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从陛、阶二字的混用解析开元明堂礼/吴丽娱
从崇佛到限佛:唐僧义紭及其经历的两个时代(武后—中宗、睿宗—玄宗)/武绍卫
观望与赴难:“奉天之难”中的京西北诸镇/许超雄
《旧唐书》中晚唐人物列传史源辨析——以《顺宗实录》八传为中心/唐雯
宋代官品与品官制度/龚延明
北宋三司内部行政机制及其演进——以三司长官、三部判官为中心/张亦冰
政治阴影下的宋代墓志书写——以《宋户部侍郎刘忠公墓志铭》为例/杨晓敏杨世文
《贤智集》:仅见的西夏个人诗文汇编/聂鸿音
俄藏黑水城文献《谨算》所载星禽术释读/秦光永
论蒙元时期人身依附中的“对称结构”——从银延寿奴“杀害”驱口案谈起/乔志勇
“文和”与“文战”:东亚诗赋外交的两种模式/张伯伟
赖山阳《东坡诗钞》考论/刘帼超
石经遗珠:关百益《汉熹平石经残字谱》考释/任哨奇
史观与史实——评《宋高宗新论》/曹家齐
马王堆M3 遣策“驸马”补说(上、下)/田天
《代郭子仪谢兼河东节度使表》考辩/高慧
魏杞以左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考/黄光辉
提 要
从陛、阶二字的混用解析开元明堂礼
吴丽娱
提要:本文从讨论陛、阶二字在坛、堂祭祀的使用规则出发,追寻明堂礼中二字的混用及成因,发现本应是室内祭祀的明堂礼混入不少坛祭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由于《贞观》、《显庆》二礼的明堂祭祀不足征用所致,由此也证明明堂礼因无法再行堂祭而不得不改行坛祭的混乱和衰落,从而对《开元礼》与现实的关系及其作为盛世工程的成书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陛阶坛堂之祭混用开元明堂礼衰落
从崇佛到限佛:唐僧义紭及其经历的两个时代(武后—中宗、睿宗—玄宗)
武绍卫
提要:唐蔡景撰写的《述二大德道行记》记叙了唐僧义紭近六十年(672—731)的经历。这是佛教急剧发展变化的六十年,期间佛教在武后和中宗的推动下,发展到鼎盛,而随后又在玄宗时代遭到了全面抑制。对佛教发展来说,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义紭的行记记录了他所经历的这两个时代中的重要事迹,几乎涉及了当时帝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时代变革。他既见证了武后中宗时期的佛教大发展,也遭遇了玄宗限佛的浪潮。
关键词:义紭武后玄宗崇佛限佛
观望与赴难:“奉天之难”中的京西北诸镇
许超雄
提要:在“奉天之难”中,凤翔、泾原及朔方等镇内部存在不同势力的角逐,导致各镇表现出观望与赴难的不同态度。这跟代宗至德宗建中初期京西北藩镇“多元交叉”的权力结构有关,其特点是在朔方、泽潞(后期幽州)、四镇北庭行营三大势力各自防区内,不同背景的人员交叉分布,呈现犬牙交错的格局。这一权力结构从内部有效牵制了凤翔、泾原、邠宁等镇,为德宗平叛赢得了机会。“奉天之难”后,京西北权力结构经历了重新洗牌,“军镇林立,势多分散”成了关内藩镇新的特点,这种通过分化权力以控制地方的方式,与大历以来一脉相承。
关键词:京西北藩镇“奉天之难”唐德宗多元交叉
《旧唐书》中晚唐人物列传史源辨析——以《顺宗实录》八传为中心
唐雯
提要:《旧唐书》作为唐代研究最基本文献,其史料来源决定了我们对唐代基本事件的认识,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颇受关注,并形成了中晚唐列传以实录本传为蓝本这一常识。但事实上这一认识并未经过实证检验。本文即通过《顺宗实录》中的八篇传记与相对应《旧唐书》本传的比读发现,《顺宗实录》传记仅仅构成了《旧唐书》本传的部分来源,《旧唐书》本传的生成实际上糅入了大量其他材料,由此亦可见五代史臣在《旧唐书》的编纂上并非单纯抄掇材料,而是在别择的基础上做了相当有效的整合工作。
