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谈一下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著作,欢迎大神指正:
文史通义校注,叶瑛,中华书局,1985年版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校雠通义通解,王重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章实斋先生年谱汇编,周康燮,崇文书店,1975年版章学诚研究述评1920-1985,黄兆强,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2015
以上5种必读,理由:
文史通义一书的篇目,章学诚未能亲自编订,而是交给王宗炎代为整理,后其次子章华绂不满王氏编排,于1832年重新编订,刊刻于开封,此即“大梁本”。王宗炎的整理本先归沈曾植后入刘承干手。刘承干在此基础上又搜集20卷,于1922年刊刻,此即“章氏遗书本”。
大梁本和章氏遗书本的差别是,前者内篇分5卷,计61篇,后者内篇分为6卷,计70篇,相差9篇;外篇的内容则全然不同,前者全为方志论文,后者则为驳议序跋书说,篇数相差极大。在总体篇目上,大梁本122篇,章氏遗书本141篇。(参看严杰《文史通义全译》附录二)
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是以大梁本为基础,除了内外篇共计122篇文章,还附有《校雠通义》3卷。之后严杰和武秀成合写的《文史通义全译》,以叶瑛校注本为底本翻译,但省去了《校雠通义》3卷。罗炳良的《文史通义全译》,同样以叶瑛校注本为基础,但对于大梁本和章氏遗书本相同篇目下,遗书本多出的部分予以补录,也同样省去《校雠通义》。叶瑛《文史通义校注》,除繁体竖排本,中华书局国学文库又出了简体横排本,初学者推荐读这个版本。
仓修良不满叶瑛校注,认为122篇不足以反映章学诚学术,于是在章氏遗书本的基础上重新编辑注释,一共编了298篇,定名《文史通义新编新注》。这个版本,类似于章学诚选集,且校注问题颇多,不推荐。
章学诚学术的百年来研究及其启示
叶瑛在《文史通义校注》中附有《校雠通义》,只就文字、书名等注释,而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着重章学诚在每章每条所阐述的目录学方法、理论。此书推荐世纪文库本。
这本书不容易找到,但其内容包括: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姚名达订补,孙次舟补正。此外,还有姚名达自己编订的年谱一篇以及孙次舟写的《章实斋著述流传谱》。这本书好久好在把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而时下通行的《章实斋先生年谱》,没有孙次舟的补正及另两篇文章。姚名达订补的过程,我们还可以在《姚名达文存》里看到。但孙次舟的著作,实在罕见。
这本书也不容易找到。黄兆强不但评述了近代以来章学诚研究的主要著作,还附录了章学诚研究的人名、主题索引。此书在手,可以宏观章学诚研究的概况。
在这5中书之外的其他著作,以下挑我认可的论文和书,推荐给大家:
发表评论