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四十五)三角屯—淇水西岸 落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四十五)三角屯—淇水西岸 落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四十五)三角屯—淇水西岸 落三角屯村隶属于淇县西岗镇,距县城7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属平原地带,土地肥沃。该村位于淇河河道弯曲处,村东北一线紧靠淇河

文艺朝歌文艺朝歌今天

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历史人物_耿姓的历史人物

三 角 屯

【概 况】

三角屯村隶属于淇县西岗镇,距县城7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属平原地带,土地肥沃。该村位于淇河河道弯曲处,村东北一线紧靠淇河,距离大堤最近处仅20多米;村西与沙窝村毗连;村南通卧鸾村,村北300米西折通西岗村。

整个村落占地面积450亩,呈南北稍长的三角形,村子即由此得名。村中有4条东西向横路和2条南北向纵路,交通便捷。中间两条横路为老街,现存不多的古建筑集中于此。

【历史渊源】

据村中老人回忆,过去村东曾有一通石碑,碑文显示商朝末期此处为淇河上的著名渡口,由苏姓大将镇守,后逐渐形成聚落雏形,名为苏家渡,又名锁口。

明代时,三角屯村属在坊社。当时淇河两岸曾建有大量城砖窑,现存遗迹绵延15公里,烧造的城砖在淇河装船,经卫河运往北方,主要用于明王朝修筑长城和营建北京城,而三角屯村作为淇河上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曾在烧造和运输城砖的过程中起过作用。在河滩上至今还有零星的城砖出现,淇县已故的明代城砖研究者王长安先生曾在这一带探访到明弘治八年(1491)的城砖。

清代时,三角屯村属在坊里。民国十九年(1930)属三区西岗;1945年后属西岗乡。1949年12月属三区(区政府在西岗街路西);1958年属西岗人民公社;2009年12月属西岗镇。

耿姓历史人物_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的历史人物

【姓 氏】

三角屯村有户籍人口1264人,均为汉族。村中原有焦、刘、裴三个大姓,前二者皆已失传,裴姓现有100多人。目前村中第一大姓为王姓,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现有700多口人。耿姓为第二大姓,约三百年前有浚县女子在村中庙上出家,其同乡耿某到村中做生意,女子后来还俗,与耿某在村中落户,耿姓由此繁衍开来,现有200多人。苏姓,据传为200多年前从汤阴迁来,现有100多人。其他姓氏还有皮姓、张姓等。

耿姓历史人物_耿姓的历史人物_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

文物古迹】

三角屯村北有古文化遗址一处。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1957年2月发现,有红烧土块、锅灶、灰坑、石斧、方格纹陶片等龙山文化遗物。三角屯遗址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这一带已有人类聚居。

三角屯村现存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主要是三处王家宅院。最早的一处位于老街中段,约建于明末清初,面阔五间,中间三间带走廊,有两根木柱支撑,廊下抱头梁前端有祥云雕饰。走廊两端有圈门可通后院,但后院今已不存。两端圈门墀头上有砖雕装饰,为竹子和花卉图案。此处宅院向东50米有一处三进院,坐北朝南,约建于清代中后期,第一进院仅有大圈门残留,后两进院后世有改建,均为五间二层,硬山式瓦屋顶,墀头有简单的砖雕装饰,后院朝东开门,门额有四个砖雕刻字,每字砌为一方,可惜字已被敲掉,从右至左依稀为“书香门第”四字,据传此处宅院的创建者为读书人。第三处位于村西南,建于清末民初,面阔五间,二层,后瓦前搭平,因形制利于防御,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追击小股土匪至此,土匪曾据楼顽抗,前墙至今有弹孔残留。

三角屯村西有泰山天仙圣母庙,为正式批准的道教活动场所。据村中老人介绍,天仙圣母庙始建于北宋时期,传说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当时全国共建十座天仙圣母庙,三角屯村的为其中之一,在豫北地区有一定影响。

庙内现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拜殿碑记》,雍正七年(1729)、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碑,乾隆二十一年(1756)铸钟碑、乾隆三十六年(1771)《朝山进香碑记》等石碑遗存。据碑文记载,清代截至乾隆年间即有七次重修,光绪十一年(1885)时达到极盛,庙内有大殿、拜厦、两厢房、二门、火神殿、灶爷殿、三门,院内有一口大钟和一面大鼓,殿内有塑像、壁画,庙后有庙田8亩。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有盛大庙会,方圆百里之内前来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庙会时有大戏助兴,乾隆十年(1745)曾有3台大戏献艺。民国时,庙内尚有3名道士,东院有学堂。

耿姓历史人物_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的历史人物

庙内拜殿前方各有赑屃驮碑分列左右,左边的赑屃尚完整,右边的严重残缺;左边石碑残缺,剩余部分接近于一米见方,年代缺失,记载重修事,右边的石碑高约2米,碑文已不可辨识。拜殿有石刻楹联:威灵贻圣容含万代瞻仰,霞光照八方谱千家欢歌;二门有楹联:一尘不染天仙府,万籍俱寂圣母庙。