关键词:《旧唐书》《顺宗实录》《传记》
宋代官品与品官制度
龚延明
提要:本文将官品与品官结合起来探讨,从一个新的视角,尝试研究宋代官品。官品是一个抽象的等级符号,流内一命之官即获官品;有品之官,即为品官。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官品在宋代经历了从九品正从三十阶到九品正从十八阶的变化。官品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必须通过品官的各种载体,其“尺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宋代官品的载体有文武散官、职事官、职名、本官、寄禄官、勋、爵、内外命妇、内侍官等等。凡命官身分,必须通过其所系官衔的官品,得到条法确认。宋代官品的多元职能,就在于它是表示品官官衔中各种不同官称的“尺规”。官品不同,代表着命官相应的位遇之不同。诸如官品通过散官阶、职事官、勋、爵、职名、寄禄官、章服等定位,决定品官的高下尊卑、俸禄位遇,从而决定品官官户、非官户,亲属荫官、赠官,品官赎刑等等社会地位与依法可享受的待遇。官品与品官之影响,波及吏胥、庶民,至于黄冠道流,也以官品为等。官品在宋代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无可置疑的。
关键词:宋代官品品官官本位
北宋三司内部行政机制及其演进——以三司长官、三部判官为中心
张亦冰
提要:北宋三司长官须与三部诸案判官密切合作,在充分搜集、分析各方情报、意见情况下,以牒帖出令及进奏取旨等方式处置政务。其中三部判官在政务研判中发挥核心作用,而其依据则为三部吏人对相关账簿案牍、法条诏敕的搜检与分析。宋初三朝,三司长官、判官设置与组织架构屡经调整。宋廷的主要目的,是在三司行政负担日重的情况下,优化其各机构职掌的落实方式,并理顺其协作关系,从而兼顾政务处置的全面、高效与合理性。这一过程,直到咸平六年(1003)方告一段落。
关键词:北宋三司财政事务行政机制
政治阴影下的宋代墓志书写——以《宋户部侍郎刘忠公墓志铭》为例
杨晓敏杨世文
提要:程公许《宋户部侍郎刘忠公墓志铭》不仅直接关涉史嵩之起复问题,也与聚讼一时的“三贤暴死”案纠缠在一起。其成文和流播过程都受到政治的强烈影响。为了不使“真相”湮没,撰者在文本内通过强调撰志原则,剪裁某些文献及谋篇布局,影射史嵩之毒杀志主。其主要目的是借刘志彰显其政治诉求。该志也寄托了丧家的愿望。刘志的影射在后来借着政治环境的演变和舆论之力进入元人乃至《宋史》的历史叙事中,构建出与南宋官方病死说迥异的另一种死亡形象。
关键词:墓志书写宋代政治刘汉弼形象塑造
《贤智集》:仅见的西夏个人诗文汇编
聂鸿音
提要:鲜卑宝源的《贤智集》是迄今仅见的一部西夏个人诗文集,集内汇编的作品有偈颂、曲子词、骈文等体裁,是身为僧人的作者讲经说法时的开篇词或者收束语。这些作品产生于河西民间汉文化氛围,除了受制于党项语言特点而不能模仿中原格律诗的平仄搭配模式外,每句的字数和用韵规则均与中原同类作品相近,而完全不同于党项民族的传统诗歌风格。全部作品都用浅显的语言宣示佛家的基本道理以及守戒修持的必要性,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技巧,但有助于认识12世纪西夏境内汉式文学的创作水平。本文提供了《贤智集》的全文汉译。
关键词:西夏诗歌文体鲜卑《贤智集》
俄藏黑水城文献《谨算》所载星禽术释读
秦光永
