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黄帝是哪里人哪个省的(炎帝是哪里人)

黄帝是哪里人哪个省的(炎帝是哪里人)

黄帝是哪里人哪个省的(炎帝是哪里人)在历史上,有不少“平民皇帝”,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朱元璋,他自幼父母双亡,为了活下来,只能以乞丐的身份乞讨,就在他即将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却得到了加入起义军的机会,朱元璋也利用这个机会一直往上爬,最后不仅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自立为帝,开创明朝。除了朱元璋以外,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平民皇帝,他出生于一

在历史上,有不少“平民皇帝”,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朱元璋,他自幼父母双亡,为了活下来,只能以乞丐的身份乞讨,就在他即将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却得到了加入起义军的机会,朱元璋也利用这个机会一直往上爬,最后不仅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自立为帝,开创明朝。

除了朱元璋以外,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平民皇帝,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做饼的家族,他从小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当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

黄帝是哪里人哪个省的(炎帝是哪里人)

黄帝是哪里人哪个省的(炎帝是哪里人)

但是,这个懒汉是个大孝子,在父亲去世以后,他一直想要找一个好地方埋葬父亲,这时候,他无意间偷听到一个道士说的话,从而把自己父亲葬在了龙穴,而他,居然成为了前蜀的开国皇帝。

他,就是王建。

王建出生于847年,这个时候,正处于唐朝末年。

王建是今天的河南舞阳人,他在家中排行第八,上有七个兄长姐姐,下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根据史料记载,王建祖祖辈辈都在做着卖大饼的营生,但是这种小商户只能实现温饱,而不能让整个家族大富大贵。

心高气傲的王建十分不愿意接手自己的“家族企业”,他不喜欢面粉,也不喜欢炉灶,更不喜欢做卖大饼这种看不到出路的营生。

王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要成绩一番大事业的人,虽然他本人有着宏图壮志,但其实骨子里是个乐享其成的懒汉,他不爱学习,厌恶读书,整日混迹乡野,很快沾染一身流氓匪气。

他从来不干好事,整日不是与混混结交,就是偷鸡摸狗,偷牛杀驴,甚至还胆大包天去贩卖私盐。

因为王建的行为太过无赖和混蛋,导致乡里乡村都很反感他,甚至在背后偷偷给王建取了一个外号:“贼王八”。

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王建在他14岁的时候,一直以“杀牛”为营生手段,但是因为农村用来宰杀的牛很少,导致王建没有生意做,为了填饱肚子活命,他居然瞄上左邻右舍的驴子。

王建把邻居的驴子偷来杀掉,他留下一部分给自己吃,一部分拿出去卖钱,尝到甜头的王建胆子慢慢大了起来,这时候,他看中了村里最有财有势的李地主。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王建把李地主的驴子偷去杀掉,李地主发现以后,十分生气,他在村中颇有名望也颇有眼线,没过多久,他就把王建给捉了回来。

王建不但没有悔改之心,而且嬉皮笑脸,着实把李地主气得不轻。

但是李地主是个不错的人,他不想追求王建的过错,于是就对他说:“见你给我发一个誓,愿来生变成个什么东西,以此来报答我对你的宽恕。”

王建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愿意变成李地主的爹!”

此话一说,差点把李地主气了个仰倒,他怒视着王建,恨不得将他抽筋扒皮。

李地主怒道:“好你个王建,你偷了我的驴,我不追究你的过错,你现在要变成我的爹!”

王建没有一点儿害怕,嘻嘻哈哈地说:“李地主不要生气,我下辈子变成你的爹,等我升官发财,你岂不是能享受我攒下的家财吗?”

李地主虽然生气他的油嘴滑舌,但是在众人面前,他也不好太过失态,于是怒骂王建:“你真是一个贼王八!”

