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贵州文史丛刊期刊》省级期刊

《贵州文史丛刊期刊》省级期刊

《贵州文史丛刊期刊》省级期刊贵州文史丛刊季刊2016年第01期简介,曾用名:,创刊:1980年,期刊荣誉: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

摘要:本文重点对阳明心学在日本传播发展的主脉——日本阳明学始祖中江藤树的阳明学思想,以渊冈山为代表的主内省派及其衍生出的石田心学、以熊泽蕃山为代表的主事功派及其衍生出的“报德教”,以及近代日本的阳明学运动进行简要考察和分析,揭示阳明学对于日本近世庶民道德的培育以及近现代国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公民道德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贵州文史丛刊杂志历史研究

活化人格教育:我对儒家最后一点想法(下)31-39

作者:韦政通 张宏敏 单位:台湾宜兰大学 台湾宜兰2604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在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尝试着改变一下港台新儒家努力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路径或方法,去把孔孟儒家开创的道德人格教育在当下“活化”起来、本文主要借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提出的重视“体验”的理论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禅师们教导、开示门人的方法,就如何在当下社会中“活化”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并使之落实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初步的想法与思考,以期对今天从事人格教育者有所帮助。

明儒李呈祥的知行分合论40-46

作者:陈时龙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100732

摘要: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后,同时代不少学者都有批评。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的理学家李呈祥是湛若水的门人,且与王阳明有过接触,对阳明知行合一说既有阐发,也有批评,认为知行既合一又对立有所分别,提出知行分合论。李呈祥的知行分合论,既受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影响,却又坚持从对待义来看知行,坚持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在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间采取了折衷的态度。通过以分合论知行,李呈祥强调知行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以此解决知行合一论强调本体合一与论证时需要分疏的矛盾。

胡惟庸案与李善长死因新探47-54

作者:朱忠文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优待并拉拢胡惟庸等开国文臣集团的中下层官员,重点打击李善长等开国文臣集团的上层官员。明太祖与李善长的良好关系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李善长最终的悲剧相当程度上是由他不合理的举动导致的。

陈夔龙抚豫期间教育改革述评55-60

作者:徐明涛 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重庆400715

摘要:河南近代化属于典型的依靠政治力量自上而下的后发型区域近代化。督、抚等地方大吏在河南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03—1906年,陈夔龙抚豫期间,竭力推行教育改革,通过造就师资、广筹学款、严定奖惩、发展专门教育、派遣留学生等措施,使清末河南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加速了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豫湘桂战役期间国民政府的难童救助运动——基于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的研究61-70

作者:吴媛媛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210097

摘要: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是抗战末期政府与社会联合组织救济难童的国际性机构。该会采取委员制,经费以国际援助和国民政府拨款为主,采用西方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实施救济。联合委员会从成立至结束历时两年,虽然发动成立系因解决湘桂难童问题而起,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其工作范畴从战区不断推进到反攻区和收复区,共救济十一省市难童六万余名,与抗战初期的抢救难童运动一前一后交相辉映。

贵州文史丛刊杂志文学研究

朱熹《诗集传》自序考论71-77

作者:田鹏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朱熹《诗集传》自序是《诗经》序跋中重要的篇目,体现了《诗集传》的创作动机和“诗经宋学”的学术特质。《诗集传》自序之创作时间并非是朱熹自己所言的“淳熙四年(1177年)”,应在公元1177年《诗集解》成书以后,其时《诗集传》之创作思想亦已成熟;《诗集传》自序是朱熹专为《诗集传》所作,并非之前学者所认为的,是朱熹为《诗集解》创作的旧序。通过《诗集传》自序与《诗大序》、《诗谱序》的比较,可见朱熹在诗经学根本问题上所持观点的特殊性。《诗集传》自序采用了“语录体”之体例进行创作,朱熹借助这种模仿圣贤口吻的文体,增强该书的学术影响。《诗集传》自序对宋代以后的《诗经》著述和版本之序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深远影响。

个性特出和文章气骨——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元代庐陵文派78-85

作者:何跞 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100084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对宋末元初庐陵五位文人,刘辰翁、赵文、刘将孙、刘岳申、刘诜分别有所评价,且基本上都是从人品性格论其文学。这些文人的个性化人格精神使其文学具有某种个性色彩,不同流俗,而在元初文坛有所树立。《总目》反映出这批文人的思想和文学共性,以及其流派基础。其中整体肯定,而又亦褒亦贬的态度,叉反映了四库学者的正统文学观。在清代四库馆臣的正统观照下,元初庐陵文学亦具有较大成就和价值,更可见此派的成立和影响之大。

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另类轮回故事86-90

作者:张泓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311231

摘要:《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轮回故事。死亡意味着遗忘前生,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轮回者往往能清晰地记得前生。纪昀如此刻画轮回故事,和他坚持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有关,也和他坚持“寓劝戒”的创作宗旨有关。既要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轮回故事导人向善,叉坚持不能虚构,纪昀只能记载另类的轮回故事。

贵州文史丛刊杂志贵州地方文化研究

从王士性《广志绎》看明代贵州人文自然风貌91-95

作者:龚剑锋 温正灿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环东海研究院 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其地理学名著《广志绎》中对贵州风貌有详细论述。王士性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不仅翔实地记载了贵州的历史人文地理,包括贵州的历史、行政管理、交通、物产、民风等,而且还记载了贵州的自然风貌,并且做出了精彩论述,体现出比较先进的人文地理思想。这不仅为研究明代贵州人文地理及自然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有助于今天贵州1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清代贵州巴香卫初考96-102

作者:张彪 单位: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明清卫、所设立与改裁,事关朝廷战略部署,对各地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朝廷在贵州先后设置过多少卫、所?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常识。不过常识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东西。如此说来,清初的贵州“巴香卫”,便是这样一个被我们忽视了多年的历史存在。本文力图从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两个方面,分析探索巴香卫在贵州历史上的真实存在以及卫治所在、设裁原因。

民国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镜像——德国人类学家鲍克南的田野记录103-108

作者:孟蒙 单位: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体育科学研究科 日本东京202-0021

摘要:鲍克南(Inez de Beauclair),德国女人类学家,曾在1940年至1951年间在贵州省对苗、仡佬、侗等少数民族进行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并撰写了多部田野调查报告、学术性论文、著作等。由于战争年代的调查性研究资料稀缺,鲍克南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本文便是基于在查阅到其相关英文文献基础上,所翻译并整理的关于记述贵州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体育方面的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有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斗水牛,侗族斗水牛等富含巫文化祭祀仪式形态的体育活动,望能为今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领域提供史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抗战时期贵州“每周文艺”社抗战文艺活动考释109-115

上一篇: 牺牲太大!神十六返回,航天员出舱后为何脸部浮肿,被抬着走?
下一篇: 山西又增2例!省疾控:出现发热、干咳,严禁带病上班上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