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是人文领域的三大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十分紧密的。特别是西方文学,深受哲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包含和反映了哲学家们的思想。
叔本华是康德的信徒,极力反对黑格尔,可惜在两人的斗争中处于下风。康德的著作缺少文学味儿,而叔本华则熟读文学作品,对各种诗歌或典故顺手拈来,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及相关哲学论文随笔中可见一斑。哲学上也许黑格尔的成就要更大,但叔本华对作家们的触动则要更深。
列夫·托尔斯泰就被叔本华的思想深深感染,在他的《忏悔录》中,陈述到了自己从叔本华的哲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所在。而托马斯·曼在他的成名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中,也特意提到了主人公托马斯在心力交瘁时读到叔本华著作时的内心活动。
叔本华(1788年-1860年)
克尔凯郭尔
和叔本华一样,这位丹麦哲学家也是黑格尔的反对者。在哲学家中,克尔凯郭尔的文学才华也许是最高的,他的《勾引家日记》说是一篇精彩的爱情心理小说也不为过。
作为存在主义的鼻祖,联系到后来盛行的存在主义文学,因而克尔凯郭尔对作家们的影响之大也是不言自明的了。加缪尽管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但对克尔凯郭尔还是服膺的。而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的卡夫卡,则发现了克尔凯郭尔和自己惊人的相似。两人都有着强烈的孤独感,终身未婚,克尔凯郭尔曾解除了一次婚约,卡夫卡则是先后三次悔婚。
克尔凯郭尔(1813年-1855年)
尼采
尼采曾是叔本华的信徒,年轻时写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对叔本华评价颇高,而他对二十世纪西方作家的影响,则似乎比叔本华还要更大一些,其中包括托马斯·曼、纪德等,而黑塞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在黑塞的《德米安》中,主人公辛克莱就对尼采颇有偏爱。而在黑塞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中,据说当中的人物就有以尼采为原型的。
尼采(1844年-1900年)
除了以上这几位,还有很多哲学家的思想也对文学家们深有启发。譬如,斯特恩的《项狄传》就是采用到了洛克的哲学理论。意识流代表作家普鲁斯特曾上过柏格森的课程,他把柏格森的“绵延理论”应用到了《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上。有趣的是,柏格森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真正的文学大师普鲁斯特反倒是无缘这个奖项。
-THE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