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文史互证”,作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史跨界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古已有之。在公元前 3 世纪,孟子(公元前 385—304 年 [1] )的“知人论世”[2],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 年 [3] )的“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4],诗书与历史互映的观念不约而同。“知人论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学阐释的基本范式,应是“颂诗读书”和“知人论世”两方面内容的提炼,涉及诗、书与人、世的辩证关系:一是先颂诗读书,再知人论世;二是从知人论世,到颂诗读书;三是诗、书与人、世的互动。“文史互证”涵盖“知人论世”所略“颂诗读书”中“文”的成分。“文史互证”方法,在 20 世纪出现转型。跨越近两千年,到 1920 年前后,胡适、陈寅恪等从小适逢清代推行新式教育并且出国深造的学者,推进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发掘出清代朴学的科学精神。清代朴学与西方实验主义中西互补的背景之下,“文史互证”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胡适等强调朴学考证的科学性,侧重语言学、文献学等客观性较强的领域,而对文学的考证情况则较为复杂。六大古典小说中受史实影响较大者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等,“文史互证”法还可行;但对虚构性较强者如《红楼梦》,虽从科学考证的方法入手,则难免遇到曲折与瓶颈。
自 1921 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开启“新红学”至今,百年红学的进程,为我们探讨“文史互证”何以可能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一 文史互证法与自叙说的 学术肌理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西学东渐形势之下,以科学方法研治文史成为时代趋尚。诸如,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早年出国留学,回国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证敦煌文献等新材料,从 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开始在佛教史的研究中发表具有突破性的力作”[5]。20 年代新文化时期,不仅史学研究取得突破,胡适等在文学研究方面亦有相关论著,其中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较多,成就较大。“中国·“‘文史互证’研究”专栏·“文史互证” 何以可能——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曹立波内容提要 “文史互证”方法在近百年文史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有公元前孟子“知人论世”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观念的积淀,也不乏清代“朴学”的承袭和“实验主义”方法的西学东渐。胡适以“文史互证”法考证《三国演义》等小说,争议不多,考证红学的影响却相对复杂。1921 年胡适考证《红楼梦》的初衷是强调“科学方法”,批驳索隐派,却导致百年红学步入索隐—考证—新索隐的曲折之路。而科学方法与文学性的兼容,对作者家中人与《红楼梦》中人进行系统性观照,统筹通性真实(民族记忆)与个性真实(家族记忆)的虚实关系,应是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尝试由古今到未来、由国内到海外时空维度的兼顾,探寻新时代的诗史互动,为经典的阐释与传承提供可资参考的个案。关键词 文史互证;红学;自叙说;过程性;前瞻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