虽然王建不学无术,但是他在孝道上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

王建父亲体弱多病,终于在某个晚上驾鹤西游,王建面对父亲的离世,表现得十分悲痛,为了好好地埋葬父亲,王建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风水宝地”。

这时候的王建还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贼王八”,他身上没有多少钱,自然请不起会堪舆风水的道士为他的父亲选择一个下葬的好地方,但是王建很爱父亲,想为他选择一个好地方下葬,于是他在山上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地方。

既然选定了埋葬地点,王建立刻扛起锄头,准备掘地三尺,他就这样没日没夜地挖了数尺地,终于,挖出一个大坑后,王建准备动手把自己父亲的棺材推进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王建把父亲棺材推进去之后,棺材却自己“弹”了出来,给王建吓了一大跳。

王建虽然害怕,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冷静下来以后,王建重新检查了一下墓穴,确定里面没有动物作怪,于是他第二次尝试把父亲的棺材推进去。

这一次,王建推得很慢,也推得很小心,可结果和上一次一样,父亲的棺材仍然是凭空弹了出来。

王建不由得气馁,他是个十分不信邪的性子,一次不成,那就再来第二次;正当王建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

原来,在王建忙活的时候,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忽然出现在王建的身后,这个道士穿着道袍,臂弯中拿着一柄拂尘,只见他神情平静地看着王建给父亲选定的棺材下葬位置,忽然摇了摇头。

王建心下大骇,以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极凶之地”,这才导致父亲的棺材会自个儿弹出来,他不由得放轻了声音,对道士说:“敢问道长,这儿是不是不适合下葬?”

那道士好像没有听见他的话,他绕着墓穴的位置走来走去,手中捏决,口中喃喃自语。

王建见他不理自己,便凑上前去偷听。

这不听不要紧,一听吓一跳。

那道士说:“此地乃是天子之地,岂能容汝小民安葬?”

王建听完,心中咯噔一声,没想到自己精挑细选的下葬之地,竟然真的是一个风水宝地!

最重要的是,这里不单单是风水宝地这么简单,而是埋葬天子的“龙穴”,王建父亲的棺材会两次跳出来,正是因为埋葬到了天子的龙穴。

王建喜不自胜,根本没有把道士说不能埋葬平头百姓的话放在心上,等那个道士离开以后,王建忍不住胸中激荡,他在心里想到:不管棺材会跳出来多少次,他都一定要把父亲葬在龙穴上面。

大功告成之后,王建抹了一把鬓角滚落的汗珠,既然已经把父亲埋葬进一个得天独厚的龙穴,想来假以时日,自己一定会出人头地。

而此时此刻的王建绝对不会想到,因为父亲棺材的位置,会让他在日后成为前蜀的开国皇帝。

因为常年做杀牛杀驴的营生,王建锻炼出一个十分硬朗的身子骨,再加上他正在干的私盐贩卖的勾当,让他练就了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

如果王建肯走上正道,那么他的胆识、他的身手,还有他的口才,一定会让他大放异彩,可惜青年时期的王建根本没有想过好好做一番大事业,直到他在某一次的生意中出了纰漏,不幸“阴沟翻船”,被人抓到了牢狱。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王建被逮捕之后,却因为长相的原因,被狱卒“放了一马”。

根据史料记载,这王建生得孔武不凡,据说他“龙睛虎视、隆眉广额”,一看就不是泛泛之辈。

狱卒觉得王建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于是他私下里打点关系,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把王建放了出去,而王建虽然是个懒汉,却没有忘记狱卒对他的这份恩情。

脱离逃狱之灾后,王建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来到了武当山,他在武当山藏匿了素日后,遇到了一位高人。

这位高人看见东躲西藏的王建时,不由得大吃一惊,他连忙拉住王建,对王建说:“从骨相来看,你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你为何要藏匿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而不是投身军营,去建功立业?”