村东河堤外原有状元庙,后改建为魁星庙。魁星庙东20米有一株巨大的皂荚树,粗可三人合抱,树冠直径22米,第一年结皂荚第二年则不结,据村民介绍,树龄在二百年以上。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腔(乐腔)】

三角屯村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腔(乐腔)。

早在明清时期,戏剧已成为三角屯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乾隆年间最盛行,当时天仙圣母庙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都有大戏助兴。有碑文记载,乾隆十年(1745)时曾有坠子、平调、老腔三台大戏同时开唱,轰动一时。

清朝末年, 落腔开始在淇县流行。民国时,村民王老文对老腔颇感兴趣,而天仙圣母庙的道士任兴槐会吹笛、吹笙、唱老腔,二人合作拿到老腔剧团的剧本和腔调,1930年冬天,三角屯村以王老文为主管,兴槐、王智仁为老师组建了老腔会,延续十几年。1943年,王保安(王老敬)接任主管,以兴槐为老师,耿先为会长,原老腔会改为落腔(乐腔)会。落腔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因唱腔先起后落而得名,又因唱腔流畅活泼被称作“乐腔”。当时的成员主要有王保喜(红生、青衣)、王瑞云(青衣)、耿义元(花旦)、王保存(红生)、王在俊(小生)、裴全义(丑)、王保俊(红脸)、王保衡(鼓),剧目主要有《安安送米》《蓝板会》《梁山伯与祝英台》《吕蒙正讨饭》《贾金莲拐马》《王三秀私访丁家营》。剧团很快唱响十里八村,各村大户争相捐资捐粮,剧团逐渐发展壮大。

1947年,三角屯村成立乐腔剧团,此后剧团成员逐年增多,五十年代初发展至50多名,在全县范围都有一定影响,新增剧目有《樊梨花征西》《赶三关》《花灯潮》《收岑彭》《三告李彦明》等。

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的历史人物_耿姓历史人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剧团在传承传统剧目的同时,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编排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使落腔适应新时代新生活。新增剧目有《高秀山参军》《汉奸恨》《擦亮眼睛》《小二黑结婚》《三世仇》《血泪恨》《红嫂》《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五十年代曾参加对抗美援朝军人家属的慰问演出;1954年,剧团的耿志元、王瑞云根据志愿军的故事创作剧本《大闹道光村》,演出后引起极大轰动,广大群众深受鼓舞。

七十年代,乐腔不仅唱遍淇县,还多次受邀到安阳、濮阳、新乡、卫辉等周边市县演出。乐腔以其细腻动听受到民间戏曲爱好者的喜爱,并在全县戏曲汇演中多次得奖,还曾代表淇县到鹤壁市参加比赛演出并获奖。

八十年代至今,剧团传承从未间断,坚持业余排练,每年正月初六至元宵节在村中及周边村庄巡回演出。

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的历史人物_耿姓历史人物

初时淇县落腔的行当比较简单,往往一角多代,兼演几个行当。以“三小戏”(全剧仅3个演员)为主,只演文戏,不演武戏。1955年前后,才开始唱袍带戏,有了脸子行当,角色体制也逐渐健全起来。

早期落腔伴奏乐器只有两把胡儿(乐手自己用桐木制作的乐器)、一支竹笛。1956年以后增加了全套打击乐器及唢呐、二胡、笙、大低胡等乐器,后又增加了两根大号和“四大扇”(铙镲),增强了乐队伴奏效果。现在的主要乐器有:鼓、大锣、小锣、手钵、四大扇、长尖号、梆子、主弦(胡儿)、红笛、唢呐、笙、电子琴。

落腔唱腔声调圆润,宽厚宏亮,文词浅俗,易学易唱,生活气息浓厚。常用的板式有:二板、三板、流水、急流水、慢板、捻板、倒三板、寒运三板、花二板、八板、三八板、寒腔、扣板、站子板、到三念板等。常用的音乐曲牌有梦曲、建子、推磨、簸麦子等。

落腔至今已传承四代,剧团现有成员30多人。2007年2月,三角屯村落腔(乐腔)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戏剧》。

落腔是河南地方戏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在展现唱、念、做、打上更加夸张,体现出的空间意识也更为广阔,时间转化概念更为短暂,剧情发展节奏更紧凑,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美、程式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撰文:王之珩 摄影:王之珩、纪翔、杜培良)

耿姓的历史人物_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历史人物

耿姓历史人物_历史耿姓的名人起名_耿姓的历史人物

点击链接回顾往期精彩文章:

三海街

上一篇: 华做姓氏怎么读 华作为姓氏该如何读
下一篇: 顾姓历史名人大全,姓顾的名人有哪些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