提要:星禽术是一种推算人寿贵贱的禄命术,大约形成于北宋中前期,南宋以后其影响扩大,传播到了河西地区。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文献《谨算》即是一种以星禽术和星命术为人推算吉凶的批命书。结合传世典籍,可释读《谨算》中以星禽术推命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谨算》星禽术演禽术黑水城文献
论蒙元时期人身依附中的“对称结构”——从银延寿奴“杀害”驱口案谈起
乔志勇
提要:蒙元时期不同类型的人身依附中存在结构性的相似之处(即本文所谓“对称结构”)。元初“杀害”陪嫁驱口案的判决凸显陪嫁驱口与怯怜口之间的对称结构,体现为两者在各自依附结构中拟同家人的地位。壬子(1252)括户前种田户与军驱这两种人身依附之间的对称结构则更为典型,体现在:首先,种田户、军驱都直接向主人交纳租赋;其次,种田户与军驱的婚配通常均由其主人包办。人身依附中的“对称结构”反映蒙古征服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驱口怯怜口种田户军驱对称结构
“文和”与“文战”:东亚诗赋外交的两种模式
张伯伟
提要:诗赋外交是东亚历史上常见的一种国际礼仪,它源于中国春秋时代国与国之间无论意欲结盟、中立或对抗,往往通过“赋诗言志”的方式。在东亚外交史上,以传世文献之多、时间规模之久而言,是以十五世纪中到十七世纪中明鲜之间的《皇华集》传统与十七世纪中到十九世纪初朝日之间的“和韩唱酬”传统最为典型,形成了东亚诗赋外交的两种不同模式——“文和”与“文战”。这种以文明礼貌且不失优美的方式作为外交关系中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其精神实质还是今日外交的理想。但“文战”背后的指导思想,一旦膨胀为“文化自大”,无论对于他国还是本国,最终都会酿成损人害己的恶果。
关键词:东亚诗赋外交文和文战
赖山阳《东坡诗钞》考论
刘帼超
提要:赖山阳编的《东坡诗钞》出现在反思性灵说的理论背景下,日本汉诗界由推崇“宋三大家”转为学习杜甫、韩愈、苏轼等唐宋诗人,苏诗选本的编选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东坡诗钞》深受《唐宋诗醇》、《宋诗百一钞》等清代诗歌选本的影响,专选古体诗,选目题材广泛、艺术风格多样。其苏诗批评从“本色”和“正变”两个维度展开,讨论了苏诗的艺术特质与古诗正体的关系,体现了江户后期日本诗论家对于宋诗特质的思索。《东坡诗钞》的选目和理论观点源于明清两朝,又有杂糅性和本土倾向,需要站在比较的立场上,方能充分发掘它与中国诗学之间的深层次关联和差异。
关键词:赖山阳《东坡诗钞》江户后期本色正变
石经遗珠:关百益《汉熹平石经残字谱》考释
任哨奇
提要:《汉熹平石经残字谱》录关百益藏六十块熹平石经拓片,绝大多数不见他家著录。该书所收拓本少有释读考证,本文首次对其全面考证,考得《鲁诗》12石,《尚书》1石,《春秋》2石,《公羊》2石,《仪礼》7石,《论语》2石,后记或校记3石,其中18石属首次考释,合计63字。另有3石文字虽著录于《汉石经集存》,但马衡未见原石,可补《集存》未收拓片。《残字谱》中可得数处石经经文异文,其中《鲁诗》两处异文为首次发现。在经文分布上可纠正多处张国淦《汉石经碑图》之误。
关键词:关百益熹平石经鲁诗汉石经碑图
上 期 回 顾
目 录
先秦礼书中的“五十养于乡”、“五十而爵”——一个基于“父老体制”的观察/阎步克
《茅蓬寺碑》的佛图澄传说与武乡南山信仰景观/姜虎愚
唐安人军地望及相关地名路线考证/吴炯炯
从“年深资重”到“郎之可者”——论唐代官制演变下的侍御史知杂事/高士捷
贝思福访华中的中英日三方博弈——以“西法练兵”为中心/吉辰
世无规彟:停科举与清末民初的朝野否隔和仕途失序/杨国强
直隶总督陈夔龙宣统元年(1909)“炭敬”册/茅海建
学术渊源与“学案”体式:《清儒学案》不为康有为立案再析/朱曦林