王建听完以后,深深觉得高人说得很有道理。

当时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很多人都谋得了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王建也是如此。

王建选择投身军中建功立业,他在忠武节度使手下谋了一个军卒的官职,因为他力大无穷,身手矫健,有勇有谋,很快就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士兵,被节度使擢升为列校。

这个时候的王建,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他年纪轻轻,几番征战,获得了不少的功勋,而他也从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贼王八”,成为威风凛凛的列校。

唐朝末年,各路起义不断,王建领兵攻打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仙芝,并大获全胜,为忠武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广明元年的冬天,是一个天寒地冻,且鲜血淋漓的冬天,王仙芝败给王建后,黄巢起义爆发了。

为了活命,当时的天子唐僖宗连忙携带自己的亲信部下逃亡巴蜀,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巢起义军,忠武军没有选择退却,而是经过了一年的短暂修整后,在第二年由杨复光率领8000人马直抵黄巢起义军的大本营。

杨复光命令包括王建在内的八个人组成“忠武八都”,这时候的王建30多岁了,他正值壮年,率领自己的部下勇猛杀敌,帮助杨复光击败了朱温。

在忠武八都的勇猛攻势下,黄巢起义军不敌忠武军,狼狈撤出长安,眼看战局渐渐稳定,王建等都头前往巴蜀,亲自迎接唐僖宗回宫。

在迎接唐僖宗的一路上。

王建和其他忠武都头被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田令孜看上,田令孜看王建威武雄壮,而且颇有智谋,当即决定把王建和其他四个人收为自己的养子,并且在后来的相处当中,田令孜逐渐把王建当做自己的心腹。

在田令孜的操作下,向来听信于宦官的唐僖宗把王建等人恩赐为“随驾五都”,王建官拜卫将军,一下子从大家唾弃的“贼王八”,摇身一变,成为了唐僖宗身边等级最高的护卫。

王建不禁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两件奇遇,第一件就是他藏匿在武当山时,那位会看面相的道士说他日后会大富大贵;第二件就是他把自己父亲埋葬在了只有天子才能埋葬的龙穴宝地。

他心中对权力和地位有了更大的渴望和向往,这个时候,机会再一次降临。

885年年底,因为河东军的进犯,唐僖宗再次离开长安,逃往凤翔,没过多久,又被田令孜挟持着逃往兴元。

在逃亡的路上,正当王建和唐僖宗等人刚踏上栈道,身后追赶来的敌军却放火烧毁栈道,唐僖宗骑得马忽然受了惊吓,要往左边的万丈深渊奔去。

情势一片大乱,众人只顾逃命,根本没有人出手去救唐僖宗,好在王建反应极快,立刻拽紧缰绳,稳稳地控住了唐僖宗发狂的马。

唐僖宗倒吸一口冷气,回头去看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才发现是王建,他对王建感激不已,立刻脱下自己的龙袍,并亲手给王建披上。

看到唐僖宗给一个小小的武将披上龙袍,其他人惊愕不已,他们心中想:或许未来,会出现革故鼎新之事了!

唐朝末年,割据混乱,天下大乱,唐僖宗不得已再一次踏上了逃亡之路,这时候的唐僖宗刚过了二十岁,再也不是将田令孜称为“阿父”的小皇帝,而田令孜也心知肚明,皇帝翅膀硬了,自己得赶快找下家。

杨复光的堂兄杨复恭早就看不惯田令孜“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他大肆弹劾田令孜的党羽,其中就有田令孜的养子王建。

王建骤然被权力下放,来到今天的四川广元,当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刺史。

王建来到广元后,被一个名叫杨守亮的节度使盯上了,他觉得王建是田令孜的心腹养子,而且他骁勇善战,是个不可以轻视的人物,杨守亮忌惮王建,总是想方设法要将王建除掉。

面对杨守亮的挑衅,王建以不变应万变,但是他的违抗命令的举动,也让自己陷于风口浪尖。

田令孜倒台了,唐僖宗也不再将王建视为自己的亲信,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经过多年的行军打战,王建早已摸索出一套生存的办法,在乱世之中,若是想站稳脚跟,必然要成为强者,而王建也在此发誓,自己将要成为一方霸主。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在王建的视线中,他就是龙州司仓周庠,在周庠的建议下,王建大肆调兵遣将,一举突袭了阆州,将原本的刺史赶走,自己上任阆州防御使者。

