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众多的苗寨中,有一个名字比较响亮的苗寨——响水洞苗族文化村。
响水之美在于水。北面的粑粑山和东面的岩台各有一个出水洞,泉水终年奔涌。粑粑山峭壁间涌出的泉水,飞流直下,轰然作响,撼人心魄。飞泉旁有一大型溶洞与之毗连。溶洞宽敞幽深,石钟、石笋琳琅满目,形态万千,洞底有潜流(暗河),闻其声,难见其形,“响水洞”因而得名。
响水洞的水流到约有40米落差的陡坡时,因受多级峭壁所阻挡,瀑布回绕穿泻。当万道阳光照射时,游客站在观虹台上,就会看见飘洒的水沫缤纷斑斓,似长虹卧波。两股清洌晶莹的泉水汇集于响水洞口,然后再次跳下悬崖,形成了一落差长70米、宽20米的响水洞大瀑布。气势雄伟,响声如惊雷,数里之外能听到响声。故而,响水洞在清代就是松桃有名的八景之一“响水泉飞”。
响水洞早晚极易起雾。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两边出水洞中缓缓涌出两道浓烟般的雾霭来,缓缓游动,逐渐靠拢。浓的雾,如团团白絮,数里之外,一片茫茫,使人如入烟海。
响水洞东南的山顶有一个黄莲寨,距黄莲寨1公里左右,还有一个清代遗留下来的古城——盘石城。此城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后经多次改修和扩建成为一个结构完整、四周牢固的古城。
响水洞不仅自然风光美丽,民族风情也十分浓郁。来到这里,最先被吸引的,就是这里的人们的服装。男人头顶青色头帕,前后包裹成人字形,衣服一概短装,对襟衣,布纽扣,袖长而袖口小;裤子短大,青布裹脚。女装不仅流行包头帕,而且还很讲究。先以白色的花格头帕缠匝作头衬,再包编青色的丝帕,又包主帕,包成的头帕呈锥台形,高达40厘米,上口极大,用于藏梳子、绣包及赶集时买来的小件物品(不仅美观还很实用)。
响水洞苗族的独特婚俗和一般城市里的婚礼,大有不同。姑娘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就得从娘家的正屋里搬出来,在谷仓房或后屋檐临时搭建的偏棚里过夜,还得在门边上挂上乌泡刺和芭茅草(两种植物),表示割断对娘家的牵挂。晚上,娘家人还要唱隔离歌等。
像汉族姑爷上门娶亲要受善意的刁难一样,响水苗家的姑爷家头天晚上来迎亲的人们,也要“享受”这个待遇。不过,不是递红包和唱情歌,而是要被“糊花猫”。用黑锅烟涂得迎亲的男方家人个个满脸漆黑,直到第二天迎亲回到男方家才能洗掉,这样做女方到男方家,养猪才能顺顺利利。姑娘出嫁时,从正屋走出来,要撑开伞,从门槛里的筛子上跨过,表示筛除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和到男方家万事如意。到了男方家,男方全家要回避,待新娘吃过仪式饭后,新郎及家人方能与其相见。晚间,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举行对歌,至通宵达旦,宾主尽欢才行。过了三天,新郎新娘带礼物去娘家回门,这场热热闹闹的结婚仪式才算结束。
听了介绍,是不是都想到松桃去看看响水洞的美和当地苗家的有趣习俗?那就找时间去体验吧!
体验多彩贵州 乐享温暖人生
一键转发,为贵州点赞!
资料来源: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编,《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 铜仁、黔东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