知识选择与教学操控——北平沦陷时期的冯承钧及其西域南海之学/林磊
新故·生熟·生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独创性概念/蒋寅
丰约之裁——中国文学史上的繁简论/刘石
模山范水与诗赋离合——由文体视角比观谢灵运的山水书写/陈特
“托赞褒贬”和“纪传后评”的所指及其赞体观——《文心雕龙·颂赞》论/归青
文体论与民国时期文学史写作的客观取向——从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说起/成玮
《通典》标点勘误一则/闻惟
《宋会要辑稿》订误一则/邱志诚
宋王庠生卒年及赐谥相关问题考/邱志诚
叶梦得任崇庆军节度考/黄光辉
《中华文史论丛》约稿启事
提 要
先秦礼书中的“五十养于乡”、“五十而爵”——一个基于“父老体制”的观察
阎步克
提要:“五十养于乡”涉及一个古俗:年至五十,便成为乡饮酒礼的尊崇对象。乡饮酒礼以年齿辈分定席位,子弟堂下侍立,父老在堂上安坐执爵而饮。若某人由堂下侍立,一变而在堂上执爵坐饮,这就是一次身分转换,由此脱离子弟阶层,跻身于父老行列了。这个堂上执爵坐饮的席位,就是原生意义的“爵”或“爵位”;五十岁获得堂上坐席,其实就是原生意义的“五十而爵”。与之相配合的身分转换礼数,又如五十岁用杖,高高的杖构成了父老的标识。又如改变名氏称谓。男子二十取字,年至五十就要改用由“伯”、“仲”等字样构成的尊称。比之冠礼,五十岁时的各种身分转换礼数,不妨称为“爵礼”。“五十而爵”就意味着“士非爵”、士曾经不被视为一级爵,这其实同大夫才有堂上坐席,士没有堂上坐席相关:曾有一个时期,无堂上坐席就是无爵。
关键词:先秦爵乡饮酒礼身分转换仪式
《茅蓬寺碑》的佛图澄传说与武乡南山信仰景观
姜虎愚
提要:出土于武乡南神山的《大唐重修茅蓬寺碑》为《高僧传》以外的高僧佛图澄行迹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人可能在会面石勒以前即在武乡地区传道。但综合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佛图澄的武乡传说仍可能诞生于石赵政权稳定控制华北之后。此外,一直兴盛至初唐的武乡佛图澄记忆却在此后遭遇断崖,消失于地方景观与话语之外。其之所以遭遇“沉默与断裂”,是因为地方社会中的佛图澄未能突出其传说的功能特色,转型为与水相关的信仰,在缺水的武乡信仰争衡中取得优势,也暴露出“纪念性偶像”相对“功能性信仰”在延续地方生命力时的弱势。历时观察地方信仰生态可以为中古地方研究提供更多的灵感与视角。
关键词:茅蓬寺碑佛图澄武乡南山焦龙神宗教景观
唐安人军地望及相关地名路线考证
吴炯炯
提要:安人军,唐开元七年设,宝应元年废,存在约三十七年,管兵万人、马三百五十匹,在陇右节度使下辖十军中,仅次于临洮、河源、镇西等三军,是陇右节度使防区内第四大军。通过梳理前人考证成果,精读原始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考知星宿川就是今天的东峡河,而唐安人军则位于东峡镇之西,今东峡河西岸(或曰北岸)。
关键词:安人军星宿川北川河《唐代交通图考》
从“年深资重”到“郎之可者”——论唐代官制演变下的侍御史知杂事
高士捷
提要:知杂事原是侍御史这一职事官下的具体职务,在唐代官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为侍御史知杂事这一使职职衔。唐中后期,以郎官兼侍御史知杂事成为固定的官职组合,在御史台具有特殊地位。这样的变化,适应了唐中后期御史台的权力格局,也为五代及北宋吸纳进而形变。
关键词:侍御史知杂事唐代御史台使职
贝思福访华中的中英日三方博弈——以“西法练兵”为中心
吉辰