虽然王建将阆州划分为自己的地盘,但他没有拥兵自重,而是善待部下,广纳人才,对外声称效忠唐朝皇室。

王建的举动,很快威胁到了有共同利益的人,田令孜的兄长陈敬瑄对王建十分堤防,但是田令孜却乐呵呵地说:“王建是我的养子,只要我给他写一封信,他就会来见我。”

就这样,田令孜亲自给王建写了一封信,收到养父信件的王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他喜滋滋地率领着两千兵马来见田令孜,但是田令孜的兄长陈敬瑄却反悔了,当王建来到鹿头关的时候,陈敬瑄派人把王建请了回去。

可王建哪里是这么听话的人?他感觉到心头鬼火直冒,觉得自己被田、陈二人给戏耍了,愤怒之下的王建率兵攻破鹿头关,同时夺取了汉洲和德阳。

888年,唐僖宗过世,他的弟弟唐昭宗继位,唐昭宗即位以后,立刻着手削弱宦官和藩镇的势力,王建找准机会,上书给唐昭宗表忠心。

唐昭宗下命令讨伐陈敬瑄,唐昭宗从西川划分好几个州给王建管辖,并且让他担任节度使;有了皇帝的命令,王建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对陈敬瑄下手。

田、陈不敌王建,他在893年的四月份,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处死了这两个人。

因为王建出色的战功,唐昭宗将他认命为封疆大吏,但是属于王建的好运还没有结束,经过六年漫长的苦战后,王建的兵力终于完全地吞并了东川。

这个时候,王建已经成为整个蜀地的最高统帅,他先是被朝廷封为“琅琊王”和“西平王”,后又被封为“蜀王”。

为了嘉奖王建,唐昭宗授予他与宰相同等的职位——同平章事,这一年的王建,刚好50岁。

经过前半生的腥风血雨,王建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乱世之中,唯有真英雄才能当霸王,王建认为自己就是霸王。

到了904年,朱温杀死唐昭宗,扶持了傀儡皇帝唐哀帝上位;没过几年,朱温又杀死了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后梁。

王建远在成都,口口声声说着要讨伐朱温,为了表态,他还率领自己的部下官员痛哭三日三夜。

907年,有人声称在成都附近看见“巨人”,接着又有人声称看见凤凰和黄龙,民间许多人纷纷表示这个祥瑞之事,联名上书恳请王建登基。

这一年的王建,正好60岁,与他在心中暗暗许下要称帝愿望那一年,已经过了整整十年。

自立为帝的第二年,王建给自己加封尊号为“英武睿圣皇帝”。

王建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待了十二年,大蜀光天元年的六月初一,王建在成都病势,享年七十二岁。

虽然王建是个草莽皇帝,但是不得不说,在他当皇帝的十二年当中,还是颇有建树。

在他的执政下,社会安定、百姓富庶、经济稳定。

而且,王建用人很有眼光,他从不在意对方的出身,只要他认为是个人才,他就会将人留用在身边。

王建是武将出身,却很重用文臣,他经常和文臣一起饮酒聊天,在朝中提倡礼遇文臣,王建身边的人认为他太过了,王建反驳道:“我对文臣的态度远远不及唐朝皇帝的百分之一,哪里能说是太过分了?”

司马光对此有过评述:蜀王虽然目不知书,但是经常和书生谈天说地,也是略微明白一些道理的。

虽然王建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但是他对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应该感到相当的满意,因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爱朕如父母,敬朕如天地”。

回看王建这一生,从一个人人喊打的“贼王八”,到统领一方的将领,最后再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是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典型。

不过,到了晚年的时候,王建或许会想起多年前的奇遇:如果不是自己一定要把父亲葬入龙穴宝地,或许他也不会有发迹的一天。

《王建传》

黄韬,汤勤福,黄纯艳.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西南卷[M].2018

上一篇: 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前世)
下一篇: 潼关之战(潼关之战攻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