缮写
书院的职事之一,负责文书、写榜张贴、誊抄优秀课卷等。又称缮书。
11.司事
书院职务之一,主管账目,多由廉政之士担任。
12.掌书
书院职事之一。其责在保管借阅图书。
13.教主
主持书院会讲的人。
14.院书
书院职事之一。专事文书承办,试卷制备之职。
15.训规
书院规章制度之一,重在训导、规勉。内容涉及人品修养、为学秩序、日常生活等。也称“训约”“条约”。
16.会讲
书院聚会的一种形式,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关。
17.讲会
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关的学术组织。活动开展时,与会者会根据特定课题,进行读书、问难、规劝等事项。
18.会学
聚会相互学习、切磋辩难之意。
19.窗课
指书院对生徒个别考核。
20.经古课
书院考课名称之意,内容以经学、古学为主。
21.散课
书院考课名称之一。其内容以诗赋、经解、策论为主。
22.馆课
书院山长主持的考课。
23.堂课
书院山长主持的考课,必须当堂交卷。
24.斋课
由书院山长或院长主持、命题并阅卷的考课。
25.官课
书院中由地方官员出题、主持并评阅的考课,生徒成绩优异者一般皆发奖赏。
26.轮课
官府各衙门轮流主持的考课。
27.复讲
书院的教学方法之—。指会讲时,先生先讲述,随后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复述先生的意思。
28.超等
书院生监类生徒成绩等级称谓之一。按成绩好坏分为超等、特等、一等三个级别,相应给予不同的待遇。
29.四大书院
北宋四所著名书院的合称。所指不一。理学家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中认为是嵩阳、岳麓、睢阳、白鹿洞四所。
30.升堂讲说
书院所采用的一种集体交流形式。通常由到时召集门徒进行集体讲解,师生之间可当堂质疑答辩。
31.书院学田
书院下属的田产,通常由官府划拨或士人捐赠。田租收入成为书院经费的主要来源,其数量直接影响书院的兴废盛衰。
32.岁修田
书院田产的一种类型,田租收入作为专项基金,用于每年院舍维修之用。
33.膏火田
书院田产的一种类型,所收租谷用于发放生徒津贴。又称食田。
34.祭田
书院田产之一种,田租收入专供祭祀用。
35.书堂
书院讲学肄业的场所。
36.聘仪
聘请书院山长所备之银钱,一般连同聘书(亦称关书)一起致送。又称聘银、聘金、延聘仪等。
37.谢仪
致谢之礼金。清代书院多习举业,凡生徒岁考进学者,官府有设此以鼓励山长。
38.赙仪
书院给在院生徒父母去世时赠送的奠金。
39.贽仪
山长任职之初,书院致赠的礼金。又称贽敬。
40.束脩
原指十条干肉,后来专指学生付给老师的薪金。也称作束金、脩金、脩脯等。
41.书院本
历代书院所刻印的书本。
42.知单
书院会讲前向特邀与会者所发之请柬。
43.德业簿
书院用以记录、考察生徒学习成绩、品行修养情况的簿册。
44.课榜
公布考课名次榜文。
【目录】
前言
明代贵州的第一所书院——草庭书院
首代王门弟子的孕育地——文明书院
王阳明亲创的儒学道场——龙冈书院
天下所建最早的王门书院——阳明书院
传播阳明心学的清平圣地——学孔书院
思南文化的学音之地——为仁、中和两书院
都匀之学的源头活水——南皋书院
清代西南地区书院之最——贵山书院
晚清书院新教育改革的先驱——学古书院
沙滩文化孵化地——湘川书院
遵义沙滩文化的传习所——启秀书院
黔西南影响最大的书院——笔山书院
文化武化轮流转的场所——铜江书院
大定府属书院之冠——万松书院
毕节文化荟萃之地——松山书院
安顺书院的发展界点——凤仪书院
黔东门户的文化门户——文明书院
瓮安文音教化之地——旗山书院
明清贵州书院表
书院知识简介
后记
【作者介绍】
厐思纯,报人家庭出身,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省历史学会理事,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
一生喜文,笔耕不辍,近年来涉猎文史,师从贵州已故“文化老人”陈福桐先生,研习贵州明、清及民国史,先后在海内外发表论文、文化随笔百余篇,出版《贵阳人文读本》《明清贵州七百进士》《明清贵州六千举人》《明清六百年入黔官员》《民国贵州风云人物》《明清贵阳世家》六部专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