提要:1898 年,英国政客贝思福受英国商会联合会聘请访华以了解中国国情,其间向总理衙门提出以英国军官帮助清政府练兵的建议。出于对外人揽权的警惕,加之此前已计划与日本合作练兵,张之洞强烈抵制贝思福的计划,并运动日本政府加以阻挠。而同样在筹划西法练兵的盛宣怀出于个人目的,却对贝思福大加笼络。贝思福的练兵计划虽未成功,但引发了中英日三国多种政治势力的复杂博弈,使其访华之行成为一个内政与外交互相交错的独特案例。
关键词:贝思福西法练兵张之洞盛宣怀日本
世无规彟:停科举与清末民初的朝野否隔和仕途失序
杨国强
提要:隋唐之后的一千三百多年里,科举制度以其自上而下的“以试为选”和自下而上的“怀牒自投”维持了一种政权的开放。1905年朝廷停科举,则旧日曾有的政府开放和社会流动,一变而为20世纪初年政府与社会两相否隔,同时,科举制度的“以试为选”,用文化为官僚立资格,以成就一千三百年间的士人政治,已变成此日不立资格的官僚之治。随之而来的,是官场之外已是人人皆可以为官,官场之内则出入上下一凭“主者之爱幸”;与之相为因果的,又是清末民初吏治之黑暗的前所未有。
关键词:科举民意吏治社会流动政府开放
直隶总督陈夔龙宣统元年(1909)“炭敬”册
茅海建
提要: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所藏《云贵同乡京官录》,具体考察新任直隶总督陈夔龙办理宣统元年炭敬(节敬、年敬)之事。本文叙述了清末官场办理节敬的一般规则和所送银两的标准,并将陈夔龙所送炭敬的份数、金额与张之洞所送进行比较,由此说明清末京官生活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由此探讨清朝的命运和节敬的退场。
关键词:炭敬节敬年敬同乡京官陈夔龙顾廷龙
学术渊源与“学案”体式:《清儒学案》不为康有为立案再析
朱曦林
提要:《清儒学案》自问世以来,前辈学人就曾批评徐世昌因“政治党派之故”、“遗老情调”而不为康有为立案。然而,由于直接史料的阙如,多是依据定本进行批评,而无法深入到具体的编纂过程中进行考量。国图、上图所藏夏孙桐书札是讨论康有为入案问题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两通书札的考释,结合相关文献的记载,梳理其编纂过程,考察徐世昌及其编纂群体对立案人物的选录原则及其对“学案体”史籍内涵的理解和定位,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清儒学案》不为康有为立案的问题。
关键词:徐世昌康有为夏孙桐《清儒学案》
知识选择与教学操控——北平沦陷时期的冯承钧及其西域南海之学
林磊
提要:学界过往对伪北大的研究多停留于历史沿革、奴化教育、“文化协力”等宏观或标签化的层面,而较少从个案入手加以具体、深入地展开。事实上,研究伪北大的历史,既要着眼于政治,更要落实到学术,尤其是作为学术主体的教授与学生。本文利用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及北京大学档案馆收藏的伪北大档案,结合新近整理出版的冯承钧生平著作、史料及相关当事人的回忆与访问记录,尝试在伪北大的教学发展脉络中,考察冯承钧及其西域南海之学,如何为日伪高校课程体系所选择、控制和利用,最终丧失知识的客观性与纯正性。
关键词:伪北大冯承钧西域南海亚洲诸国史西力东渐
新故·生熟·生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独创性概念
蒋寅
