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高考一步步临近,考生们对于 是否还有所不熟,今天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考生们带来的2014年高考西方历史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探究及问题,希望给大家以帮助。
问题思考
1.(1)含义: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2)意义:①积极性: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本质。②局限性:重视人的作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的道德,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
2.(1)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2)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重视教育。
3.(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探究一
1.(1)希腊工商业的发展为希腊人文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古希腊临海、多山、小国林立,这样的地理和经济形态使希腊人形成了自由、平等、敢于冒险的精神。
(2)平民地位的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的作用。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3)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是希腊成为哲学故乡的社会根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政治家、思想家更多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着一定时期文化的发展。
2.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至高无上,以是否符合人性和对人有利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把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
探究二
1.(1)相同点:①生活时代接近,生活环境相似。②都是伟大的教育家。③思想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强调加强人的道德修养,教化人民,改善人的内心世界。④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不同点:①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的发展。②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克雷洛夫的这则寓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的含义。寓言故事中熊本来是出于好意,帮助朋友,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件事充分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探究三
1.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唤醒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邪恶的首要根源,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希腊先哲思想蕴涵人文主义精神。
(2)希腊先哲价值观对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源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得人们开始有了人文自觉,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3)人文精神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中世纪,神本主义统治一切,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但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被弘扬。近代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材史料探究
应用
(1)柏拉图认为理念或观念才是万物的本原,理念世界是真,物质世界反成为虚幻,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论,是当时奴隶主阶级上层人士对城邦民主政治丧失信心的反映。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但他又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源,说明他的唯物论思想也是很不彻底的。
(2)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4年高考西方历史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探究及问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2014年高考西方历史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探究及问题】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复习指导:把握纵横两条线
★ 备战2011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方法
★ 高考历史技巧:12个选择题要在6-8分钟做完
★ 高考历史复习注意“三联系”
★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 高中历史学习:罗宾森的SQ3R记忆法
★ 201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
★ 高考历史复习建议:重精略多做题应反思总结
★ 高一历史期末有效复习方法的研究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探讨
【摘要】2014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高考历史必考考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科技成果主要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光辉历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民族独立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拓展提升】
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认识科技进步的重大作用:一是从经济常识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二是从哲学常识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从政治常识看,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历史必考考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高考历史必考考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新高一学习历史技巧
★ 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必备技巧
★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考试作答技巧
★ 谈高考历史应试技巧
★ 历史学习指导:学好国际关系史的几点技巧
★ 2011年高考历史成功的8大秘诀
★ 09高考历史备什么
★ 高考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 巧记建国后的经济成就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