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阳有清声
——御书堂丁氏《家训》译评
凤鸣朝阳(凤鸣朝阳的意思是什么)
御书堂十八世丁睿
丁凤(1463-1504),号朝阳,是我们御书堂丁氏的三世祖。《御书堂丁氏族谱》记载他有才学,考中了秀才。这应该是我们这个家族兴旺的开始。丁凤有二子,一名儒,一名伦。从取名看,他希望子孙好好读书,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为此,他还撰写了一篇很有水平的《家训》,作为后世子孙成家立业的精神指南。因为孙子丁士美考中了状元,并在朝中为官,丁凤也被封赠为“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封建时代对高级别官员的一种激励手段,也是古代一个家庭培养后人的一种精神动力。
丁凤去世较早,没有见到自己的孙子大魁天下,光耀门楣,但是,丁士美却十分感念祖父的精神指引和无声教诲。多年之后,受状元公请托,时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徐阶(1503-1583),曾为丁凤公撰写了一篇传记。这篇传记着墨虽不多,内容却很丰富。
首先说他“性至孝,能色养不违。亲或有疾,衣不解带”,十分难得;次说他早慧且勤奋,“在龆龄时即类成人,奋志下帷,学制科艺”;次说他“路拾遗金”百两,能拾金不昧,在拾金处派人守候多日,如数交还失主;再次说他乐善好施,“犹好施与,族之贫乏者因为周恤”。
虽然丁凤公年寿不高,徐阶称他是“丰于德而啬于年”,“积厚者流光”“蓄德深仁”,泽被后代,福贻子孙,对他推崇备至。
这是族谱中丁凤公的画像。福建人李廷机是万历癸未年(1583)榜眼,也是状元公的门生,累官礼部尚书,曾为丁凤公画像题赞:
欹欤先生,生端性粹。大乌峨冠,孕祥毓瑞。肇赐嘉名,朝阳爱字。笃亲本仁,还金矢义。有急我周,惟力所至。有材我储,惟塾是置。光流文孙,大魁用炽。遂晋铨衡,备位卿贰。三锡褒崇,九京光霁。年虽未加,报终不匮。敬告宗盟,引绳志事。
对这位状元公的祖父也是赞誉有加,推崇备至。
那么,丁凤撰写的这篇对丁氏后人尤其是丁士美产生了巨大影响《家训》,到底有哪些内容?与一般的家训相比,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家训》的具体内容附后)
从内容来看,这篇《家训》含义丰富,立意高远。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强调家训、教育的重要。《家训》犹如绳检、准衡,是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教育,可以成为圣贤;不受教育,可能成为不肖之人。
第二部分,论述家训的核心:一是敦伦,就是强调伦理道德,达到“孝悌”;二是“立诚”,就是诚实守信,忠人之事,信义为先。这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诚信”“友善”完全一致。
第三部分,在这两个核心基础上,再提出八个方面具体要求,“谨以居心,和以接物,惠以济人,宽以御下,俭以养德,静以去嚣,勤以广业,强以励行”,全面阐述了完善的人生标准。
在此基础上,再提高一步,用“五品”“五伦”勉励后人朝着“正人君子”“纯臣良相”的目标去努力。
第四部分,交代惩戒措施。对于不守家训、违背伦常的子弟,由族长严加惩戒;对于轻微错误的,需要多劝导。
最后,用《尚书》《诗经》的语句,提出殷切的期望,可谓语重心长,教诲谆谆。
从行文来看,这篇《家训》也很有特色:
一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逐层推进,具有逻辑力。
二是说理严谨,透彻,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引用、假设等论述方法,深入浅出,具有感染力。
三是文字浅显,语句简明,朗朗上口,具有传播力。
百年之后,邑人马骏评论这篇《家训》:“煌哉,斯训!宝于谷玉,严而不迫,简而易从。想见大儒修身齐家,实义百世,儒奉芳型。”对这篇《家训》赞赏有加,也可见它的影响何其深远。
附:丁凤撰写的《家训》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一家之有训诫,犹一身之有绳检,一心之有准衡也。群子若弟,其恪听余训是谨。
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得于天者为性,而成于人者为教。教子时义大矣哉:若于教,为圣为贤;不若于教,即丧失可圣可贤之身,而流于不肖。不肖之近于人类者稀,尔可不教欤?余略言其端,以为幼子童孙劝:一敦伦,以务孝悌;一立诚,以守忠信。人生之大本立矣。
由是,谨以居心,和以接物,惠以济人,宽以御下,俭以养德,静以去嚣,勤以广业,强以励行,人生之完行具矣!
将见五品以训、五教以齐,居乡树正人君子之目,立朝著纯臣良相之名。帮家之光,天地之瑞,举积于兹。可不慎哉!可不勉哉!
虽然不戒而淑,不教而成者,可以期上哲,难以望中材。其自余约后,敢有大本不立,大行不全者,许族之长伯于家庙严责之,有不悛者必反复倍惩之,其毋怠。他如一事之愆,一行之失,亦须讽劝详施,诰戒互用,乃可以消萌杜渐,为吾宗佳弟子。
《书》曰:惟怀永图。《诗》曰:遹修厥德。尔后人其恪听之,俾世守斯训,百代犹一日,是则余所望于累业者已。
【译文】
一个家族设立训诫,(其意义)好比一个人行为有规矩,心中有准则。家族中的子弟们,请你们谨慎地听我的训示。
一个人生于天地之间,本性是先天就有的,而做人的道德礼仪是后天教育形成的。
教育子孙后代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果教育得当,可以把子孙后代培养成为圣人贤士;如果不受教育或教育不当,就会使得子孙后代丧失成为圣人贤士的机会,甚至成为恶人坏人。恶人坏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你们能不接受教育吗?我简要论述一下这些道理,作为对子孙后代的劝勉:一是要遵守伦常之道,认真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一是要树立诚信之德,对人忠诚讲信用。(这样的话)一个人立身处世最重要的根本就建立起来了。
在此基础上,保持内心谨慎,与人温和相处,对人接济恩惠,对晚辈、下人宽厚仁慈,勤俭节约来修养品德,安守宁静来杜绝喧嚣,勤奋做事来扩大家业,自强奋进来激励行为,(做到这些),就具备了做人最大的完美德行啊!
遵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项品行,坚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常之道,居住在家乡就能树立正人君子的形象,在朝做官可以彰显忠臣良相的美名。家族的荣耀,天赐的祥瑞,都积累在这五品、五教之上,怎能不谨慎!怎能不勤勉!
虽然有的人不需戒律就很贤惠,不受教育就能有成就,(这种情况)只能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做到,普通人是很难达到的。从我立下这个规矩之后,如果有人胆敢不遵守做人的根本、失去了基本的德行,应该由家族中的长辈在家庙中严厉惩罚他们,对不知悔改的子弟,必须要反复加倍惩罚他们,一定不要懈怠。至于有人做错了一些小事,犯了一些小的过失,也必须要对他们详细教导劝诫,警告和惩戒并用,这样,才能防微杜渐,消除隐患,成为我们家族的优秀人才。
《尚书》中说: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并有逐步实现的计划。《诗经》中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你们子孙后代要用心听从,严格遵守这个《家训》,做到持之以恒,百代如一日,这正是我所期望的能积累家业和德行的子孙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