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拥有竹冈、沙冈、紫冈
三条古冈身带遗迹,
故为“三冈”。
“马桥遗址是
上海向超大型城市发展的源头,
马桥是唤醒上海五千年历史文化记忆的
一个开始”。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三冈水长》。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彭渡,一个在明代就有了的村落》。一起跟着声音,看看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彭渡的故事……
点击收听朗读
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马桥镇彭渡村,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应在明代就有了。其名也是从那时而得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彭渡村地处闵行西南角,东至昆阳路,南靠黄浦江,西至姚泾与松江区交界,北至江川路沿线,约3平方公里。在彭渡村10组有一条距今三百余年的老街荷巷桥,连接同心村。老街周围有5条小溪,这是早期的村民为防黄浦江水害而挖的五条排灌河,老街状如荷花,又因街口有一石拱桥,后人就称为荷巷桥。1992年7月,原韩仓村并入彭渡,组成了现在的彭渡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韩仓村是八仙传说中韩湘子成仙得道的地方,在明代也出过名门望族龚家。彭渡村村民姓氏较杂,目前以高姓、吴姓、奚姓为多,但彭渡之地名却与人口较少的彭氏家庭有密切关系。在明代时,彭氏族人在黄浦江边义设手摇船对江摆渡口,人称彭家渡,简称彭渡(即为今日之彭渡村)。对岸为浦南巨潮港口,因此又称巨潮渡。
在明代时,彭氏族人在黄浦江边义设手摇船对江摆渡口,人称彭家渡,简称彭渡
20世纪30年代,原上海县塘湾乡(今属吴泾镇)彭召棠(1888— 1950,字荫乔)纂修《彭氏宗谱》,经考证,称始迁祖是彭汝器,名琏,以字行,祖籍江西安福(今属吉安市)。元末迁徙来沪,定居在黄浦江北岸彭溪(又称何溪),子孙聚族。嘉庆《松江府志》称,彭汝器“在彭溪建笔议轩”,为“手评《宋史》之所”。元末明初名士贝琼(1314—1379,字廷臣,号清江)为其撰《笔议轩记》。明永乐二年(1404),彭汝器赴京应试,考中二甲第八名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跟随朱棣北征,预修《明太祖实录》,并著有《扈从稿》二卷、《五云稿》二卷、《彭修撰先生诗集》五卷。
彭氏子孙除留在彭渡村外,分支有俞塘、塘湾等地。十八保二十六图塘湾彭氏为其后裔。因迭遭兵燹,谱牒沦亡,彭召棠根据俞塘一支世系,列表成谱。
彭召棠在塘湾当地也是名人。如今还在的位于塘湾老镇三新街78号的彭家花园就是他于1934年建成的。彭召棠在1921年与当地名中医丁竟成等创办保婴会,1924年7月起任乡董,1928年5月任塘湾行政局局长,1933年起任上海县第二区区长。毕生乐于公益,尤对地方教育事业倾注心血,深得民心。1949年,上海解放,彭家花园收归公有,先后成为乡政府办公楼,乡文化站用房,建筑物保存完好。2012年6月6日,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近年修缮一新,作吴泾镇公安派出所用房。
1984年时,彭家渡仍存在,不过不久就没有了。至于后来的昆阳客渡(对江则叫邬桥客渡),是否其前身,谁也说不上了。因为它的实际位置已不在彭渡村,而是相邻不远同属马桥的金星村。在2008年这条航线最鼎盛时期,每天从早5点开航到次日早上1点,来往乘客绝大多数是奉贤到闵行经济开发区的工厂打工的村民。而到了2013年,由于客流减少,航班运行时间缩减到每天早上5点至晚上10点。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三冈水长》。这本《三冈水长》文史汇编集,是“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老巷陈香辑”的组成部分,主编顾福根先生是本土文化工作者,数十年来深耕于马桥文化历史的发掘。他收集、整理、撰写了大量关于马桥风物、民俗和历史故事,如今结集成这本《三冈水长》,让我们,也让后人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马桥,感受到这块土地从远古至今的魅力所在。
7月起,第三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