提要:中国古代文论以新故、生熟、生新三组概念建立起独创性理论的概念群,由南朝已降的“新故”到宋代“生熟”的过渡,意味着创新观念由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转换为矢量化的程度考量,由此构成对“陌生化”概念的发明和充实。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生新”概念,又引出对“新”即陌生化之“度”的补充性思考,由此形成关于独创性的系统理论。围绕这些问题的丰富论说具有很超前的理论意识,相当完整而深刻地阐发了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对于现代艺术的唯新观念也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关键词:新故生熟生新古代文论独创性
丰约之裁——中国文学史上的繁简论
刘石
提要:文章梳理古代文学史上的繁简论,认为古人多强调字句之减、篇幅之俭、著述之省、表达之简,于繁简二端似偏于简。但值得重视的是古人对繁简关系更为辩证的理解,从较早的刘勰到后来的刘知幾,再到为后人多所诟病的欧阳修等,都有不以绝对数量多寡论优劣的观点,他们在论繁简的同时,贵能突破二元对立的藩篱,提出更多和更接近艺术本质的概念与标准。文章亦就古代优秀诗文作品的繁简处理加以例释,从这一角度入手解读,有助于领会作品的艺术匠心乃至情感内涵。
关键词:繁简辩证诗艺
模山范水与诗赋离合——由文体视角比观谢灵运的山水书写
陈特
提要:谢灵运诗文中最重要的是其山水文学,其中又以山水诗赋最为突出。若细究之,谢最重要的赋作《山居赋》并不以写山水之美为主要追求,而是综合了谢之经历、文才、学问与思想,接近“著作”。而谢灵运的山水诗,重描写而轻知识,重当下与眼前。正是在与《山居赋》之重外部知识、重思想议论拉开距离后,谢氏山水诗方奠定了其诗史(文学史)地位。谢灵运之后,其山水赋之写法无人继承,其山水诗的特质(内容上的重内在感情,形式上的偏于短小)则在鲍照、谢朓等人处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赋山水诗《山居赋》
“托赞褒贬”和“纪传后评”的所指及其赞体观——《文心雕龙·颂赞》论
归青
提要:《文心雕龙·颂赞》中论及史书中的两种议论文字,一种是附于史书正文之后的散体无韵评论,一种是全书末卷中四言有韵的短论。《颂赞》中讲的“托赞褒贬”的“赞”和“记传后评”分别对应的是哪种文字,有不同看法。刘勰的意思应该是,赞指四言有韵的短论,记传后评是正文后的散体无韵议论。刘勰视赞为有韵之文,《文心雕龙》每篇“赞曰”都是四言韵文,《颂赞》又位于文体论中“文”的范围内,这为确定史书之赞的性质提供了依据。从《文心雕龙》全书看,《颂赞》之外的其他篇章,凡涉及到文体意义上的赞,都是指四言韵文,史赞尤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和史界皆有和刘勰相同的看法。黄侃误读《颂赞》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用自己的赞体观,强行解释了《颂赞》。
关键词:《文心雕龙·颂赞》赞评赞体观
文体论与民国时期文学史写作的客观取向——从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说起
成玮
提要:1933 年,钱锺书发表《中国文学小史序论》,陈述自己设想的文学史两大宗旨:梳理文体演变,还原作者当时地位。这受到同期文学史家追求客观的风气影响,张世禄、胡怀琛、胡云翼、郑宾于可为代表。后四家文学史谈文体,观点各异,而皆赋予内容、尤其情感因素以极高地位;钱氏则特重语言形式,相较之下,更能贯彻客观原则。但他研读中国文学,原为滋养创作,客观考察非其本怀;语言形式又仅足解释狭义文体,无法解释文类。所以《序论》的客观立场昙花一现,不久便被钱锺书放弃。至其后期撰作,进一步流露出不限于客观化的自由态势,文体观也更具弹性。其间变化缘由,迄今仍值得深思。
关键词:钱锺书文体论语言形式民国文学史客观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